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3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A series of new optically active [2-(1-hydroxyalkyl)pyrrolidino]methylferrocenes were conveniently prepared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L-proline and ferrocenecarboxylic aci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key intermediate was obtained. They were then applied to catalyze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arylaldehydes with enantioselectivity up to 99%. The effects of the ligand structures on the enantioselectivity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52.
孙绍发  项光亚  候汉娜  刘义 《中国化学》2006,24(8):1050-105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4-(4-hydroxybut-2-ynyloxy)-3-(phenylsulfonyl)-1,2,5-oxadiazole-2-oxide(FB)andbovine serum albumin(BSA)was studi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fluorescence and UV-Vis absorptionspectroscopy.The quenching mechanism of fluorescence of BSA by FB was considered to be a dynamic quenchingprocedure.The number of binding sites n and apparent binding constant K were measured by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FB molecular binding with BSA,and forming 1∶1 complex.The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ΔH,ΔG and ΔS,etc.,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inding reac-tion is mainly entropy-driven and hydrophobic forces play major role in the binding reaction.The distance r be-tween donor(BSA)and acceptor(FB)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Frster theory of non-radioactive energy transfer.  相似文献   
53.
光催化苯甲醇直接脱氢制苯甲醛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合成精细化学品的同时生成氢气的节能途径。负载型半导体CdS基催化剂是该反应的一类典型的光催化剂。文献报道CdS的形貌对光催化水分解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但其在光催化苯甲醇无氧脱氢制苯甲醛反应中的形貌效应研究报道极少。本工作合成了纳米片状(NS)和纳米线状(NW)两种不同形貌的CdS,发现CdS-NS表现出比CdS-NW更高的转化苯甲醇的光催化活性,但这两种催化剂对苯甲醛的选择性非常低。通过在CdS-NS和CdS-NW上负载Au25纳米团簇,光催化苯甲醇无氧脱氢制苯甲醛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明显提高,并显著减弱了CdS载体的形貌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以上结果为设计合成精细化学品的高效光催化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PtZn/β-x(x为SiO2/Al2O3物质的量比)分子筛双金属催化剂,探究了β分子筛中硅铝比对丙烷非临氢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RD、BET、HAADF-STEM、NH3-TPD、C3H6-TPD等一系列表征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表面性质及其对丙烷非临氢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稳定性随载体中Si/Al比的增大而提高(稳定性顺序:PtZn/DeAl-β> PtZn/β-40> PtZn/β-30> PtZn/β-25),而催化剂的强酸位点数量(PtZn/β-30> PtZn/β-40> PtZn/β-25> PtZn/DeAl-β),在一定程度上受硅铝比的影响,与丙烯选择性顺序相反。因此,分子筛的Si/Al比对催化剂的性质有重要的调变作用,当催化剂强酸位点较少、丙烯吸附较弱、比表面积较大时,有助于提高丙烷转化率、丙烯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55.
螺吡咯啉吲哚酮化合物含有两种重要氮杂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骨架和存在于天然产物而被广泛关注.吲哚酮的3位与其它环状化合物以螺环形式结合的结构特点是该结构具有潜在药物活性和合成价值的基础,例如抗癌和抗菌活性,以及在合成新配体和有机催化剂上的应用.目前,尽管合成螺吲哚酮的策略已有1,3-偶极环加成、亲核加成及还原环化等,但是发展简单高效的构建螺吲哚酮化合物的方法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烯基叠氮同时含有叠氮和烯基两个单元,被广泛应用于构建氮杂环.另一方面,重氮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偶联环化合成的底物.基于在叠氮化学和杂环合成方面的工作,我们设想利用3-重氮吲哚-2-酮和烯基氮的环化反应构建螺吲哚酮化合物.文献中有关烯基叠氮和重氮化合物反应的报道较少,主要涉及铑催化的环丙烷化和铜催化的环戊烯合成,在这些反应中烯基叠氮作为二元合成子参与反应,而其它类型的反应鲜有报道,因此我们设想利用烯基叠氮作为三元合成子来参与反应成环.在我们开展工作的同时, Katukojvala小组率先发表了铑催化的重氮烯和烯基叠氮的环化反应构建1-吡咯啉.本文报道了3-重氮吲哚酮和烯基叠氮在铑催化下发生[1+1+3]环化,构建一系列螺吡咯啉吲哚酮化合物.研究从反应条件优化开始,通过对催化剂、原料比、溶剂和温度等参数的筛选,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1a/2a(1/7), Rh_2(TFA)_4(2.5mol%), 1,2-二氯乙烷(0.1mol/L), 60°C.在标准条件下完成了21个不同基团取代的螺吡咯啉吲哚酮化合物的合成,最高收率可达91%,证实了该反应的普适性.当重氮底物的N原子上不含取代基或取代基为甲基、苄基、苯基、苯甲酰基和磺酰基时,反应均可以顺利发生,其中苯甲酰基和对甲苯磺酰基取代的底物的反应可取得90%以上的收率.对于重氮和烯基叠氮底物的苯环上含有卤素、甲基和甲氧基等取代基时,反应同样可以顺利进行,以中等收率得到对应产物,电子效应对反应效果影响不大,而存在位阻效应时反应收率略有降低.当降低反应温度或缩短反应时间,可以从反应体系中同时分离得到螺吡咯啉吲哚酮和重氮底物3位乙烯基化的产物.进一步实验表明, 3-烯基吲哚酮可以在标准条件下与烯基叠氮反应,以中等收率得到模板产物.该对照实验表明3-烯基吲哚酮是反应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该反应条件温和,简单高效,底物适用范围广,为构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螺吲哚酮骨架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6.
开发新型电极材料对于超级电容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海参状LDH/BiVO_4复合材料,利用XRD及SEM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在三电极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系统研究了制备材料的电容性质,结果表明在2 mol·L~(-1) KOH水溶液电解质中,LDH/BiVO_4的比电容高达359F·g~(-1),远远高于BiVO_4的质量比电容(224 F·g~(-1)),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库尾水域中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分布及其在水库水位定期涨落影响及变化规律,尤其是浮游藻类对库区水质状况的影响机理,选择了三峡水库回水区末端,即重庆朝天门至下游太洪岗约50 km水域的6个代表性的断面,在库区水位由最高蓄水水位稍落的开始阶段,即水华的敏感期2012年3月、4月、5月,采集各个断面水体中的水样,获得了三峡水库末端回水区域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的初步信息,并将其与同时段水体的水质参数和溶解有机质(DOM)的三维荧光光谱(EEM)特性的进行了相关性拟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水华敏感期,其回水末端优势藻有属蓝藻门的蓝纤维藻、属绿藻门的小球藻、属硅藻门的直链藻和舟形藻,藻密度分别在0.40~0.56×106,1.9~0.8×106,0.36~0.25×106,0.42~0.15×106 cells·L-1;此外在少数断面鱼腥藻、席藻、刚毛藻、羽纹藻和卵形藻,优势藻密度的变化规律与DOM中类蛋白质荧光峰强度、呈显著相关。为便捷检测水华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8.
综述了预交联凝胶调驱剂的实验室合成研究和矿场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PPG性能改良(包括耐温耐盐性能、柔性弹性及小尺度智能材料及缓膨性能改良)及预交联凝胶调驱剂在高盐高温油藏、低温低盐砂岩厚油层、聚驱应用及复合使用弱凝胶封堵高渗区域和大裂缝中的应用。并对预交联凝胶调驱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48篇。  相似文献   
59.
We have developed and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the "point projection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hereafter abbreviated to PPAS)" technique to record keV X-ray absorption spectra in the coronal region of laser produced aluminum plasma which provides spatial information in the corona.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Al Ⅻ 1s2-1s2p resonant line for time delays up to 250, 500 and 750 ps after the peak of the incident laser pulse have been observed. Analysis of an absorption spectrum should allow a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 25μm) history of the absorbing ion population density to be determined. The 1-D hydro-code JB19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the experiment and the predictions are compared to the observations. Such comparison can be useful in validating parts of the codes used for gain prediction on recombination X-ray laser transitions.  相似文献   
60.
采用不预分离铜,铅火试金直接预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黑铜中微量铂和钯,研究了火试金预富集条件,优化了仪器最佳测定条件。用于测定实际样品中铂和钯,其加标回收率为97.5%~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3.28%~7.59%。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