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5篇
化学   135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的聚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具有自重低、功率高、比冲高、推力适中的特点,利用ANSYS和ZEMAX软件对功率为100 kW的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在太空环境中的聚光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在太阳风及衬底薄膜表面张力的影响下,伞面最大应力为1.66 MPa,远小于Kevlar材料及Ti-6Al-4V龙骨材料的阈值强度,伞面最大形变仅为0.941 mm,焦斑半径为6.37 cm,几何聚光比可达5 917,比标准抛物面仅减小了1.25%。结果表明:将材质轻、抗拉伸强度高的伞状龙骨结构引入可折叠展开式聚光器的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衬底薄膜材料表面张力及太阳风对聚光器工作形态的影响,可消除褶皱,提高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的结构稳定性及可展开度,同时证明了伞状龙骨结构及Kevlar材料的选择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32.
分子导线是构成分子器件的关键部分,它的发展有望解决未来将要面临的电子器件尺寸即将达到理论极限而无法满足人们更高需求的问题.茂铁类分子凭借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分子电子学等领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茂铁基团的引入构建了多种结构新颖的分子导线,为单分子器件的基础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对于茂铁类分子导线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异茂环取代的衍生物,同茂环取代的衍生物因合成较为困难,并没有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根据分子的结构特征,将茂铁类分子导线分为π共轭型与非π共轭型两大类.以分子的构效关系为主线,对近十几年来茂铁类单分子结电子传输性质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概括与总结,期望为未来茂铁类分子导线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3.
碳材料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技的进步。碳材料通过碳原子之间不同的键合方式、结构和排列,使其具有丰富的性质,并且更多新型碳材料还不断地被发现或合成出来。作为新型碳材料的纳米碳分子由于其本身所拥有的潜在优良性质,在有机电子学、材料科学如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被誉为是未来最有开发前景的材料。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新型纳米碳分子的发现和创造已彻底改变了碳材料的格局,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科学领域的大门。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纳米碳分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如何通过有机合成的手段对其进行精准构筑。  相似文献   
334.
茶叶样品经粉碎、过筛后,分取2.50 g,加入2.0 mL水润湿,再加入20 mL含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涡旋3 min,在4℃下离心10 min。分取1.0 mL上清液,置于含有净化剂(250 mg无水硫酸镁和150 mg多壁碳纳米管)的2.0 mL离心管中,涡旋3 min,在4℃下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过0.22μm有机相滤膜,弃去初滤液,续滤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进行色谱分析时,以Agilent Poroshell 11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进行质谱分析时,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显示:伏马毒素B1、B2、B3的质量浓度在0.5~100.0μg·L-1内和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5~1.00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2.1%~108%,测...  相似文献   
335.
P507萃淋树脂已广泛用于萃取色谱法分离制备高纯钆、铽和镝,也广泛用于稀土元素的分析。我们以前的工作说明了 P507萃淋树脂是浸渍型树脂,P507与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载体之间没有化学键合。本文利用红外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