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4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20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40篇 |
晶体学 | 21篇 |
力学 | 73篇 |
综合类 | 27篇 |
数学 | 174篇 |
物理学 | 3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1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在pH为3的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β-丙氨酸、1,10-邻菲咯林、铜的三元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0045(2) nm, b=1.2132(2) nm, c=0.71682(14) nm, α= 93.88(3)°, β= 94.31(3)°, γ= 99.81(3)°, V=0.8555(3) nm3, Z=2, Dc=1.669 Mg·m-3, μ=1.326 mm-1, F(000)=442, R=0.0457, Rw=0.1179.配合物中铜离子的配位数为5,分子间通过氢键构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2.
The mechanism of a cycloaddition reaction between singlet dichloromethylene germylene and ethylen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B3LYP/6-31G* method, including geometry optimization and vibrational analysis for the involved stationary points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Energies for the involved conformations were calculated by CCSD(T)//B3LYP/6-31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surface energy profile obtained with CCSD(T)// B3LYP/6-31G* method for the cycloaddition reaction between singlet dichloromethylene germylene and ethylene,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dominant reaction pathway is that an intermediate INT1 is firstly formed between the two reactants through a barrier-free exothermic reaction of 61.7 kJ/mol, and the intermediate INT1 then isomerizes to an active four-membered ring product P2.1 via a transition state TS2, an intermediate INT2 and a transition state TS2.1, in which energy barriers are 57.7 and 42.2 kJ/mo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3.
橄榄石LiFePO4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氛中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TG-DSC、激光粒度分布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完美的结晶、较小的粒径以及与导电剂的良好接触是产物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保证.于750℃下制得产物的结构完整,表面形貌较好,粒经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及0.05 C充放电倍率下,该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42.5 mA.h/g,循环50次后,未见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164.
165.
166.
尖晶石型LiMn2O4电池材料的元素掺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因资源丰富、无毒、安全及制备简单、技术较成熟等优点而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一代商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由于LiMn2O4的循环稳定性、高温(>55℃)稳定性和大电流放电等因素限制了推广应用.本文从材料的结构组成对锂离子嵌脱过程的作用机理,论述了元素掺杂对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电化学特性的影响,指出了元素掺杂本体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7.
基于二茂铁羧酸配体的镉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茂铁甲酸根FcCOO-(Fc=(η5-C5H5)Fe(η5-C5H4))为主要配体,合成了3个新的配合物[Na2Cd( μ3-η2-FcCOO-)2(μ2-η2-FcCOO-)2(CH3OH)2]n (1)、[Cd(phen)(FcCOO-)(η2-FcCOO)(H2O)](phen=邻菲咯啉) (2)、[Cd(Det)(η2-FcCOO-)(FcCOO-)](H2O)2(Det=二乙撑三胺) (3)。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二茂铁甲酸根采用μ3-η2-FcCOO-和μ2-η2-FcCOO-的配位方式将Cd2+和Na+连接成一维无限链状结构。配合物2和3均为单核结构,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二茂铁甲酸根都采用 FcCOO-和η2-FcCOO-的方式配位。2中phen以双齿螯合形式配位,水分子参与配位,中心镉离子配位数为6。3中Det以三齿螯合形式配位,中心镉离子配位数也为6,但水分子未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168.
以蓖麻油(CTO)或三羟甲基丙烷(TMP)作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系列自愈合聚氨酯弹性体(PU)。借助核磁共振仪和红外光谱仪分析了产物结构,通过电子拉力试验机研究了交联剂添加量对PU的力学性能以及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TO和TMP均能提高PU的拉伸强度,但是断裂伸长率会降低。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PU内部交联度提升,自愈合性能下降。当PPG与TM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时,自愈合能力消失。在交联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CTO交联PU的自愈合性能保留效果比TMP交联PU更好。随着CTO用量的增加,断裂后愈合PU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当聚丙二醇(PPG)与CT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3时,总体性能最佳,在提高样品拉伸强度的同时,其自愈合后的拉伸强度恢复率为80.95%。 相似文献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