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化学   268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95篇
物理学   22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63年   8篇
  1962年   5篇
  1961年   15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8篇
  1955年   17篇
  195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采用质子酸对稳定分子氮络合物进行还原质子化反应的研究,从1975年Chatt的工作算起,已有8年的历史了,深入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1979年我们采用了金属氢化物既可作为氢源、又可当作还原剂,开展了与稳定及不稳定分子氮络合物反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有趣的结果。采用的分子氮络合物有[Mo(N_2)_2(dppe)_2](Ⅰ)和[Ti(O-i-Pr)_4—NaNp—N_2](Ⅱ)固氮体系。金属氢化物有NaFeH(CO)_4(Ⅲ),H_2Fe(CO)_4,(η~5-C_5H_5)_2ZrH_2和(η~5-C_5H_5)_2Zr(H)C1。实验结  相似文献   
152.
Two novel complexes {[Zn(IM4py)2(tp)(H2O)]·2H2O}n 1 and {[Cd(IM4py)2(tp)- (H2O)]·1.25H2O}n 2 (IM4py = 2-(4'-pyridi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 and tp = terephthalate dianion)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spectrum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 data for complex 1: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 = 20.648(7), b = 12.130(4), c = 14.036(4) , β = 106.351(5)o, C32H42N6O9Zn, Mr = 720.09, V = 3373.3(2) 3, Z = 4, Dc = 1.418 g/cm3, μ(MoKα) = 0.790 mm-1, F(000) = 1512, the final R = 0.0407 and wR = 0.0894 for 3480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with Rint = 0.0432. Crystal data for complex 2: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 = 21.332(6), b = 12.063(3), c = 14.246(4) , β = 106.704(4)o, C32H40.50N6O8.25Cd, Mr = 753.60, V = 3511.2(2) 3, Z = 4, Dc = 1.426 g/cm3, μ(MoKα) = 0.679 mm-1, F(000) = 1554, the final R = 0.0419 and wR = 0.0961 for 3627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with Rint = 0.0440. The framework structures of complexes 1 and 2 are 3-D networks via the hydrogen bonds among 1-D chains. The not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complexes are that the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of Zn(II) adopts a rare distorted five-coordinate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in 1, and the Cd(II) complex exhibits an unusual distorted seven-coordinate pentagonal bipyramid in 2.  相似文献   
153.
高速三维边界层的横流不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赵耕夫  徐立 《力学学报》1998,30(5):521-530
用两点四阶差分格式研究旋转圆锥超音速三维边界层的横流不稳定性和壁面冷却对稳定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与二维边界层相比横流使三维边界层第一模式增长率增大,对第二模式影响很小;Me<43第一模式最不稳定,Me>43第二模式最不稳定;三维边界层最不稳定第二模式是三维波,二维边界层则为二维波;壁面冷却对第一模式起稳定作用,对第二模式起不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4.
Cu(II)-氨基酸-核苷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昌平  张凡  郭和夫 《化学学报》1993,51(10):973-977
合成和表征Na~2[Cu(L-Ala)~2(5'-GMP)].2H~2O、Na~2[Cu(L-Ala)~2(5'-IMP)].6H~2O、Na~2[Cu(L-His)(5'-GMP)Cl~2^2.2H~2O和Na~2[Cu(L-His)(5'-IMP)Cl~2].H~2O四个新的三元配合物, 其中两个L-Ala分子通过羧基O和α-氨基N与Cu(II)成反式配位, 一个L-His分子通过羧基O和咪唑环上的N与Cu(II)配位; 一个5'-GMP或5'-IMP分子嘌呤环上的N(7)与Cu(II)配位; 5'-GMP的磷酸根上可能存在强氢键, 而5'-IMP的磷酸根上不存在强氢键; 在含L-Ala三元配合物中, 5'-GMP的C(6)=0可能参与配位或形成强氢键, 而5'-IMP的C(6)=0不参与配位或形成配位或形成强氢键; 在含L-His三元配合物中, 5'-IMP的C(6)=0的表现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5.
合成了铽与1-苯基-3-甲基-4-异丁酰基吡唑啉-5-酮(HPMI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5-酮(HPMBP)的四个三元配合物Tb(PMIBP)3.2H2O(A1), Tb(PMIBP)3.bpy(A2), Tb(PMBP)3.2H2O(B1)和Tb(PMBP)3.bpy(B2)(bpy=2, 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 并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在固态和溶液中的荧光光谱, 并用频域法测定了它们在溶液中的荧光寿命, 结果表明A1和A2的荧光强度比相应的B1和B2强三个数量级, A2与A1或B2与B1相比, 荧光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并且不同溶剂对其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均一沉淀法云母片被覆TiO2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硫酸氧钛和的均一沉淀反应法,在天然矿物云母上被覆TiO2薄膜,讨论了薄膜形成主影响膜层结构的工艺因素,分阶段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有利于控制析出粒子形态和膜最,可获得均匀致密切的膜,不同厚度的膜层因光学干涉效应显示出各种色彩。  相似文献   
157.
无外界能量输入及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在基底表面上控制液体自发输送在微流控和流体低能耗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液体的自发输送会被接触角滞后效应及摩擦阻力所阻碍。自然界中的生物(如蝴蝶翅膀、仙人掌、猪笼草、蜘蛛丝和沙漠甲虫)特殊的表面形貌结构能够将收集到的水分自发输送。受此启发,通过表面调控等方法人工合成材料的仿生表界面也可以自发运输液体。近十余年,仿生表面的液体定向输送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预期在定向集水、宏观液体输送、油水分离、微流控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系统地介绍了定向运输液体功能材料的原理、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深入解析了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并总结和展望了定向运输液体的功能材料在未来发展中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8.
采用气相色谱及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葱、蒜及韭菜等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时,在粉碎试样之前,用磷酸或微波加热处理试样,可使蒜酶钝化并消除其基体干扰。试验结果显示,或用磷酸处理,或经微波加热处理,均能有效消除高背景的干扰。试样在粉碎前经磷酸预处理,在所测定的75种农药中有90%以上农药的回收率达到70%~120%之间。  相似文献   
159.
合成了酰胺多胺配体(L),测定了5,10,15和25℃时其Cu(Ⅱ)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用标准摩尔焓变ΔHm0和标准摩尔熵变ΔSm0解释了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停流技术(Stopped-flow)研究了CuL配合物在0.04~2.3mol/L(I=2.34mol/LNaCl)盐酸溶液中的酸分解动力学.提出了反应机理,并求得了速控步骤的活化能Ea,标准摩尔活化熵Δ≠Sm0和标准摩尔活化焓Δ≠Hm0  相似文献   
160.
聚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作为乳化剂和掺杂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DBSA掺杂聚苯胺/蒙脱土(PANI-DBSA/MMT)纳米复合物,并对其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FT-IR)和四探针测试仪对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PANI-DBSA/MMT复合物中MMT层间距离明显扩大,纳米复合物中的PANI以emeraldine盐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典型的插层型纳米复合物.利用HP8722ES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2 mm厚、PANI-DBSA/MMT含量为50 wt%的试样在2.0~18 GHz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经计算得到以反射损耗表示的微波吸收曲线,发现PANI-DBSA/MMT纳米复合物在9.1~12.5 GHz范围内反射损耗小于-10 dB,在11 GHz处存在的最大反射损耗为-15.8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