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31篇
物理学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白桦  陈伟  刘娟 《分析试验室》2006,25(4):93-96
建立了一种灵敏、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同时测定化妆品中防腐剂、抗氧化剂和杀菌剂的方法。采用C8柱,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73nm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7min内可将4种防腐剂、2种抗氧化剂和2种杀菌剂分离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2.
余爽  皮大普  康睿丹  刘娟 《光学技术》2021,47(3):271-276
曲面计算机全息图可以增加全息显示的视场.然而,繁重的计算量仍然是实时生成曲面计算机全息图的阻碍.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步菲涅尔衍射的曲面计算机全息图快速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使用双步菲涅耳衍射生成平面计算机全息图,第二步是根据光衍射传播定律将平面计算机全息图补偿为曲面计算机全息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使用点源...  相似文献   
183.
在pH 2.36~3.29 的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在乳化剂OP存在条件下,虎红与蛋白质发生超分子显色反应形成红色的超分子复合物,该超分子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5 nm,而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8 nm,紫移了3 nm.在565 nm处考察了多种蛋白质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及γ-球蛋白(IgG)时具有高灵敏度,它们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5和桑德尔灵敏度s分别为1.836×106、 2.213×106、 2.932×106 L·mol-1·cm-1,和0.036、 0.031、 0.061 μg/cm,其线性范围分别为2~36、 2~36 和2~40 mg/L.除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其余大部分物质不干扰蛋白质的测定.所拟方法应用于新鲜人尿液和人血清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G-250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4.
合成了含大量氢键的层状超分子化合物[C4H12N2](HL)2 (I)和[YL(HL)(H2O)3]2•2H2O (II) (H2L=O2NC6H3- (CO2H)2, 3-硝基邻苯二甲酸),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和单晶X衍射表征了组成与结构. 化合物I为双质子化哌嗪阳离子和3-硝基邻苯二甲酸氢根阴离子组成的加合物, 阴离子之间靠强烈的O—H…O氢键形成无限链状结构, 同时阴离子链通过N—H…O氢键与阳离子扩展成网状结构, 相邻的网状结构再由分子间弱作用力构筑成层状超分子. 化合物II则是在双核稀土配合物结构单元通过O—H…O氢键构成的网状结构基础上再进一步由层间弱作用力构筑成的层状超分子化合物. 化合物II的网格结构中, 菱形单元空隙里填充的两个结晶水通过氢键将结点上的双核单元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化合物I为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a=1.3176(3) nm, b=1.1096(2) nm, c=0.75950(15) nm, b=97.14(3)°, V=1.1017(4) nm3, Z=4, μ=0.129 mm-1, Dc=1.533 Mg/m3. 化合物II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0.81262(16) nm, b=0.86942(18) nm, c=1.5011(3) nm, α=99.84(3)°, β=91.26(3)°, γ=104.55(3)°, V=1.0091(4) nm3, Z=1, μ=2.983 mm-1, Dc=1.910 Mg/m3.  相似文献   
185.
刘娟  皮大普  王涌天 《光学学报》2023,(15):128-141
全息三维显示技术能有效地重建三维物体的波前,并为人眼提供完整的深度线索,已经成为三维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于光学全息,计算全息通过计算机模拟全息图的记录过程,并采用可刷新的空间光调制器替代传统的光学记录材料作为全息图的承载媒介,因而成为理想的实现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技术方案。然而,复杂三维场景数据量巨大、空间光调制器调制能力不足以及全息三维显示系统展示度不高等问题仍阻碍了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研究者们在算法和硬件两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工作。本文综述了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进展。首先概述了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简史,接着详细介绍了全息图快速计算方法和针对现有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编码方法,然后讨论了深度学习对实时全息三维显示做出的贡献并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全息显示系统,最后对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6.
设α2(D)=max{|X|:X?V(D)且D[X]不含有向2-圈}是有向图D的α2 (D)-独立数.在文献[Proc.London Math.Soc.,42 (1981) 231-251]中,Thomassen构造了满足κ(D)=α(D)的非哈密尔顿有向图D,以此证明Chvátal-Erd?s定理在有向图情形下不能得到自然推广.Bang-Jensen和Thomassé提出如下猜想:每一个满足弧强连通度大于等于其独立数的有向图一定包含生成闭迹.对于满足弧强连通度大于等于其α2(D)-独立数的有向图是否包含生成迹这一问题,目前仍未解决.如果对于D中的任意两个顶点x和y,D包含生成(x,y)-迹,或者生成(y,x)-迹,则称有向图D是弱迹连通的.如果对于D中的任意两个顶点x和y,D既包含生成(x,y)-迹又包含生成(y,x)-迹,则称D是强迹连通的.本文在确定两个强连通有向图类M和H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满足α2(D)=2条件下,有向图D的相关结果,并得到以下结论:(ⅰ) D是哈密尔顿的当且仅当D?M.(ⅱ) D是弱迹连通的.(...  相似文献   
187.
刘娟 《中学数学》2023,(3):27-30
高中数学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方式,而深度学习需要高中教师通过深度教学去实现.本文中以小见大,在问题的分析中关注研究内容的结构及其与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拓展题干形式,内化知识本质,加强重要特征的一般化,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以逐步实现深度理解、深度探究、深度思维与深度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