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62篇 |
晶体学 | 17篇 |
力学 | 11篇 |
综合类 | 3篇 |
数学 | 25篇 |
物理学 | 4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水相中合成了谷胱甘肽(GSH)修饰的CdTe量子点(GSH-CdTe QDs).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荧光光谱(FL)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GSH-CdTe QDs与L-天冬氨酸(L-Aspartic acid, L-Asp)的相互作用机理. 在pH为5.3 的BR缓冲溶液中, GSH-CdTe QDs与L-Asp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在GSH-CdTe QDs周围形成了粒径较大的聚集体, 导致体系的RRS显著增强和GSH-CdTe QDs的荧光急剧猝灭.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RRS增强和荧光猝灭均与L-Asp的浓度成正比, 其中RRS法灵敏度更高(对L-Asp检出限为14.2 ng•mL–1), 据此建立了以GSH-CdTe QDs作RRS探针测定L-Asp的一种新方法. 同时讨论了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对体系RRS强度的影响. 用于实际尿样中L-Asp的测定, 实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2.
123.
用钼酸盐高灵敏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米托蒽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盐酸和硝酸介质中用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了血清和尿液中的米托蒽醌, 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灵敏度高, 对米托蒽醌的检出限为6 ng/mL(硝酸介质)和8 ng/mL(盐酸介质), 可用于血清和尿样中米托蒽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4.
建立一种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分光光度新方法。 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盐酸丁卡因(TC·HCl)与赤藓红(ET)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吸收光谱变化,除在516 nm处产生明显的褪色作用外,并在558 nm处出现增色现象。 TC·HCl在0.1×10-6~7.2×10-6 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褪色波长和增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褪色法和增色法的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3.30×104和2.22×104 L/(mol·cm)。 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ε值为5.52×104 L/(mol·cm)。 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分析化学性质,并结合量子化学AM1法讨论了反应机理。 方法用于人血清及尿样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8.1%~103.3%之间。 相似文献
125.
以巯基乙酸(TGA)和单-(6-巯基)-β-环糊精(mono-6-thio-β-CD)作混合稳定剂,通过优化TGA/mono-6-thio-β-CD比例及回流时间,合成出了粒径分布均匀、荧光量子产率高达81.3%的mono-6-thio-β-CD修饰的CdTe量子点(QDs),建立了一种在水相中直接合成β-CD修饰的CdTe的新方法.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研究了mono-6-thio-β-CD-CdTeQDs与中性红的相互作用,同时通过对比单独使用TGA为稳定剂合成的TGA-CdTeQDs与中性红的相互作用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模型.在pH6.1的BR缓冲溶液中,当中性红浓度为7.5×10-6mol/L时,中性红的离子型体HNR+和分子型体NR分别与mono-6-thio-β-CD-CdTeQDs表面的-SCH2COO-和mono-6-thio-β-CD结合达饱和,当中性红浓度大于7.5×10-6mol/L时,中性红开始在mono-6-thio-β-CD-CdTeQDs表面聚集,导致mono-6-thio-β-CD-CdTeQDs粒径增大、荧光急剧猝灭、RRS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6.
碘化物-吖啶红-聚乙烯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稀磷酸介质中,铬(Ⅵ)氧化 I-离子形成 I3-络阴离子,I3-络阴离子可进一步与吖 啶红(ADR)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ADR][I3]。在聚乙烯醇存在下,溶液保持清亮并发生显 著的颜色变化,当以试剂空白参比时,波峰λmax位于585 nm处。另在525 nm处出现一个波 谷,除波峰处吸光度A与铬(Ⅵ)的浓度成正比外,波峰和波谷的吸光度绝对值叠加也与铬 (Ⅵ)的浓度呈直线关系,因此可大大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当用常规方法测定时,ε585=2.7 × 105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时,ε585+525=4.8×105L·mol-1·cm-1。对于铬(Ⅵ)的 检测限分别为4.4×10-6g/L和2.7×10-6g/L。方法用于环境水样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在0.05 mol/L(pH 1.3)的 HCl 介质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亚甲蓝(MB)借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 2︰1 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 RRS,SOS 和 FDS 光谱。最大 RRS, SOS 和 FDS 分别位于 310, 647 和 341 nm, 散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MB的浓度成正比,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于MB的检出限(3?)分别为 1.2 ng/mL (RRS法)、1.4 ng/mL (SOS法) 和 1.7 ng/mL (FDS法)。据此发展了一种测定痕量亚甲蓝的新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亚甲蓝含量的检测,回收率在 94.4-103.7 ? 之间。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并结合量子化学AM1法讨论了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产生及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