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化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以AT切型10MHz双面镀金的石英晶体为换能器,结合纳米金颗粒(AuNPs)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制作纳米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用于临床检测血清骨唾液蛋白(BSP)。采用纳米金巯基自组装法固定抗体,通过免疫反应检测血清中BSP含量。考察了纳米金巯基自组装和巯基自组装两种抗体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前者抗体固定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对稀释度为1:9~1:2的标准血清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在该血清稀释度范围内,构建的BSP纳米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优于未使用AuNPs的传感器阵列。初步验证了乳腺癌患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中BS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使用AuNPs可以增加抗体的固定量,提高免疫反应的响应值;此传感器阵列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可用于BSP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强度,对比研究了低浓度Ru(bpy)23+与N-丁基二乙醇胺、N,N-二丁基乙醇胺和三丙胺三种常用胺类共反应物的电化学发光响应情况,结果表明Ru(bpy)23+/N-丁基二乙醇胺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特性最佳。实验对该体系在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中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电位1.8V,进样量150μL,推速30μL/s的最优检测条件下,获得Ru(bpy)23+的检出限(S/N=3)为5.0×10-10 mol/L。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9~5.0×10-7 mol/L;重复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喷射式电化学发光流动检测技术建立了奶粉和液态奶中三聚氰胺检测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三聚氰胺浓度的负对数在1.0×10-9~1.0×10-3g/L范围内与其电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9g/L。不同加标量的阴性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2%~114.2%,相对标准偏差为0.46%~1.2%。该方法具有检测灵敏、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有望用于三聚氰胺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压电免疫传感器在梅毒检测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巯基丙酸(MPA)为基层物质在压电石英晶体表面形成单分子膜,经过N-乙基-N′-(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后固定梅毒抗原TpAg,制成免疫传感器检测不同浓度的标准抗体溶液。并考察了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和免疫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这种免疫传感器是临床检测的有效工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的碳糊电极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固定电压下,将单链DNA固定在活化的碳糊电极(CPE)表面,以电活性物质Co(bpy)3(ClO4)3为指示剂(bpy为联吡啶),研究了单链DNA电极(ssDNA-CPE)、双链DNA电极(dsDNA-CPE)的指示剂还原峰电流变化;研究了在一定电压下,杂交时间对指示剂的电化学信号的影响,实现了用DNA电化学传感器快速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因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的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将巯己基修饰的具有乙肝病毒(HBV)DNA序列特异性的单链DNA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制得DNA电化学传感器;以电活性的Hoechst 33258为指示剂,考察了该传感器对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DNA的响应;探讨DNA电化学传感器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将传感器法与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对比,两者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陈钰  王捷  刘仲明 《分析化学》2012,40(11):1772-1779
由于石墨烯或其衍生物具有的独特的电、热、机械、光及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单层石墨烯或其衍生物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良好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强荧光猝灭性和生物分子亲和力,尤适于生物传感系统的构建。本文对近几年来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场效应晶体管、电化学、压电晶体、光致发光及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系统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席强  王捷  陈钰  刘仲明 《化学研究》2014,(2):209-216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发光体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是电化学发光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量子点电化学发光的机理,回顾了近几年来功能化量子点作为电化学发光体在免疫分析、核酸分析、适体分析、细胞表面聚糖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新型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发电化学发光体外诊断试剂,设计了一种流动注射池,构建了喷射式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并运用Ru(bpy)2+3/TPA混合进样模式对此系统进行了评估.在检测电位1.18 V,进样量100 μL,进样速度50 μL/s,TPA浓度10 mmol/L,样品缓冲液100 mmol/L PBS(pH 8.4), 载体缓冲液10 mmol/L PBS(pH 8.4)最优条件下,获得Ru(bpy)2+3的检出限(S/N=3)为0.005 μmol/L; 线性范围为0.01~5 μmol/L; RSD为1.02%.结果表明,此分析系统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实现了进样、检测及清洗过程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使用电化学沉积法在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种用于新冠病毒检测的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相应的电化学方法对纳米复合材料在电极表面的成功修饰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检测,实验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该传感器检线性范围为10-10-10-6mol/L,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