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7篇
  免费   1241篇
  国内免费   1499篇
化学   2726篇
晶体学   142篇
力学   541篇
综合类   249篇
数学   1080篇
物理学   269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9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颗粒材料三维应力路径下的接触组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颗粒材料的宏观应力变形特征与其微观接触力、组构等紧密相关.一般而言,强接触系统属于颗粒内部体系的传力结构,其对应的组构张量是影响宏观应力性质的重要因素.细观数值方法(如离散单元法)能够反映物理试验的基本规律,并且可以方便地提取宏微观数据来研究颗粒体系的应力变形机制.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进行一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颗粒材料的真三轴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维应力路径下颗粒材料的宏微观力学参数的演化过程、三维组构张量与应力张量多重联系以及强接触体系反映的宏观应力特征.研究表明:颗粒体系偏应力峰值状态和临界状态均存在与加载路径无关的宏微观特征;三维应力路径下组构张量与应力张量存在非共轴性,但其联合不变量演化过程表现出加载路径无关的特征;与弱接触系统的组构张量相比,强接触系统的组构张量更能反映宏观应力张量的特征;强弱接触体系的组构张量对颗粒体系宏观响应的贡献不同,其分界点存在一定取值范围,但采用平均接触力较为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52.
切除满江红大孢子果顶端漏斗状膜和囊群盖,可彻底清除大孢子果内所含的鱼腥藻,并发育成无藻满江红。移植囊群盖于种内或种间去顶孢子果,成功地得到了重组的共生体。“新组合满江红”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固氮酶活性测定和体内鱼腥藻单克隆抗体鉴定,得以证实。其重建机率为10%。接种人工培养的鱼腥藻于无藻满江红上,发现有不完全共生现象存在。本文对萍藻交换的条件及其在满江红研究和应用前景,做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3.
54.
Cu(en)_2Ag(SCN)_3 crystallizes in space group P2_12_12_1 with its cell parameters, a=7.126(2), b=12.587(5), c=17.585(5). There are four formula units per unit cell(ρ_obs.=1.90g/cm~3, ρ_(calc.=1.96g/cm~3). Diffraction data are collected on a CAD4 four-circle diffractometer using Mo-Ka radiation. The structure is determiued by heavy atom method, then refined by leastsquare method to a final R=0.036.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crystal the coordination of Cu atoms is square pyramidal with four N atoms of en groups in the square plane and oue Natom of thiocyanate group in the apical position. The Ag atom is coordinated tetrahedrally by four S atoms of thiocyanate groups, one of which links up two AgS_4 together, thus forming the infinite AgS_4 tetrahedron chains along a axis.  相似文献   
55.
沈玉全  刘惠平  曹怡 《化学学报》1987,45(10):977-981
占吨酮敏化可以显著提高α-蒎烯异构化罗勒烯的转化率.这一实验观察在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中得到了说明,此外,也讨论了敏化异构化反应的光化学.  相似文献   
56.
胡友  刘小会  蔡萌琦  严波 《力学季刊》2019,40(2):373-383
为了揭示地形变化对连续档输电线动态特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任意高差角的动刚度理论.首先将单档导线视为连续档导线的子结构,构建了两悬挂点不等高的单档导线振动方程,并在该理论方程中引入了二次项,能够考虑重力沿弦向分量的影响,推导出绝缘子串绕其悬挂点转动的动刚度计算方法,通过动刚度理论研究连续档导线横向振动模态和频率,并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验证理论模态和频率公式的准确性.所得结果表明,动刚度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理论模态与有限元输出结果吻合较好,同时获得的频率和模态可为山地高压输电线路防舞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王凯  林祥丰  李倩  刘䶮  李灿 《催化学报》2022,(7):1812-1817
香豆素衍生物是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四环香豆素结构包含多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和复杂的四环结构,其手性合成是化学领域的挑战之一.利用简单易得的香豆素衍生物例如3-氰基香豆素作为原料设计手性催化反应,是构建这些复杂香豆素衍生物的有效方法.迄今为止,关于3-氰基香豆素的不对称转化依然很少,因为氰基和酯基间较长的距离限制了它们与金属离子形成刚性的环状过渡态.如果仅以氰基作为活化位点,较弱的配位能力、与反应位点较远的距离对手性诱导构成挑战.协同催化可以有效提升反应选择性和活性,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重点.特别是钯/铜协同催化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每次催化循环形成一个碳碳键,只能合成简单的化合物,铜的活化模式也仅局限于和酰胺或醛亚胺酯形成刚性结构,相应亲核试剂范围有待扩展.因此,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钯/铜协同催化策略,通过金属钯形成烯丙基钯物种活化烯基苯并噁嗪酮,铜作为路易斯酸活化3-氰基香豆素,实现了两者的脱羧不对称[4+2]环化反应,不仅解决了单一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控制不足的问题,而且合成了具有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香豆素衍生的稠环.该方...  相似文献   
58.
以NH4HCO3为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分散性良好的Dy,Tb∶LuAG纳米粉体,并研究了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粉体的物相及显微形貌。在不添加任何烧结助剂的情况下,采用真空预烧结合热等静压烧结技术首次制备出高透明的Dy,Tb∶LuAG陶瓷,并研究了预烧温度对陶瓷显微形貌及光学质量的影响。当预烧温度为1 600℃时,退火后的Dy,Tb∶LuAG陶瓷(厚度为1.5 mm)在578 nm处的直线透过率达到83.6%,平均晶粒尺寸为0.9μm。此外,退火后的3%Dy,1%Tb∶LuAG透明陶瓷在447 nm的吸收截面积为1.3×10-21cm2,半高宽为3.0 nm,与商用GaN蓝色激光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研究表明,Dy,Tb∶LuAG透明陶瓷在黄光激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对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柔性衬底表面处理、外延片/柔性衬底键合、衬底剥离技术和柔性薄膜外延层器件工艺技术等进行研究,成功地将砷化镓电池外延层转移到柔性聚酰亚胺薄膜衬底上,研制出效率为30.5;(AM0,25℃)的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电池,其重量比功率达到2153 W/kg,为将来卫星及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应用打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0.
利用不含慢变包络近似和旋波近似的全波Maxwell-Bloch方程组的数值解,研究脉宽对稠密V型三能级原子介质中超短激光脉冲和频谱及其载波包络位相(CEP)依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宽较小时,脉冲分裂数目少,频谱较宽,高频部分显著,CEP的变化对脉冲及频谱的影响较大,尤其对子脉冲间的时间间隔及频谱高频部分强度大小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脉宽的增大,脉冲分裂数目增多,频谱宽度变窄,高频部分强度明显降低,CEP的变化对脉冲及频谱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