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27篇
物理学   3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纳米银的电子结构和量子尺寸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2.
首先列出若干Stokes和anti-Stokes位移不对称的事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如果将anti-Stokes散射严格定义为Stokes散射的时间反演行为,则对于初态或末态具有Kramers简并的体系,Stokes和anti-Stokes散射的拉曼位移可以不同.这是因为时间的正过程和反演过程各对应于不同的跃迁途径,其位移大小的差别与简并能级的分裂值相关.  相似文献   
23.
用G3B3//B3LYP/6-311G(d,p)方法计算了戊二烯基与氧分子反应的势能面.计算结果显示,反应的第一步为戊二烯基与氧分子结合形成两种过氧化加成物,过氧基分别连结在末端C1位置和中间C3位置.在反应的第二步,两种过氧化加成物分别发生一系列氢转移异构化反应和成环异构化反应.最后,这些氢转移异构体和环化异构体分别经过单分子分解通道,生成不饱和醛酮和羟基.共计算了20个稳定态和14个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通过比较各反应通道的能垒和反应热,提出以C2H3O和C3H4O为最终产物的通道可能是整个反应的主要通道.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一些过C5H7O2自由基可能作为反应体系的长寿命中间体而存在,这与Zils等人的实验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4.
本文研究了吡啶吸附于AgBr胶体SERS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与AgBr胶体分形凝聚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支持胶体聚集普适性的观点,并表明SERS可以作为研究胶体凝聚动力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5.
AgCl和Ag2S胶体上光谱增感染料的SER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以Cl-为例 ,应用格子气模型 ,建立了阴离子吸附层对Au(111)表面应力贡献的统计热力学理论 ,计算了吸附层Cl-离子间相互作用能、表面应力贡献和二维体积弹性模量 .计算结果表明 ,Cl-吸附层对表面应力贡献的大小 ,与实验值相近 ;在Cl-低覆盖度时 ,经验包括ClO4 -贡献 ,计算了表面应力变化 电荷密度曲线 ,近似呈线性关系 ;对于Cl-/Au(111)体系 ,表面应力与表面张力之差与表面应力同量级 ,两者差别不可忽略 .较好地解释了有关的实验事实 .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四苯基卟啉(H2TPP)及其金属配合物(AgTPP和MgTPP)在AgBr胶体上的表面增强喇曼光谱(SERS).SERS光谱表明,吸附在AgBr胶体粒子表面的MgTPP和H2TPP分子分别发生银离子交换和银配位反应生成AgTPP,这种表面反应可能与激光照射有关.AgTPP分子在胶体粒子表面的吸附导致卟啉大环的非平面化,使vs振动(M-N键伸缩振动)向高波数方向移动近10 cm-1.632.8 nm激发下的表面喇曼谱以化学增强为主,而488.0 nm激发下表面喇曼谱除化学增强效应外,还存在共振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8.
使用半经典微扰理论和角动量理论,研究了对称陀螺分子转动磁能级的共振反对称极化率,结果表明磁能级反对称极化率不仅存在而且同对称极化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以NH3为例,计算了这些量.  相似文献   
29.
林长山  张孝松  何天敬  和玲  尹方 《色谱》1989,7(6):354-356
西维因(又称α-西维因或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是一高效低毒的宽谱杀虫剂,已广泛用作谷物、果树和蔬菜等的喷洒农药。但在α-西维因的工业产品中,往往含有其少量的异构体β-西维因(又叫做甲基氨基甲酸-2-萘酯),会引起鼠类眼睛的白内瘴症和恶性肿瘤,而α-西维因则否,且对脊椎动物的毒性不甚剧烈。  相似文献   
30.
尝试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计算研究了Ag(111)面上烷烃硫醇自组织单分子层中分子间通过底物的作用能(间接作用能)的大小,揭示了它与单体吸附能绝对值的正比关系,阐明了其物理本质.DFT的计算结果与以前提出的间接作用能的半经验表达式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