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4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脂肪酶(EC 3.1.1.3)全称为三酰基甘油水解酶,是一类能够将长链脂肪酸甘油酯水解成脂肪酸和二甘酯、单甘酯或甘油的酯键水解酶.它除了能够水解脂肪外,还具有催化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酸解反应、醇解反应以及氨解等反应的性质.在脂肪酶催化的反应中,通常用有机溶剂代替水.有机溶剂可以转移合成反应的平衡方向,通过溶剂工程修饰酶的选择性能够提高底物的溶解度、有机相产物的回收率、酶的热稳定性.但有机溶剂对酶活性和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寻找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高活性和稳定性的脂肪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微生物种类多、作用底物专一性强,且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一般分泌到胞外,因此微生物脂肪酶是工业用脂肪酶的重要来源.目前,微生物脂肪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毛霉属(Mucor)、地霉属(Geotrichum)、假丝酵母属(Candid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等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菌株.很少有类芽孢杆菌属所产脂肪酶进行相关酶学性质的研究.我们以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为出发菌株,在全基因序列草图中得到了一个新型脂肪酶基因lp2252.以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目标序列进行扩增,并成功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 ET-28a中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脂肪酶lp2252经0.1mmol/L的IPTG诱导后在20°C实现了高水平表达.重组脂肪酶的活性约为野生型的1631倍.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快速、高效地纯化了两端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脂肪酶,回收率为63.5%,纯化因子为10.78.纯化后的脂肪酶最适温度为50°C,在20-40°C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适pH值为7,属于中性脂肪酶,同时在pH 3.0-8.0间具有较高稳定性.在金属离子如钙、镁离子和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其活性有所提高.此外,纯化后的脂肪酶可被一系列水溶性有机溶剂激活,例如一些短链醇.而对某些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其也具有高度的耐受性.综上所述,本文所涉新型脂肪酶在非水相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52.
Liesegang图案     
介绍了Liesegang图案的生长规律、实验研究方法、形成影响因素、理论进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当前两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即复杂Liesegang环和Liesegang图案的微观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该领域研究的新突破有助于理解自然界中一些复杂图案的形成和控制材料制备中的自组装结构及动物代谢中的结石生长.  相似文献   
53.
poly-4-dicyanomethylene-4H-cyclopenta\[2,1-b:3,4-b'\]dithiophene monolayer (PCDM)是一种导电、低导带聚酯材料.如果在多孔硅纳米结构中附上一层以自组方式生成的PCDM单分子层,就可以制成能够产生稳定电致发光的器件.发光器的结构是金/PCDM/多孔硅/硅/铝.发光器的电致发光,在白天可用肉眼观察到.有很宽的发光波长,几乎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域且峰值位于650 nm.发光器的面积为1 cm2,启动正向电压在14~30 V,电流约300 mA.经长时间测试,发光器的稳定性很好,在空气中放置3个月,在输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发光强度也不发生变化.当施以反向电压时,样品仍可以发光而且稳定性较高,在250 h内I~V未发生明显变化.扫描电镜图像显示PCDM覆盖的表面要比多孔硅表面平整,而PCDM分子有可能进入到多孔硅纳米孔径当中去,起到了提高发光器稳定性和延长其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利用计算机和Labcoder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量”实验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太阳能电池在光照下随着负载的改变,实现了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动态实时采集,提高了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技术,通过对比不同光洁度的金属表面红外反射光谱图,建立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表征金属表面光洁度的方法,本文从红外反射光谱图4000cm-1~600cm-1、3400cm-1~2600cm-1波段的斜率及4000cm-1、3000cm-1、2000cm-1波数处的反射率两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斜率和某一波数处的反射率均能用来表征金属表面的光洁度,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和国家标准委2005年3月29日联合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这项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57.
58.
铁电超微粒/硬脂酸LB膜的制备和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成林  钟菊花  李远光  张兆奎 《物理学报》1998,47(10):1680-1684
用LB膜技术组装铁电超微粒,实验结果显示:LB膜中的铁电超微粒比较稳定,覆盖度也比较高,并且存在介电限域效应,在室温下具有光致发光现象;荧光光谱具有宽的发光带,激发光谱存在上转换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9.
对铝-铝同质金属爆炸焊接进行系列实验,研究不同装药比条件下焊接界面的变化特征。所得试件的金相照片表明,焊接界面均具有宏观波状,但其细观形貌又不同于文献报导的连续性波状界面。本次实验得到的三种界面随装药不同而分别呈正弦曲线型、点线型及纯点型,且后两者不再连续。最后利用爆轰波与金属壳表面相互作用理论进行分析,认为焊接界面细观形貌由射流厚度及堆积特征决定,其中界面连续性类似于水流连续性对流量的依赖,当射流厚度不足时难以形成连续界面。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LB膜技术研究了向列相液晶的取向机理。选择了四种不同金属的可溶性酞菁化合物MPc-R4作为取向材料,拉制成LB膜,诱导向列相正性液晶E-7。通过对菁酞LB膜的表征和液晶取向及电光性能的研究,认为液晶的取向是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