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化学   30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8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1.
CO2加氢合成甲醇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位顺磁共振(EPR)、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手段,对CO2加氢合成甲醇用的不同粒度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配位状态,增加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还发现,催化剂的粒度对各组分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催化剂的粒度较小时,Cu^2+主要以团簇的形式存在,易  相似文献   
412.
413.
缔合液体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常见媒介之一,而声学和粘弹性质是其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质之一。为此,本文作者将布里渊散射测试方法用于纯水和甘油两种代表性缔合液体不同温度下的声学和粘弹性质的测试,在180°背散射几何设置下测得了完整布里渊散射谱图。在构建系统理论描述的基础上,计算获得了它们的声速、声吸收系数和剪切粘度等参数值,从而进一步分析得到温度变化对液体材料声学性质及剪切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14.
近几年来,对含有弱配位阴离子如OTf^-(三氟甲磺酸根),BF4^-,PF6^-和AsF6^-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弱配位阴离子具有较高的反庆活性,是很好的离去基团,并且可在非常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被其它配体取代,所以它们是金属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合成子,最近,这种具有弱配位能力的阴离子在不对称催化中的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在不对称催化体系中引入弱配位阴离子可以极大地改善催化体系的活性,我们在研究手性胺、膦配体在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应用时发现三氟甲磺酸根也表现出这种性质,当在手性胺、膦钌配合物催化体系中加入三氟甲磺酸银后,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的产率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人们对弱配位阴离子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太多,本文利用原位变温^19F NMR技术研究了三氟甲磺酸根在手性胺、膦钌配合物催化的苯乙烯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5.
Ag-ZSM-5催化剂上CH4选择催化还原NOx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研究Ag-ZSM-5催化剂上CH4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性能,采用TPD和TPSR技术研究NO和O2共吸附于Ag-ZSM-5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吸附物种及其和CH4之间的反应。结果表明,Ag-ZSM-5催化剂上CH4选择性还原NOx活性和选择性较高。NO和O2共吸附在Ag-ZSM-5催化剂上形成的NO3(s)吸附物种能被CH4还原生成N2.在NO3(s)和O2共存的体系中,CH4能优先并选择性还原NO3(s)生成N2.  相似文献   
416.
Cu-ZnO-Al2O3甲醇合成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高温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RD和XPS方法考察了Cu-ZnO-Al2O3甲醇合成催化剂在高温焙烧、还原和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可造成活性组分晶粒的生长,ZnO晶粒比CuO晶粒更易于生长和在表面富集,从而引起Cu/Zn比下降.在还原和反应过程中,一方面H与Cu相互作用引起的Cu粒子表面自由能的降低远大于H对ZnO的影响,使得Cu粒子的生长在热力学上更有利;另一方面,由于Cu的熔点较低,造成Cu粒子的表面迁移活化能较低,表面扩散系数较高,受表面扩散所支配的粒子移动引起的晶粒生长较快,而ZnO由于熔点较高,在氢气气氛中粒子生长较慢.与焙烧后的催化剂相比,还原及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Cu/Zn比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17.
用萘锂(LiNp)还原无水CeCl~3制得的活性金属铈(Ce^*)在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中,与用相同方法制得的Nd^*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Ce^*与羰基化合物反应经水解可生成相应的醇,频哪醇和烯烃,其选择性不仅与反应时间和温度有关,而且还与羰基化合物的种类以及CeCl~3:LiNp:RCOR'的摩尔比有关。初步研究了Ce^*作用下的酮和一些卤代烃的反应。  相似文献   
418.
SAPO-34分子筛晶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XRD,SEM,IR和CP/MAS及MASNMR等手段,对快速水热合成SAPO34分子筛的全过程进行了监测,研究了由原始凝胶到SAPO34结晶体过程中固相物质的组成结构随晶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APO34晶核的形成过程既是一个硅氧、磷氧和铝氧四面体由无序排列的胶团到有序排列的晶格骨架的重排过程,同时又是羟基缔合脱水环化的过程.晶化分为晶化前期和晶化后期两个阶段.晶化前期,硅原子直接参与晶核的形成和晶粒的长大过程,生成Si(4Al)结构;晶化后期,少量硅以同时取代一对磷铝原子的方式进入分子筛骨架形成Si(3Al),Si(2Al),Si(1Al),Si(0Al)等多种硅结构.但在整个晶化过程中Si(4Al)结构的生成并不排除硅单独取代磷机理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419.
TPABrTEAOH体系中TS1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李钢郭新闻王祥生(大连理工大学碳资源综合利用开放研究实验室,大连116012)赵琦包信和韩秀文林励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四丙基溴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TS...  相似文献   
420.
TS-1分子筛的合成Ⅰ.29Si和1H NMR研究正硅酸乙酯的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9Si和1H NMR方法研究了TS-1分子筛合成过程中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行为.1H NMR结果表明,TEOS在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溶液中的水解速度快于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中的水解速度.TEOS水解后的29Si NMR谱显示,TEOS在TPAOH中水解产生的聚合硅酸根物种的分布与在TEAOH中的类似,都存在着单体、二聚、三聚及环聚等硅酸根物种的平衡,但TEOS-TEAOH体系中低聚硅酸根物种的浓度明显大于TEOS-TPAOH中的浓度.向水解后的样品中添加水,可促使多聚硅酸根物种转化为低聚物种.大量异丙醇的加入将导致单聚和二聚硅酸根物种的高聚.钛酸四丁酯加入到TEOS-TPAOH水解体系中得到的29Si NMR结果明显不同于TEOS-TEAOH水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