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7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利用等效的Dirac Brueckner Hartree-Fock(DBHF)方法,即用密度相关的核子–介子耦合常数在相对论平均场近似下,考虑了重排列项,研究了有限核的性质.介子–核子耦合常数的密度相关性是由考虑了核子短程关联的DBHF方法来确定的,要求在每个密度下用相对论平均场方法得到的核子自能与用DBHF得到的自能一致.计算了核物质性质及有限核基态性质,并着重讨论了重排列项对Ca及Pb同位素链结果的影响.考虑重排列项作用后使计算的核电荷均方根半径增大,更好地符合实验值.  相似文献   
32.
分别以硝酸盐、盐酸盐和硫酸盐为金属盐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MgAlCuFe类水滑石前驱体,经过700℃焙烧6h后,制得三种新型FCC硫转移剂.运用X射线衍射、热重、氮气吸附和红外光谱对这三种硫转移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改装的WRP-3热重天平评价了其氧化吸硫和还原脱硫的性能.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盐均可得到结构规整的类水滑石前驱体,经过焙烧后得到复合氧化物MgAlCuFe.与采用盐酸盐和硫酸盐作前体相比,由硝酸盐制得的硫转移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饱和吸附硫容和氧化吸硫速率均较高,6min可达到1.54g/g的饱和吸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还原脱硫能力.  相似文献   
33.
拉曼光谱在考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有  王闵  刘玲  郝伟 《光散射学报》2006,18(2):130-133
拉曼光谱分析是一种无损快速分析技术,随着显微拉曼光谱仪的不断改进和FT—显微拉曼光谱仪的使用,它已经用于珍贵艺术品、手稿、颜料、古陶瓷和壁画等领域的考古和鉴定研究。本文对这些应用进行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34.
健康人尿液中有机酸含量正常值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学志  刘玲 《分析化学》1991,19(2):156-161
  相似文献   
35.
硫化氢(H_2S)作为信号分子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而实现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本研究以L-乳酸脱氢酶为目标蛋白,选用3种H_2S供体试剂(NaHS、Na_2S、PS),采用分子荧光实时监测L-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研究H_2S与目标蛋白的相互作用。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H_2S不是通过形成二硫键/三硫键的方式与L-乳酸脱氢酶蛋白相互作用;圆二色谱结果表明,L-乳酸脱氢酶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提示H_2S可能存在半胱氨酸巯基衍生能力,以硫烷硫存在的PS具有最强的巯基作用力;MALDI-TOF-MS/MS分析结果表明,L-乳酸脱氢酶蛋白中部分半胱氨酸巯基位点发生了硫烷化,进一步揭示了H_2S是通过与活性半胱氨酸巯基位点硫烷化的方式与L-乳酸脱氢酶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36.
方强  刘玲 《色谱》2019,37(6):655-660
为探究火场土壤载体中微生物降解效应对助燃剂鉴定的影响,在普通土和培养土两种土样上注射助燃剂,以密封存放时间为变量,通过静态顶空的样品预处理方式对样品内的助燃剂残留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研究发现,微生物降解效应会改变样品内助燃剂组分,不同土样内降解结果有所不同,普通土样的降解效应较培养土样明显,C9~C12直链烷烃和单取代芳香烃更易被降解,多取代芳烃的降解难度随取代基含量的增多而增加。按土样种类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式进行数据降维后,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对不同土样结果区分,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37.
在分层优化结构和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中,从电极注入的电子经电子加速层加速后获得更高能量成为过热电子,过热电子碰撞激发发光中心引起发光,其中SiO2在提高过热电子的能量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ZnS作为电子加速层时,也发现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但其发光的亮度及稳定性都不及SiO2作为电子加速层的器件。通过比较ZnS∶Er在正弦交流电驱动下的正负半周内的亮度变化,得出ZnS与SiO2的电子加速能力的相对大小。实验结果表明:SiO2的电子加速能力是ZnS的2.18倍。  相似文献   
38.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方法对4种四环素衍生物——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强力霉素(DOC)和四环素(TC)的分离进行了研究。在3.5mmol/L三羟基氨基甲烷(Tris)-7.5mmol/L柠檬酸(Cit)pH4.0的运行缓冲液中,4种四环素衍生物在15min内获得完全分离。四环素衍生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500μg/mL OTC,3.6-420μg/mL CTC,4.5-470μg/mL DOC和2.5-400μg/mL TC。检测限(S/N=3)分别为OTC2.0μg/mL,CTC 1.8μg/mL,DOC2.5μg/mL和TC1.0μg/mL。采用本法对实际样品强力霉素片中强力霉素和土霉素片中土霉素进行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7.2%和96.4%。  相似文献   
39.
聚吡咯纳米阵列电极的光电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孔的铝阳极氧化膜(AAO)为模板制备了直径约为80 nm聚吡咯(PPy)纳米线的阵列电极, 并研究了它的光电化学响应. 结果表明, 在电极电位低于-0.1 V(vs Ag/AgCl)时出现的阴极光电流是由聚吡咯纳米线的p型半导体性质引起的, 其平带电位为-0.217 V. 聚吡咯纳米线的长度对光电流的影响较大, 最佳长度为42 nm. 这是因为在很短的聚吡咯纳米线阵列中PPy太少, 产生的光电流弱, 而在过长的聚吡咯纳米线阵列中光生电子在到达电极基底前易于与光生空穴复合而消失. 聚吡咯纳米线有可能作为纳米光电器件用于未来微器件系统.  相似文献   
40.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t)/有机蒙脱土(OMMT)为核,聚丙烯酸正丁酯(PBA)为壳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CSN)。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考察了CSN的粒子结构及形貌,显示CSN呈球形,核壳结构明显。通过种子用量、核壳质量配比、引发剂用量及单体总量对乳液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种子用量为20%,核壳质量配比2∶1,引发剂用量0.6%(wt),单体总量45%(wt)时,乳液的固含量、转化率较高,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及机械稳定性较好。热重分析(TGA)表明CSN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