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122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康北笙  黄梁仁  蔡进华  杨瑜  卢嘉锡 《化学学报》1987,45(12):1152-1157
在乙腈溶液中(Et4N)2[Fe4(SR)10]与(Et4N)2[MoS4]反应半小时生成对氧极为敏感的系列黑色晶状化合物(Et4N)4[Mo2Fe7S8(SR)12](R=C6H5,1;R=C6H4CH3-m, 2;R=C6H4CH3-o, 3;R=C6H4CH3-ρ,4). 2.2THF晶体的分子量为2982.8, 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 a=18.022(2), b=18.375(2), c=22.254(3)A; β=71.04(1)°;V=6969(2)A^3;Dc=1.424g.cm^-^3;Z=2;F(000)=3108.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修正至R=0.064. 2.2THF中Mo...Mo'距离为7.234A.  相似文献   
42.
43.
44.
以Fe(DMF)_6[(FeCl_2)_2MoS_4]与Et_2NCS_2Na在DMF中反应实现了三核链状簇骼向单立方烷簇骼的转化,得到了MoFe_3S_4(Et_2NCS_2)_5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本文指出与配体有关的氧化还原过程及配体的配位特点对这一转化反应及其产物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由于核心氧化态的差异而造成的簇骼结构面貌的变化.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讨论了等瓣相似原理的推广并应用于混合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特别是把等瓣相似概念作进一步地推广,即满足于9n-l规则的金属簇合物等瓣相似于满足4n-l规则的碳烷,因此等瓣相似概念以及它的推广在碎片法合成金属簇合物的研究中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讨论了Roussin黑盐的形成机理和“G”系模型物结构及其固氮活性成因的化学和量子化学研究结果。并由此提出了过渡金属类立方烷型簇合物合成中的“活性元件组装”设想;即过渡金属原子簇,特别是含μ2和μ3桥的类立方烷簇,可能由构成该原子簇的基本结构“元件”在一定活化条件下组装而成。考察了现有的Fe-S,Mo-S,Mo-Fe-S以及一些M-M′-X构型相类似的类立方烷簇合物,如[Fe_4S_4(SR)_4]~(2-),[MoFe_3S_4(SR)_n]~(m-),[VFe_3S_4Cl_3(DMF)3]单类立方烷簇,[Mo_2Fe_6S_9(SR)_8]~(8-),[Mo_2Fe_6S_8(SR)_9]~(3-),[Mo_2Fe_7S_8(SR)_(12)]~(3-,4-)桥联双立方烷簇以及(MeZn)_6Zn(OMe)_8孪合双立方烷簇的自兜合成反应,发现尽管它们似乎都是由简单的无机盐和有机配体“自兜”而成,然而它们都不能不经过某些“元件组装”的过程。提出了它们的可能的“元件组装”途径。此外还讨论了“元件组装在其他合成Mo、Fe、S类立方烷簇的反应中的存在。最后还进一步探讨了其他类型簇合物合成反应情况,表明“元件组装”设想是可能推广到类立方烷型簇以外的其他一些原子簇的合成的。  相似文献   
47.
本文所研究的化合物系黑色准八面体晶体。晶体的空间群为I4_1/a;晶胞参数:a-22.885(10),c=25.407(7)。ρ_(obs)=2.07克/厘米~3,P_(calc)=2.126克/厘米~3。在CAD-4四圆衍射仪上,用MoK_α射线收集到I≥3σ的1621个独立衍射点的衍射强度数据。晶体结构借助三维Patterson函数解出,最小二乘方精修,偏离因子R=0.056。结果表明,晶体结构由三核钼簇阴离子和围绕着它的三个平面状阳离子构成。阴离子中,三个钼原子由两个μ_3-S桥和三个μ_2-Cl桥联结在一起,每个Mo原子另外再和两个Cl原子配位。如果撇开Mo-Mo之间的作用,则每个Mo原子周围的配位体可看成八面体排布。然而,化合物的反磁性及Mo-Mo原子间距(2.55,2.64,2.65)都显示出Mo-Mo键的特征。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利用一步法反应,分别合成出新的Fe_3S_3原子簇化合物[Et_4N]_3[Fe_3(p-CH_3PhS)_3Cl_3Br_3](1)和[Et_4N]_3[Fe_3(P-CH_3PhS)_3Cl_6](2)。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化合物1和2的阴离子骨架均为3Fe、3S交叉排列的六无环,略呈船型结构。1和2均属三斜晶系,空间群均为P1。1的晶胞参数:a= 12.301(2),b=13.780(4),c=19.097(2)A,α=101.39(2),β=101.92(1),γ=196.15(2)°,Z=2.2的晶胞参数:a=12.226(4),b=15.323(3),c=17.012(2)A,α=70·72(1),β=88.65(5),γ=72.51(2)°,Z=2。本文还讨论了该反应的立体化学和机理。  相似文献   
49.
具有松散配位的三核钼簇合物[Mo_3(μ_3—S)(μ—S)_3(μ—dtp)(dtp)_3·(H_2O)](A)(dtp=S_2P(OC_2H_5)_2)和过量的咪唑反应时,(H_2O)配体和双啮桥基配体(dtp)可以同时被置换而形成标题化合物(Ⅰ)。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结构组成包括簇阳离子[Mo_3(μ_3—S)(μ—S)_3(dtp)_3·(C_3H_4N_2)_3],(dtp)阴离子及丙酮溶剂。簇阳离子具有近似C_3对称性,三个Mo原子基本上形成等边三角形,其Mo—Mo键长分别为2.763(1),2.762(1),和2.756(1),此簇合物是配体取代反应系列研究的产物之一,是由已知原子簇反应获得新型簇合物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50.
结构化学是探讨化学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它和宏观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里所谓微观结构,指的是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包括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以及原子基团之间的相对空间排布;分子的各种内部运动,包括分子的转动,原子间的振动和其中电子的运动;这些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运动状态给出的能级的分布。经典的化学结构理论曾经正确地指出:物质的内部结构完全决定了它的典型化学反应性能(实际上也同时决定了大部分其它方面的性能);反过来,通过这些典型化学反应性能的研究,原则上也应该能定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