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81篇
物理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钯(Ⅱ)三元配合物稳定性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Pd(bipy)(DL-gly)]Cl•2H22O(2)两个钯三元配合物. 配合物1和2的稳定常数对数值lgβ分别为13.81和13.71, 表征常数ΔlgK、lgX高于统计值, 表明在配合物分子内存在d-p π电子协同效应. 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配合物1和2与鱼精DNA主要以插入方式键合, 键合常数分别为2.37×106(1)和4.57×106(2). CD光谱图也显示, 配合物与DNA分子之间发生了作用. 质粒pBR322 DNA的凝胶电泳图表明, 配合物浓度在3.00×10-3~7.50×10-4 mol •L-1范围内对DNA分子有切割作用, 配合物浓度低于3.75×10-4 mol •L-1时则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键合.  相似文献   
62.
高恩君  张丹  刘祁涛 《化学学报》2003,61(11):1834-1838
合成了混合配体配合物单晶[Pd(bpy)(L-asp)·]3.5H_2O(bpy=2,2'-联吡啶, L-asp~2=L-天冬氨酸根)。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成键及组成进行了表 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CCD)测定配合物的结构,晶体属四方晶系,为P4(1) 2(1)2空间群。配合物为平面四边形结构,分子内存在氢键作用,其晶胞靠氢键 和芳环堆砌等弱相互作用力形成。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合物稳定常数lgK[Pd~ (2+)+bpy+L-asp~2<->Pd(bpy)(L-asp)]、表征常数△lgK[Pd(bpy)~(2+)Pd(L-asp) <->Pd(bpy)(L-asp)+Pd~(2+)]和lgX[Pd(bpy)_2~(2+)+Pd(L-asp)_2~(2-)<->2Pd (bpy)(L-asp)],各常数均大于相应的统计期望值,从分子内d-pπ电子效应和电性 中和角度对配合物额外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胶束溶液中某些氨基酸和二肽的解离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H电位法测定了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胶束溶液中甘氨酰丙氨酸和六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的两级酸解离常数pKa1和pKa2,发现与水溶液相比,pKa值均显著增加,即SDS胶束形成强烈抑制质子解离,结合^1HNMR测定结果,讨论了pKa1和pKa2随SDS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各配体自身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氧四胺大环配体:12-正戊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L)。采用pH电位法,在(25±0.1)℃,I=0.1mol·dm^-^3NaNO~3条件下,测定了锌(Ⅱ)与L的二元配合物及锌(Ⅱ)与L和六种α-氨基酸(AA=Gly,Ala,Val,Leu,Ile,Phe)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讨论了在双氧四胺大环配体上引入疏水碳链形成具有双亲结构的配体后,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的变化以及形成Zn(L)(AA)三元配合物稳定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5.
张向东  何美  孙锦玉  张锋  宋溪明  刘祁涛 《化学学报》2000,58(12):1641-1644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苯丙氨酰亮氨酸(PL)与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在离子强度为0.1mol/L(NaNO~3),(25.0±0.1)℃时形成质子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对苯丙氨酰亮氨酸与六种氨基酸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量子化学和分子力学计算。从配体间弱相互作用的观点,讨论了二肽配体对氨基酸分子的识别。结果表明,二肽与氨基酸配体间的结合主要受到配体间静电、氢键作用的控制,同时受到范德华力和键间排斥能等弱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67.
金属酞菁具有与卟啉及维生素B12辅酶相似的结构,是具有潜力的金属酶模型,以金属酞菁为活性中心的模拟酶的相关研究,对酶促反应和仿酶催化功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Shirai等指出水溶性羧基铁(Ⅲ)和钴(Ⅱ)酞菁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催化反应具有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白妮等也发现,  相似文献   
68.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 ,the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co ordinationpolymershavebeenrapidlyexpandingowingtoafundamentalinterestintheirfascinatingstructuraldiversityandpotentialapplicationsasfunctionalmaterials .1 4 Thesyn thesisofcoordinationpolymerswith 4 ,4′ bipyridine (4 ,4′ bipy)orrelatedspeciesasbifunctionalligandandmetalionhasgeneratedaconsiderablenumberofnoveltopologicalframeworks ,suchasT shaped ,5ladder,6 brickwall,7squareorrectangulargrid8,9andotheruncommonmotifs .Herewereport…  相似文献   
69.
合成了三元配合物 [Pd(biqu) (mal) ]·H2 O (biqu为 2 ,2′ 联喹啉 ,mal2 -为丙二酸根 ) .测定了配合物对肺腺癌细胞AGZY 83a的抑制活性 ,IC50 值为 2 1 9μg/mL .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测定了配合物与鱼精DNA的作用规律 .求出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KM 为 2 0 3× 10 8.测定了配合物与pBR3 2 2质粒DNA作用的凝胶电泳图谱 .多种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发生键合作用 .  相似文献   
70.
pH电位法研究了镉(Ⅱ)、钴(Ⅱ)与邻二氮菲和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配体在37℃、离子强度I=0.02(NaCl)条件下形成12组混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_(MAB)~M、△lgK和lgX值表明,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具有额外稳定性,并从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方面对该稳定性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