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100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45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不耦合装药爆破可有效降低孔壁峰值压力,改善爆破效果。针对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爆炸能量的传递问题,考虑岩体应变率效应,理论分析了爆炸作用下岩体变形及破坏特征,得到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理论爆炸能量的传递效率,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岩体性质、炸药类别及不耦合装药系数对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爆炸能量传递效率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能量传递效率与耦合介质相关,装药结构相同时,水耦合爆破比空气耦合爆破爆炸能量传递效率高;不同耦合介质爆破爆炸能量传递效率的差异受爆破岩体、炸药性质及不耦合装药系数等因素影响;装药系数相同耦合介质不同的爆破,岩体强度越高,不同耦合介质爆炸能量传递效率差别越大;岩体性质相同时,不同耦合介质爆破间能量传递效率差异随不耦合装药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乳化炸药在粉砂岩中的爆破,不耦合装药系数由1.28增至3.44时,水耦合爆破传递入周围岩体的能量由空气耦合爆破的1.45倍增至6.52倍。研究结果可对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炸能量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岩石钻孔爆破中,孔内起爆位置决定炸药爆轰波的传播方向,进而影响爆破振动场的分布。通过分析柱状药包爆轰产物和爆炸能量的分配及其爆炸应力场的分布,揭示了起爆位置的影响作用机理;基于Heelan短柱解延长药包叠加计算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起爆位置下爆破振动场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现场实验,验证了起爆位置对爆破振动场分布的调节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起爆位置的影响作用机理在于柱状药包爆炸能量的轴向不均匀分配和爆破振动场叠加的相位延迟效应;孔内起爆位置对爆破振动场的分布起调节作用,爆破振动沿爆轰波传播正向叠加增强,且爆破振动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受药包长度和炸药爆轰速度的调控;对于常见的几种起爆方式,现场实验统计结果显示,底部起爆时地表爆破振动峰值最大,中部起爆次之,上部起爆最小,且爆破振动差异性随炮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振动差异会随距离逐渐消减。  相似文献   
113.
李鹏  卢文波  陈明 《力学进展》2011,41(5):537-546
爆破振动为爆破公害之首, 工程上需要对其进行控制. 基于爆破振动全历程预测的爆破振动控制方法是一种主动的控制方法, 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阐述了爆破振动全历程预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并对各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介绍了两种典型的爆破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干扰降振法和频谱控制法的理论试验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并重点分析了爆破振动控制在电子起爆条件下的优势及一些应用实例. 最后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4.
直接在高速钢表面生长CVD金刚石非常困难.为了克服高速钢中Fe元素对金刚石生长的不利影响,在高速钢表面利用渗硼技术先生成B、Fe的化合物的中间层然后再制备CVD金刚石膜.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和洛氏硬度计对渗硼基体和金刚石膜进行检测,研究渗硼处理对高速钢基体和金刚石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硼热处理可以在高速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B、Fe化合物层,能有效降低Fe元素的不利影响,有利于金刚石的生长,在高速钢表面形成一层高附着的致密金刚石膜.  相似文献   
115.
G.P.汤姆孙对电子衍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战存  卢文韬 《大学物理》2004,23(11):51-54,65
介绍了G.P.汤姆孙完成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理论的研究经历从中可以看到注意研究选题的先进性,注重理论的先导作用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6.
对含钴量10wt;的硬质合金刀片进行酸碱两步法预处理后采用双辉离子渗技术在表面渗铌过渡层,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涂层.通过SEM、Raman等手段表征涂层形貌和质量,用压痕法检测膜基结合性能,研究了该预处理方法对金刚石生长及其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过渡层制备方法,双辉离子渗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铌过渡层填补了酸碱两步法产生的孔隙,在高温作用下向基体内部扩散并浸润WC颗粒,与基体结合紧密,减小了疏松层厚度,同时阻挡了Co的扩散,提高了形核密度并细化了金刚石晶粒,涂层质量和膜基结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7.
正交梯度下双扩散对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涡量、流函数、能量和组分控制方程,数值模拟了在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正交情况下竖直环形容器内的双扩散对流结构。通过改变浮升力比N=GrS/GrT和Le数的大小,分析了溶质浮升力方向及其大小和Le数对容器内双扩散对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质浮升力改变时,壁面处的流体流动状况、边界层厚度、Nu数和Sh数都发生了变化;随着Le数的增大,竖直壁面处Nu数逐渐降低而水平壁面处的Sh数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8.
根据EACVD系统的实际几何特点和工艺参数建立了该系统的三维流场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衬底温度及摆动周期、热丝参数、进气口参数对衬底表面流场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低速摆动情况下摆动周期的变化对衬底表面流场的分布没有影响,衬底温度,热丝参数,进气口参数对衬底表面流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热丝的排列方式以及进气口气体流量对衬底表面流场的影响最大.最后,采用一组优化的沉积参数进行金刚石膜衬底表面流场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沉积参数可以使衬底表面气体流速和流场的均匀性都得到很大提高,此研究结果为制备高质量金刚石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红外光谱因具有快速、无损的优点,特别适合于不同中药的鉴别研究。基于红外光谱和聚类分析法对两类党参(共49个样本)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在一维红外光谱中,两者红外光谱图非常相似,仅在1 738和935 cm-1处有细微的差异,说明两者化学组分基本一致。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显示了更多的红外指纹特征,特别是1 747,1 515,1 468,1 368,1 264,1 163,1 147,1 108和936 cm-1等峰的指纹特征更加明显。进一步采用高分辨率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两类党参(纹党参和白条党参)进行鉴别,在1 510~1 170 cm-1范围内,纹党参的自动峰和交叉峰形成明显的3×3矩阵,在1 459,1 298和1209 cm-1处有三个强自动峰,其中1 209 cm-1的自动峰强度最大;而白条党参仅在1 450 cm-1处有1个强自动峰,其余1 340, 1 260, 1 209 cm-1等3个自动峰都极弱。此外,还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技术对两类党参共49个样本进行快速分类研究,结果令人满意。因此,红外三级鉴定法结合K-means聚类分析技术在相似药物的鉴别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且有利于确保药物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提高不同岩石中爆破破岩的能量利用率,分析了导爆索侧向起爆和一端起爆条件下的爆炸冲击能和爆生气体能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响水沟过渡料爆破开采实验,对比了这两种起爆方式下的爆破块度级配曲线。结果表明,侧向起爆和一端起爆条件下的爆炸冲击能和爆生气体能的分布有着很大差异。可以通过改变起爆方式来调整用于爆破破岩的冲击能和气体能的比例,以提高爆破破岩的能量利用率。此在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强度岩体中起爆方式选择的原则,导爆索侧向起爆适用于软岩和裂隙岩体的爆破破碎以及轮廓爆破,而在硬岩中的级配料爆破开采则不宜采用侧向起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