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40篇
力学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对相关于具有非光滑核的奇异积分算子的Toeplitz型算子,证明了其从Lebesgue空间到Orlicz空间的有界性.  相似文献   
22.
研制了一种对尼泊金乙酯具有特异性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用本体聚合法制备尼泊金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及固相萃取实验表征其固相萃取性能,并结合UV法对滴眼液中的尼泊金乙酯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尼泊金乙酯模板聚合物的吸附能力强于空白聚合物;印迹固相萃取柱对尼泊金乙酯标准溶液(0.04mmol/L)一...  相似文献   
23.
通过合成一种含有二硫代羧基,羧基和镧离子的新型稀土促进剂——谷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镧(简称La-GDTC),并利用平衡溶胀法研究了La-GDTC对丁苯橡胶(SBR)/SiO2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影响.交联密度测试表明,SiO2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SBR/La-GDTC/SiO2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而SBR/La-GDTC/S...  相似文献   
24.
采用胶乳接枝插层法,引入单体,制备了天然橡胶蒙脱土聚丙烯酸丁酯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在单体丙烯酸丁酯(BA)的作用下,改性蒙脱土片层被进一步撑大,并在橡胶基体中以纳米级分散;动态粘弹谱(DMA)测定结果显示,该体系的玻璃化温度有所提高,且60℃时具有较低的tanδ值,说明具有较小的滚动阻力;物理机械性能测试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对天然橡胶的补强.  相似文献   
25.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红椒粉中的苏丹红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制备了两种模板聚合物(MAA-MIP和4-VPy-MIP)。对4-VPy-MIP进行了Scatchard方程分析。分别以这两种模板聚合物为固相萃取材料来填充固相萃取柱,从掺有苏丹红Ⅰ的红椒粉中萃取苏丹红Ⅰ。本文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在合适的萃取条件下,采用填充4-VPy-MIP的固相萃取柱可以有效地从红椒粉中分离富集苏丹红Ⅰ。  相似文献   
26.
陈耀燃  林勇  陈义中  张颖  刘岚 《高分子学报》2016,(12):1724-173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乳化剂,合成了交联聚苯乙烯纳米微球(PS)阳离子乳液;通过静电自组装以及原位还原制得了交联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石墨烯杂化填料(PS@rGO);将杂化填料与丁苯橡胶共混,制备了SBR/PS@rGO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热重分析(TGA)证实了PS@rGO中rGO有效地得到还原并与PS存在着很强的π-π相互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PS@rGO中PS纳米微球的粒径约为60~70 nm,并均匀地吸附在r GO表面,有效地阻止了r GO堆叠.SBR/PS@rGO纳米复合材料硫化性能研究表明,PS@rGO能大大缩短胶料的正硫化时间,增大交联密度;SEM,RPA和Mooney-Rivlin模拟等证明了,杂化填料在SBR基体中分散均匀,并搭接形成了更完善的填料网络结构,具有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很好地实现了补强.与添加同等30份的沉淀法SiO_2相比,SBR/PS@rGO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而且具有更低的密度,有望在轮胎等橡胶制品中应用,以降低驱动能耗、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27.
Alizarin-Cu(Ac)2配合物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和结合特性;分子烙印;茜素;底物选择性;配位;配合物  相似文献   
28.
将碳纳米管(CNTs)和乙酸银同时引入到环氧树脂-咪唑固化体系中,在固化过程中原位热降解银-咪唑复合物生成纳米银修饰碳纳米管,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明改性碳纳米管对环氧固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乙酸银和咪唑配合物[Ag(2E4MZ)2]Ac的结构,并提出了原位降解生成纳米银的机理.XRD结果表明,单独的乙酸银-咪唑配合物热降解生成的纳米银粒径为21-24nm,而配合物在环氧基体中生成的纳米银粒径为11-13nm.添加80%(质量分数)片状微米银粉制备的纳米银/碳纳米管环氧导电复合材料其体积电阻率低达9×10-5Ω·cm.当纳米银和碳纳米管质量比为80:20时,复合材料导电性和剪切强度达到最佳;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  相似文献   
29.
以对乙酰氨基酚(PCT)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光引发原位聚合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聚合成膜,以甲醇-甲酸将模板分子洗脱,制得对乙酰氨基酚分子印迹膜修饰电极(MIP-GCE),建立了该电极直接测定PCT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PCT浓度在5.0×10-5~1.0×10-3 mol?L-1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10-6 mol?L-1。应用该法测定药物中PCT的含量,在干扰物质共存情况下的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30.
任意波形输入脉冲光纤背向瑞利散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向瑞利散射是光纤中一种重要的物理过程,利用该物理现象实现的光时域反射计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光纤测量设备.本文理论研究了任意波形的输入脉冲在光纤中的背向瑞利散射过程,导出了将瑞利散射看作为一种线性系统的冲激响应函数,讨论了方波与有振荡拖尾的注入脉冲的背向散射输出波形.对于方波注入,利用商用光时域反射仪表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对于有拖尾的脉冲,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