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化学   293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59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98篇
物理学   26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戈明亮  贾德民 《高分子学报》2010,(10):1199-1203
选用有机季鏻盐作为插层剂对黏土进行有机化插层改性,制备出有机黏土,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丙烯/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XRD表明有机季鏻盐改性的黏土与聚丙烯形成结构为剥离型与插层型并存的纳米复合材料.利用DSC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过程,结果显示有机黏土对聚丙烯的结晶度影响不明显.XRD和DSC的研究均表明,有机黏土可以诱发聚丙烯产生不常见的γ晶型.当黏土含量为5 wt%时,γ晶型占整个结晶部分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172.
用酚醛树脂热裂解得到的无序碳为阳极研究了在第一次循环时不可逆容量损失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不可逆容量损失是由于溶剂分解产生了Li2CO3和在碳表面上形成了含-COO^-基和C-H基的化合物以及在碳主体上形成了含-OLi,-CLi化合物所致。  相似文献   
173.
气液催化交换法是制备不定位氚标记化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法简便、标记率较高,有时甚至可以获得高比度的标记产物。许多结构比较复杂、不易用合成  相似文献   
174.
本文用X射线衍射(高温、室温)相热分析(DTA、DSC、TGA)等方法测定了Li_2SO_4-MgSO_4和Li_2SO_4-Li_4SiO_4体系相图,并研究了化合物的性能和晶体结构. Mg_4Li_2(SO_4)_5在840℃由包晶反应形成,它在105℃分解为Li_2SO_4为基的固溶体和MgSO_4.在105℃反应时,形成每摩尔的Mg_4Li_2(SO_4)_5吸热2.57kJ,反应激活能为173.5kJ/mol.Mg_4Li_2(SO_4)_5属正交晶系,在180℃的点阵常数α=8.577A,b=8.741A,c=11.918A,可能的空间群为.P222或Pmmm,Z=2. Li_(8-2x)(SiO_4)_(2-x)(SO_4)_x是在953℃由包晶反应形成的新相.随着温度的降低,相区扩大.在室温x=0.96—0.58.该相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mm,Z=2.晶体的点阵常数在x=0.8时有一最大值,α=5.002A,b=6.173A,c=10.608A.Li_(8-2x)(SiO_4)_(2-x)(SO_4)_x在空气中能吸收7.6wt%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脱水温度高于350℃,水份的吸脱不改变晶体结构,与沸石分子筛具有相似性质,脱水激活能为171.5kJ/mol. 熔化后的Li_2SO_4-MgSO_4和Li_2SO_4-Li_4SiO_4试样以10℃/min速率降温,分别形成亚稳态共晶体系.  相似文献   
175.
本文利用DSC, FT-IR光谱对聚乙炔硫化产物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聚乙炔硫化前后结构和性能的变化。采用量子化学CNDO/2晶体轨道方法, 首次对硫化聚乙炔的分子结构及电子性质进行理论计算, 探讨了硫化对聚乙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6.
Amylose tris(3,5-dimethylphenylcarbamate) (ADMPC) coated on a kind of small particle silica gel was prepared. On this ADMPC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CSP), the direct enantiomeric separation of six novel chiral transition metal tetrahedral clusters has firstly been achieved using n-hexane as the mobile phase containing various alcohols as modifiers. The effect of mobile phase modifiers and the structural variation of the solutes on their retention factors (k‘) and resolutions (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not only the struc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alcohol in mobile phase, but also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racemates can have a pronounced effect on enantiomeric separation. ADMPC-CSP is a suitable CSP for the optical resolution of chiral tetrahedral cluster by HPLC.  相似文献   
177.
《物理化学学报》1992,8(3):313-320
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对CH_3CN(乙腈)及C_6H_5CN(苯基氰)在清洁与氧覆盖的Cu(111)及Pd(100)表面上的吸附及其反应进行了研究。从198 K时CH_3CN吸附在Cu(111)及Pd(100)表面上的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中观察到v(C≡N)几乎消失, 并在195 meV处出现一个较弱的v(C=N)谱带, 表明CH_3CN在吸附过程中C≡N再杂化为C=N,C,N原子分别与金属表面原子键合并C=N平行于表面。从198 K时C_6H_5CN在Pd(100)及Cu(111)上的HREELS表明C_6H_5CN的环平面与CN平行于金属表面。在185K时C_6H_5CN在氧覆盖的Pd(100)表面上的HREELS与其在清洁表面上的相似。并未观察到覆盖氧增强了C_6H_5CN在Pd(100)上的吸附及其它效应。C_6H_5CN吸附在氧覆盖的Cu(111)表面上产生了C_6H_5CNO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178.
 本文研究了高分子受阻胺光稳定剂苯乙烯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共聚物在用罗丹明6G光敏氧化降解顺1,4-聚丁二烯过程中的稳定作用。它具有淬灭单线态氧、分解过氧化氢以及捕获大分子自由基的能力,对其光稳定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9.
甲基丙烯酸镁增强氢化丁腈橡胶的结构与形态和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份量的甲基丙烯酸镁(MgMA)作增强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硫化剂,通过混炼和硫化过程的原位聚合制备了氢化丁腈橡胶/聚甲基丙烯酸镁(HNBR/PMgMA)纳米复合材料,用XRD、FTIR1、3C-NMR、SEM、TEM、DMA和交联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结构、形态和性能,并阐述了MgMA改性HNBR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MgMA在混炼过程中粒径明显变小,部分达到纳米级.硫化过程中发生原位自由基聚合,并部分接枝到HNBR分子链上,HNBR硫化胶和PMgMA有可能形成接枝互穿聚合物网络(接枝IPN).随着MgMA用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硫化胶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热氧老化性能逐渐提高.当MgMA含量为30份时,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分别为38.5MPa和545%,并具有优异的热空气老化性能.MgMA能明显增加HNBR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并降低其损耗因子.随着MgMA用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硫化胶的总交联密度(Ve)和离子键交联密度(Ve2)增加,而共价键交联密度(Ve1)下降,表明离子键对HNBR/PMgM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0.
空气中合成M2B4O7:Eu3+(M=Na,K)荧光体及其性质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M2B4O7(M=Na,K)为基质,在空气中掺杂稀土元素Eu3+得到了Na2B4O7:Eu3+和K2B4O7:Eu3+荧光体.探讨了体系的烧结条件和荧光性质,分析了晶体的结构.结果表明,虽然两种体系的最佳合成条件不同,但是体系中都同时存在[BO4]和[BO3]结构;稀土离子Eu3+的发光以电偶极跃迁5D0-7F2为主,处于非中心对称的格位上,并且可以很好地存在于基质中,Na2B4O7:Eu3+具有较强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