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77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晓明  张为俊 《光学学报》1996,16(10):363-1366
实验研究了光折变晶体中双光束反向传输引起非稳的时空特性,从实时信号的功率谱分析和相关维数的计算,确证了系统由准周期运动经周期三到达混沌。  相似文献   
102.
用低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沉积法和氮化硅中间过渡层的方法,在硅片和玻璃上,制备了立方氮化碳薄膜.用光电子能谱测试了其成分和结合能,薄膜含氮量为42.96%.C1s和N1s的结合能分别为285.01和398.60eV.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制备的氮化碳属于体心立方结构,根据衍射花样,计算的晶格常量a为0.536nm,这与理论预言的结果a为0.53973nm很接近.随着沉积的时间增长,还观测到了氮化碳薄膜的菊池花样.在玻璃上沉积的氮化碳薄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是透明的,在400nm处有光吸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3.
Wenqiang Wang 《中国物理 B》2022,31(9):97504-097504
We study inserting Co layer thickness-dependent spin transport and spin-orbit torques (SOTs) in the Pt/Co/Py trilayers by spin-torque ferromagnetic resonance. The interfacial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IPMA) energy density ($K_{\rm s}= 2.7 $ erg/cm$^{2}$, 1 erg = 10$^{-7}$ J), which is dominated by interfacial spin-orbit coupling (ISOC) in the Pt/Co interface, total effective spin-mixing conductance $(G_{\mathrm{eff,tot}}^{\mathrm{\uparrow \downarrow }}=\mathrm{0.42\times }{10}^{15} \mathrm{\Omega }^{-1}\cdot\mathrm{m}^{-2}$) and two-magnon scattering ($\beta_{\mathrm{TMS}}= 0.46 {\mathrm{nm}}^{2}$) are first characterized, and the damping-like torque ($\xi_{\mathrm{DL}}= 0.103$) and field-like torque ($\xi _{\mathrm{FL}}=-0.017$) efficiencies are also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by vary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inserting Co layer. Th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xi_{\mathrm{DL}}$ and $\xi_{\mathrm{FL}}$ in Pt/Co/Py than Pt/Py bilayer system originates from the interfacial Rashba-Edelstein effect due to the strong ISOC between Co-3d and Pt-5d orbitals at the Pt/Co interface. Additionally, we find a considerable out-of-plane spin polarization SOT, which is ascribed to the spin anomalous Hall effect and possible spin precession effect due to IPMA-induced perpendicular magnetization at the Pt/Co interfac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SOC of the Pt/Co interface plays a vital role in spin transport and SOTs-generation. Our finds offer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conventional SOTs efficiencies and generate unconventional SOTs with out-of-plane spin polarization to develop low power Pt-based spintronic via tailoring the Pt/FM interface.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建立了同时测定膨化食品中12种多环芳烃(PAHs)的Qu 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的方法。称取2 g(精确至0.01 g)样品,加入10 mL正己烷提取15 min,采用500 mg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AS)和500 mg C18粉末进行净化,净化后进行GC-MS/MS分析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2种多环芳烃在气相色谱中的分离度良好,在1~1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测定范围为49%~130%,RSD在1.0%~10%(n=7)之间。检出限在0.20~0.66μg/kg之间,定量限在0.66~2.20μg/kg之间。该方法数据可靠、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适合大批量样品中PAHs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7.
为了从本质上认识和了解大气氧化反应进程以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实验室模拟烟雾箱系统.将质子转移反应质谱、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及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等特色质谱检测系统与烟雾箱结合,用于大气氧化反应气相和粒子相产物的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一系列表征实验获得了该系统的基本参数,如烟雾箱内温度和光强特征,气体化合物和颗粒物的壁损耗速率,零空气的背景反应性及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臭氧氧化α-蒎烯定量化实验和OH启动异戊二烯光氧化反应的定性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该系统能够满足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气相和粒子相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定量化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_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1-y)Ce_yCo_(0.87)Pt_(0.13)O_3/SiO_2作为前驱体,将La、Ce、Co和Pt多种金属离子均匀混合并限域于PTO晶粒中,还原后得到Pt-Co/La-Ce-O/SiO_2催化剂;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H2-TPR和TEM等手段对Pt-Co/La-Ce-O/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构效关系。结果发现,La-Ce-O-Pt-Co构成了纳米团簇,担载于SiO_2表面,形成了Pt-Co纳米双金属颗粒; Co修饰Pt提高了其催化活性,而添加Ce进一步改善了其催化性能。当Ce含量(y)为0.2时,催化剂La_(0.8)Ce_(0.2)Co_(0.87)Pt_(0.13)O_3/SiO_2的活性最佳,在120℃下即可实现CO完全转化,且在含体积分数15%H_2O及12.5%CO_2的气氛中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制得的Pt-Co/La-Ce-O/S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09.
作者制成一种GaN电致发光器件,外量子效率接近1%(黄)和0.3%(绿)。器件的发光区由两个掺锌层组成,n型层和半绝缘层(1000),再加二个金属的接触电极。产生电致发光所加的电压典型值为5—10伏,但也曾低到2.5—4伏(金属为正)。作者提出一个模型解释这种结构的注入机理;涉及杂质带的电导和从n侧向i侧的电子注入。观察到的I(V)特性符合夫仑克耳规律。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描述四种新的硼酸盐,通式为:X2Z(BO3)2其中X=Ba、Sr、Ca,Z=Ca,Mg。Ca2Mg(BO3)2是四角晶型的, Ba2Mg(BO3)2是六角晶型的,并且与天然水碳酸钾钙石(buetschliite)类质同像。Ba2Ca-(BO3)2和SrMg(BO3)2类似水碳酸钾钙石,但从衍射花样看来,它们属于对称程度较低的结晶系统。这四种硼酸盐都是Tb3 发光的良好基质晶格。最大的量子效率近似为75%,采用的电荷补偿方法对量子效率影响很大。发射光谱示出一般的5D4→7FJ跃迁,J=6,5,4,3;J=5时最强,发光的温度依赖关系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