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113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采用分子形状分析法研究了26个桂皮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惊活性的定量关系。相关方程表明抗惊活性与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log P)及重叠的表面积(S_0)呈抛物线关系,与酰胺基团的 C—O 键长和 C—N 键长的乘积(代表酰胺基团的面积)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2.
热致型液晶共聚与聚烯烃的原位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致型液晶共聚酯作为成纤材料、聚烯烃为基体进行复合,在复合中引入界面改性剂。对共混体的熔体流动性、基体聚合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两相界面结合原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73.
用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F~-、cl~-、NO_2~-、H_2PO_4~-、NO_3~-。流动相为4mmoL/L Na_2CO_3-3mmoL/L NaHCO_3混合溶液,流速为1.5mL/min,进样量为0.5mL,在最佳色谱条件下,5种无机阴离子10min内实现基线分离。F~-、cl~-、NO_2~-、H_2PO_4~-、NO_3~-的检出限分别为0.008、0.012、0.030、0.068、0.077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6%、1.30%、2.06%、1.82%、1.50%,回收率分别为108.0%、94.0%、101.0%、98.7%、94.4%。  相似文献   
74.
关志民  曲优  赵莹 《运筹与管理》2020,29(5):96-107
针对决策者存在失望规避行为且产品绿色水平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情形,基于失望理论,运用微分博弈的方法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绿色创新动态优化与协调问题,探讨了供应链成员失望规避程度对绿色创新决策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结果表明,供应链成员是否选择协同绿色创新及产品的绿色水平均与成员的失望规避程度密切相关;分散式决策下,若制造商选择分担供应商部分绿色创新成本,其分担比例与制造商失望规避程度负相关,与供应商失望规避程度正相关;集中式决策下,产品绿色水平、成员绿色创新水平及效用现值均高于协调前分散系统中的对应值;在一定条件下,双向成本分担契约的设计与实施,能有效提升供应链成员效用现值,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75.
具强迫项高阶非线性中立型差分方程的振动性与渐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具强迫项高阶非线性中立型差分方程△m(xn ∑si=1pi(n)xγi(n)) ∑kj=1qj(n)hj(xσj(n))=fn,n=0,1,2,…及其相关联的差分方程△m(xn ∑si=1pi(n)xγi(n)) ∑kj=1qj(n)hj(xσj(n))=0,n=0,1,2,…的振动性与渐近性,得到了所有解振动或趋于零的充分性判据.  相似文献   
76.
提出一种李代数方法描述分子反应碰撞问题.给出了含有主要动力学参量的S-矩阵元、分子碰撞跃迁几率以及反应体系能量统计平均值随时间演化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一个简单排斥势场中的原子-双原子分子共线反应体系,以阐明这种新方法的要点。  相似文献   
77.
对正常对照组与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组脑脊液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测定的五种元素中 ,患病组中铁、锌、锰、钙含量均显著上升 (P <0 0 1 )。脑脊液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 ,有助于脑卒中类型的鉴别诊断和提出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8.
利用二维晶格模型和相分离模型,由正规溶液理论首先推导出了二元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的分子交换能(ε~m)与混合胶束中组分A的超额化学位(μ^E~m~,~A)的关系式:μ^E~m~,~A=ε~m~gN~0(1-x~A)^2。然后导出ε~m与混合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β~m)的关系:ε~m=gRTβ~m/N~0。用该结论对皂荚素(GS)与十二烷基磺酸钠(C~1~2H~2~5SO~3Na)、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1~2H~2~5(OC~2H~4)~3SO~4Na]、全氟辛酸钠(C~7F~1~5CO~2Na)、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C~1~2H~2~5(EO)~9OH]、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C~8H~1~7Ph(EO)~1~0OH]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H~3~3NMe~3Br)等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研究和计算表明:含皂荚素的二元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混合胶束,ε~m均为负值,表面活性剂分子间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9.
合成了7-取代苯氧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啉(3a3g)和7-取代苯氧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表明啉-1(2H)-酮(4a4g)类衍生物. 以最大电惊厥法和戊四唑法测定了抗惊厥活性, 以旋转棒法测定了神经毒性. 结果表明, 化合物7-(4-氟苯氧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啉-1(2H)-酮(4c)显示最强的抗惊厥作用和低的神经毒性, 其抗电惊厥ED50为6.8 mg/kg, 神经毒性TD50为88.0 mg/kg, 保护指数PI为12.9, 明显优于对照药苯妥英钠.  相似文献   
80.
本文用Li7(4,3)-H和Li9(5,4)-H小原子簇模拟氢原子在平坦金属锂(100)面吸附体系, 取小基组作了各吸附位吸附势能曲线及相应分子轨道能级图、吸附和表面扩散势能面的ab initio研究。结果表明, 氢原子优先吸附在配位数较高的吸附位上, 并倾向于由高配位数吸附位向低配位数吸附位迁移, 表面扩散各向异性, 扩散跳跃步长与锂单晶晶格原子间距数量级相同。从吸附和表面扩散势能确定了最低能量表面扩散途径, 分析了原子在平坦金属表面上迁移的微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