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2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散射颗粒分布对二维随机激光器腔内各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Maxwell方程组,分析了二维随机激光器中光波模式的频谱特性.计算表明,处于不同分布区域的散射颗粒对腔内不同模式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处于该模式空间分布区域的散射颗粒比区域外的颗粒对模式有更大的影响.这个特性是随机激光器所独有,并可以用来进行随机激光器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72.
73.
海上红外目标识别在海事搜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逆光海况下出现的目标反向对比度特点及其目标淹没于背景的问题,结合其直方图呈现的局部尖峰特点,提出了修正灰度占比的新直方图均衡化并融合边缘信息的增强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目标区域的对比度,从而提升海上红外图像的质量。在海上红外目标识别与检测中,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的多尺度“九宫格”搜索框,演化了局部对比度显著性量化的数学模型,实现了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红外目标的准确定位与检测。在海上红外图像增强测试中,所提算法可以使原图像的平均梯度提升两倍以上,使局部对比度增益因子提升两倍以上。在目标识别的算法测试中,所提多尺度局部对比度目标检测算法可以使目标检测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74.
各向异性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边界元法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前已建立的各向异性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边界元计算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用单向纤维增强光弹性复合材料模拟正交异性介质,用冲击加载,加载方向与纤维方向分别成0°,90°及45°角度,进行了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实验及动态应变测量,并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了时城边界元计算.将时域边界元方法计算出的应力分量代入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的动态应力-光性定律,得到双折射条纹级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将其与动态光弹性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此外,由动态电测获得的应变响应曲线推算出应力时程;与时城边界元计算出的应为响应曲线也进行了比较.两种情况下,时域边界元的计算成果均与实验成果吻合较好,从而证明该各向异性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边界元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及稳定性,可用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动态问题特别是波传播问题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5.
140 keV质子辐照对石英玻璃光谱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JGS3 光学石英玻璃在真空、冷黑和能量为 14 0keV的质子辐照下光学透过率变化的基本规律。在辐照剂量大于 5× 10 14 proton/cm2 后 ,主要引起 2 30~ 2 5 0nm的吸收带 ,其吸收峰值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在较大辐照剂量下 ,近紫外和可见区域也存在某些弱的吸收带。 2 30~ 2 5 0nm的吸收带由E′心引起。质子辐照下在JGS3 光学石英玻璃中形成的E′心是受氢扰动的 ,即辐照过程中不仅发生Si -O键的断裂 ,而且发生[≡Si- ]和 [≡Si-O]向 [≡Si-H]和 [≡Si-OH]的转变  相似文献   
7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量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证实了碱金属低配位引起局部键弛豫和芯能级偏移,进而决定了材料的表面、尺寸和热性能. 局域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和键弛豫理论可用于计算有关金属表面键合和电子性质的参数,从而进一步研究碱金属中芯-电子结合能偏移. 同时,结合第一性原理,还可以获得碱金属表面低配位原子的键参数和原子内聚能. 此外,尺寸和温度对表面电子结合能的影响可以从原子键弛豫引起的哈密顿量中导出.  相似文献   
77.
以5-甲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和磺酰肼为原料,DMAP为催化剂,设计合成10个N-呋喃酮基磺酰肼类化合物(4a~4j),产率在75~92%之间,并通过~1H NMR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人乳腺癌(MCF-7)、人神经胶质瘤(U87)、人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4d效果最佳,对MCF-7、U87、A549的IC_(50)值分别达到7.33±0.36μmol·L~(-1)、5.68±0.28μmol·L~(-1)和17.09±0.23μmol·L~(-1)。  相似文献   
78.
二维随机介质中偏振模式的竞争和阈值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随机激光的时域理论,建立了横磁与横电光波模式共享反转粒子数情况下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数值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和速率方程组,从而获得了二维随机介质内横磁与横电光波模式的阈值特性.结果表明,如果横磁与横电偏振模式之间没有共享反转粒子数,则横磁光波模式拥有较低的激发阈值;反之,则横电光波模式的激发阈值更低.在共享反转粒子数的情况下,改变样品的表面填充率对两种偏振模式的阈值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增加样品面积则可以明显的降低横磁模式的阈值.  相似文献   
79.
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同时结合多尺度冲击技术(MSST)模拟了4–10 km×s~(-1)定常冲击波加载下含能共晶CL-20/HMX沿不同晶格矢量的初始物理化学响应。获得了系统温度、压力、密度以及粒子速度的时间演化路径,以及初始分解路径,最终稳定反应产物和冲击雨贡纽等。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入射至含能共晶后,物理上依次经历诱导期、快压缩、慢压缩以及膨胀过程。快压缩和慢压缩过程分别对应反应物的快分解和慢分解。采用指数函数对反应物的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并比较了共晶中反应物的衰减速率。整体上,随着冲击波速度的增加,反应物响应的时间逐渐提前,并且,冲击波沿各晶格矢量入射后,共晶中CL-20分子分解的响应时间均早于HMX。CL-20快分解阶段的衰减速率最高,HMX快分解的衰减速率居其次。相对于快分解阶段,慢分解阶段各反应物的衰减速率差异较小。含能共晶的初始反应路径是CL-20聚合形成二聚体,而冲击诱导共晶分解的初始反应路径是CL-20中N-NO_2键断裂形成NO_2。随后产生N_2O,NO,HONO,OH,H等中间小分子。最终稳定产物是N_2,H_2O,CO_2,CO和H_2。晶格矢量b,c方向冲击感度相同,低于晶格矢量a方向的感度。冲击诱导共晶中CL-20和HMX分解的最小冲击波速度(us)分别为6 km×s~(-1)和7 km×s~(-1)。采用冲击雨贡纽关系计算得到沿晶格矢量a,b,c冲击诱导CL-20/HMX共晶起爆的压力分别为16.52 GPa,17.41 GPa和17.41 GPa。爆轰压力范围介于36.75 GPa–47.43 GPa。  相似文献   
8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实验动物血液和脑组织中川芎嗪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川芎药材、实验动 物血液和脑匀浆中的川芎嗪,方法简便快速。在270 nm检测波长下,不经浓缩可检测动物体 内1 mg/L的川芎嗪,川芎嗪在5~5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 9。川芎嗪的加标回收率为98%~103%。川芎提取物样品、处理后的动物血清和脑匀浆样品具 有较好的稳定性,室温下可放置1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