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79篇
化学   106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2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本文叙述了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原子激发过程可以用台阶式模型来近似,从而证实了激发态粒子数的局部非玻尔兹曼分布是等离子体光学薄性质的必然结果。从理论上讨论了局部非玻尔兹曼分布公式以及分布曲线弯曲时的拐点能量。  相似文献   
212.
Photo-induced enhancement processes of the third-order optical nonlinearity were observed in azobenzene solution under a 3Ops pulse pumping at 532 nm. Weinvestigated the time evolotion of the enhancement and found that it was mainly due to thc population of the first excited stale. By theoretical simulation of the enhancement processes, the values of the hyperpolarizabilities of the sample-molecules at ground state and at excited state, γg and γs1 were determined to be 1.11×10-33 esu and 7.40×10-3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13.
214.
3-a,β-不饱和酮取代-4-羟基喹啉-2-酮与苯肼反应,直接成环得到一系列新型1,3,5-莞取代吡唑啉.液相和固相荧光测试结果表明该类产物是一类具有较大Stokes位移的小分子有机光学材料.吡唑啉3,5位上的取代基性质对其液相和固态荧光发射波长与发射强度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5.
 通过改变磁场位形,利用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中电子束收集位置对器件效率和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合适的电子束收集位置对增加输出腔区束波作用强度、减小输出腔区强流电子束的空间电荷势能以及减少RKA中反射电子数量非常有利。对一个工作频率2.85 GHz的RKA的电子束收集方式进行了改进,在电子束参数为510 keV和8.1 kA,注入微波功率500 kW和导引磁场1.5 T时,模拟得到了1.4 GW的微波输出,效率33.7%,增益33.8 dB,改进电子束收集方式之前的模拟结果为输出功率1.1 GW,效率为26.3%。利用Surperfish设计了改进收集方式后所需的磁场位形,并导入粒子模拟程序进行了模拟,实现了对电子束收集位置的有效控制,输出效率为32%。  相似文献   
216.
利用三维经典系综模型,研究了整个系综两电子(Ar原子为例)从激光场吸收的能量对激光参数(波长、激光强度和椭偏率)的依赖关系.结果显示,当激光强度固定,波长增加时,整个系综两电子从激光场吸收的能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强度下趋势略有差异.在较低强度时整个系综两电子从激光场吸收的能量对波长的依赖关系呈现持续平稳增加的趋势,在较高强度时呈现先缓慢减小再快速增大的趋势.对强度的依赖关系在不同波长时呈现两个有趣的交叉点.对椭偏率的依赖关系在较低强度时呈现先逐渐减小再缓慢增大的趋势;在中等强度时呈现一个“阶梯型”即先缓慢增大再逐渐减小最后缓慢增大;在更高强度时呈现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趋势.为了解释整个系综两电子从激光场吸收的能量对激光参数的依赖关系,把整个系综的动力学过程分为双电离、单电离、受挫单电离和受挫双电离4种通道.然后分析各个通道的特征及其如何主导整个系综两电子从激光场吸收的能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系综两电子从激光场吸收的能量对波长、激光强度和椭偏率的依赖均是由于某种通道主导整个系综两电子从激光场吸收的能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7.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magnetic transition and magnetocaloric effects of Mn 1+x Co 1 x Ge alloys by tuning the ratio of Mn/Co.With increasing Mn content,a series of first-order magnetostructural transitions from ferromagnetic to paramagnetic states with large changes of magnetization are observed at room temperature.Further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Mn (x=0.11) gives rise to a single second-order magnetic transition.Interestingly,large low-field magnetic entropy changes with almost zero magnetic hysteresis are observed in these alloys.The effects of Mn/Co ratio on magnetic transition and magnetocaloric effec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218.
Ferro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s, which undergo the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re famous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They exhibit many interesting magnetic properties around the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due to the strong coupling between magnetism and structure. Tuning magnetic phase transition and optimizing the magnetic effects in these alloy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is paper, the regulation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some related magnetic effects in Ni-Mn-based alloys are reviewed based on our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相似文献   
219.
以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膜玻璃(ITO)做载体,先在室温下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出ZnO纳米晶作为种子层,再结合低成本的水热生长法合成了一维有序的ZnO纳米棒阵列.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谱仪(EDS)表征,研究了前驱液浓度、溶胶陈化时间、种子层提拉次数、水热生长时间和次数等5种因素对ZnO纳米棒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ZnO纳米棒阵列的长度和直径会随着前驱液的浓度和溶胶陈化时间以及水热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前驱液浓度为0.5 mol·L-1时,陈化时间为24 h,浸渍-提拉3次,水热反应3次,每次反应时间为150 min时,可得到一维有序的ZnO纳米棒阵列.  相似文献   
220.
齐随涛  黄俊  陈昊  高子丰  伊春海  杨伯伦 《化学学报》2012,70(24):2467-2474
有机氢化物脱氢催化剂的研究是有机氢化物可逆储氢技术得以循环运用的关键. 首先对若干不同有机氢化物储氢循环中的脱氢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考察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研究实例对不同活性组分的脱氢性能进行分析预测的催化剂设计策略, 讨论了不同单金属及双金属催化剂的脱氢性能, 比较了不同活性金属种类及含量、不同的载体及其改性处理、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电子性能、结构及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建议采用将DFT理论预测和表面科学实验、先进的催化剂合成方法三者有机结合, 以完成优良脱氢催化剂的理性设计, 从而获得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脱氢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