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33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58篇 |
晶体学 | 7篇 |
力学 | 41篇 |
综合类 | 18篇 |
数学 | 44篇 |
物理学 | 2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变上限积分是积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运算结果仍以函数的形式体现.研究这类函数,得出几个颇有理论意义的定理。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血清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作为一种主要存在于心肌的特异酶,对心肌梗死及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CK-MB 活性升高作为小儿心肌炎的特异性指标之一[1],受到儿科医师重视。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其参考范围不区分成人和儿童,统一为0~24U/L。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常常碰到CK-MB超过参考范围,而肌酸激酶(CK)和其他指标又不能证明患者有心脏、肌肉、神经等组织方面的疾患,遭到患儿家长的质疑。为此,笔者对绍兴地区797例0~14岁健康儿童根据年龄分别进行免疫抑制法CK-MB的检测,旨在建立本地区儿童免疫抑制法CK-MB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有效端元集的双线性解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谱解混是用于定量分析高光谱图像中成分含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线性解混模型和非线性解混模型。线性解混模型构造简单,但并未考虑不同成分光子间的相互影响,导致解混结果在很多实际图像上不够精确。常用的非线性混合模型中的双线性解混算法,随着图像中端元数量增加,虚拟端元的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计算精度受到很大的影响。论文报道改进了双线性解混的模型,并提出一种有效端元子集的选择算法。首先结合欧氏距离和光谱夹角,按照与混合像元的距离,将所有端元排序;然后利用排序结果和误差变化情况选择实际参与混合的端元子集。从而降低了未参与特定混合像元混合的端元对解混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解混精度。对模拟图像的测试效果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减小光谱的重构误差,对实际航拍高光谱溢油图像的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研究了钛酸钡和钛酸钙担载的Ag和Pt纳米催化剂的表面结构随氧化-还原处理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对CO完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发现氧化物担载的Ag催化剂在氧化处理后其催化活性较还原处理的高; 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处理能够提高载体表面Ag颗粒的分散度,而还原处理导致Ag颗粒的聚集,从而降低了催化氧化CO反应的活性.氧化-还原处理改变了担载Ag纳米粒子的尺寸并影响其CO氧化反应活性.与此相反,氧化物担载的Pt催化剂在还原处理后所表现出的CO氧化反应活性较氧化处理的高; 对比研究发现,氧化和还原处理后Pt纳米粒子的尺寸基本相同,但是氧化处理的样品中Pt表面物种以氧化态为主,而还原处理后Pt表面物种主要为金属态.Pt纳米粒子表面化学状态随氧化-还原处理的调变是导致表面催化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结合固相萃取(SPE)盘与含支撑物的SPE柱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无筛板型固相萃取柱.以C18填料为例,以话梅样品为介质对其中的苯甲酸进行分析,并用传统固相萃取小柱平行比较;将SPE与HPLC-UV结合,考察了填料对简单介质中苯甲酸的最大吸附量及洗脱曲线,研究了新型SPE柱在实际应用中的分离纯化效果.结果表明,新型SPE柱对样品的吸附效果更好,规格为200 mg/3 mL的SPE柱对苯甲酸的吸附量达到0.951 mg,超过了传统柱的吸附量0.908 mg;其洗脱曲线与传统柱几乎重合;苯甲酸在1~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用此SPE柱纯化后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和相对误差分别在88.4%~102.3%和1.4%~2.9%之间. 相似文献
109.
低剪切混合方法制备炭黑/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在低剪切应力场下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制备得到纳米炭黑(CB)粒子在聚丙烯(PP)中以纳米尺度分散的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观察表明CB粒子在纳米复合材料中以纳米尺度存在,并均匀的分布在PP基体中.电性能测试发现,通过这种低剪切混合方法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低的导电逾渗阈值(vc=2.49vol%)和较高的临界电阻指数(t=5.82),很大的偏离了普适逾渗理论.基于隧道逾渗模型对体系的电导率进行了模拟,并对CB的分散状态与导电网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当纳米CB粒子以纳米尺度分散于基体中时,并不遵从接触导电机理,而是隧道逾渗机理在CB/PP纳米复合材料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