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140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任杰  顾利萍  尤文龙 《物理学报》2018,67(2):20302-020302
研究了带有次近邻和三体相互作用的S=1自旋链的保真率和纠缠熵.通过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数值方法计算了三体相互作用对保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与量子相变的关系.研究表明保真率可以探测Haldane相与二聚物相之间的相变.此外还研究了该相变与量子纠缠熵的关系.通过保真率和量子纠缠熵这两个信息观测量得到的结果和弦序参量得到的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相图.  相似文献   
112.
杨丽桃  李浩斌  岳骞  康克军  程建平  李元景  王子敬  M.Agartioglu  安海鹏  常建平  陈景瀚  陈云华  邓智  杜强  宫辉  何力  胡津纬  胡庆东  黄瀚雄  贾历平  江灏  李红  李荐民  李金  李霞  李学潜  李玉兰  林枫凯  林兴德  刘书魁  刘仲智  马豪  马菁露  潘辉  任杰  阮锡超  B.Sevda  Vivek Sharma  申满斌  Lakhwinder Singh  Manoj Kumar Singh  唐昌建  唐维优  田阳  王继敏  王力  王青  王轶  吴世勇  吴玉成  幸浩洋  徐音  薛涛  杨松伟  易难  喻纯旭  于海军  岳剑峰  曾雄辉  曾鸣  曾志  张云华  赵明刚  赵伟  周济芳  周祖英  朱敬军  朱忠华 《中国物理C(英文版)》2018,(2)
We report results of a search for light 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WIMP) dark matter from the CDEX-1 experiment at the China Jinping Underground Laboratory(CJPL). Constraints on WIMP-nucleon spin-independent(SI) and spin-dependent(SD) couplings are derived with a physics threshold of 160 eVee, from an exposure of 737.1 kg-days. The SI and SD limits extend the lower reach of light WIMPs to 2 GeV and improve over our earlier bounds at WIMP mass less than 6 GeV.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报道了对Mn成分固定在25wt.%左右,Al成分不同的γ-FeMnAl合金在10—320K温区内热电势测量的结果。强烈地支持了合金中所观察到的反常电子输运行为来源于由顺磁到能隙型反铁磁的相变。Masharov的理论可以大体地解释热电势随温度的变化行为及Al成分改变所引起的热电势符号的改变。对于不含Al和含Al很少的合金,看来要考虑空穴型载流子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4.
以聚乙烯醇(PVA)、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化学引发聚合制备互穿水凝胶PVA/P(AA-AM);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溶胀性能、p H敏感性以及离子强度对溶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该凝胶分别在p H=6.86和p H=1.80介质中对药物异烟肼和烟酸的控制释放行为。结果表明,PVA/P(AA-AM)水凝胶具有良好的p H、离子强度敏感性,在两种介质中异烟肼的累积释放率均高于烟酸,但异烟肼在p H=1.80的介质中的释放速度和累积释放率均高于其在p H=6.86的介质,烟酸则结果恰好相反。所以这种水凝胶有望用作靶向药物释放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5.
焙烧温度对CeO2改性Pd/Al2O3甲醇分解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成  任杰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2001,29(Z1):157-159
考察了焙烧温度对Pd/Al2O3和CeO2改性Pd/Al2O3甲醇分解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在300℃~700℃范围内焙烧,Pd/Al2O3和Pd/CeO2/Al2O3催化剂的活性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XRD结果表明高温焙烧时活性组分Pd在γ-Al2O3载体表面发生聚集是Pd/Al2O3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而XPS结果却表明,Pd在CeO2改性γ-Al2O3载体表面的浓度与Pd/CeO2/Al2O3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并非呈现一致关系,TPR表明活性组分Pd和助剂CeO2在γ-Al2O3上产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认为Pd的分散度以及Pd和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催化剂的甲醇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116.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t/SAPO-11催化剂,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Pt/SAPO-11双金属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低温氮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助剂Ni的引入导致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降低,同时,催化剂的B酸量、L酸量及总酸量均有所下降。在340℃时对正庚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中,当Pt含量0.2wt%时,Pt/SAPO-11催化剂的正庚烷转化率为45%,C7异构体收率为43%;而当Pt含量0.2wt%,同时Ni含量为0.2wt%时,Ni-Pt/SAPO-11催化剂的正庚烷转化率提高至72%,C7异构体收率提高至60%。  相似文献   
117.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Cu-Zn-Si-Al浆状二甲醚合成催化剂, 分析研究了其在浆态床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过程中的失活现象和机理.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 N_2吸附测试、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使用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Si-Al浆状催化剂的失活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不尽相同, 没有发现催化剂Cu晶粒的长大和比表面积降低等失活因素;催化剂失活与Si的存在有关, Cu组分的流失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8.
Ni基双金属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雪峰    王锋  陈满英  任杰 《燃料化学学报》2005,33(5):612-616
考察了Ni-M/γ-Al2O3(M=Co、Cu、Fe、La)双金属催化剂对醇、酸、酮有机含氧化合物(丁醇、丁酸、丁酮)的加氢脱氧性能,并对其中间产物进行了考察。通过TPR、XRD表征手段对Ni基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表面分散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基催化剂中第二活性组分相对不同有机含氧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对于丁酸,在Ni基催化剂中加入Fe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对于丁醇,加入La有较好的加氢脱氧性能;而对于丁酮,加入Cu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脱除性能。醇和酯是有机酸在Ni/γ-Al2O3催化剂上加氢转化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19.
首次报道了N-(2-澳乙基)咔唑和N-乙烯基咏唑的气相Hel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借助于Gaussian 94采用RHF/6-3lG基组优化几何构型,并用RHF/6-31G基组计算分子轨道及能级.在对咔唑和N-烷基咔唑系列分子UPS电离能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这2个分子的UPS谱带给予指认,并讨论其电子结构.结果表明N-(2-溴乙基)咔唑的UPS谱与N-烷基咔唑的不同之处是在10.295,10.540Ve处出现2个Br原子的孤对轨道;N-乙烯基咔唑的UPS谱带与咔唑的相比,电离能变化的特殊性说明乙烯基与咔唑环共平面.  相似文献   
120.
柳卫平  李志宏  何建军  唐晓东  连钢  郭冰  苏俊  李云居  崔保群  孙良亭  武启  安竹  谌阳平  陈治钧  杜先超  符长波  甘林  贺国珠  AlexanderHeger  侯素青  黄翰雄  黄宁  江历阳  ShigeruKubono  李荐民  李阔昂  李涛  MariaLugaro  罗小兵  马少波  韩治宇  李鑫悦  马田丽  梅东明  南威克  南巍  陈晨  张昊  张龙  曹富强  钱永忠  秦久昌  任杰  谭万鹏  IsaoTanihata  王鹏  王硕  王友宝  许世伟  颜胜权  曾志  于祥庆  岳骞  曾晟  张环宇  张辉  杨丽桃  张立勇  张宁涛  张奇玮  张涛  方晓  张笑鹏  张雪珍  陈云华  祁宁春  吴世勇  郭绪元  周济芳  何胜明  宁金华  岳剑锋 《原子核物理评论》2020,37(3):283-290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JUNA)实验项目将利用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的良好条件,在天体物理伽莫夫能量窗口开展核天体关键反应$^{25}{\rm{Mg}}({\rm{p}},{\rm{\gamma}})^{26}{\rm{Al}}$$^{19}{\rm{F}}({\rm{p}},\alpha)^{16}{\rm{O}}$$^{13}{\rm{C}}(\alpha, {\rm{n}})^{16}{\rm{O}}$$^{12}{\rm{C}}(\alpha,{\rm{\gamma}})^{16}{\rm{O}}$的直接测量,为理解恒星演化和元素起源提供新的数据。目前,已经在地面上对加速器装置、束流稳定性、靶、探测器以及电子学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地面实验内容包括高纯锗探测器效率刻度,$^{25}{\rm{Mg}}({\rm{p}}, {\rm{\gamma}})^{26}{\rm{Al}}$在304 keV的共振强度测量,$^{19}{\rm{F}}({\rm{p}}, \alpha)^{16}{\rm{O}}$的截面测量,聚乙烯作为慢化体的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加工和效率刻度,靶的设计和稳定性检测等。JUNA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地面实验已取得一系列关键进展和初步成果。在不远的将来,JUNA项目将有序开展地下实验,完成设定目标,也将促进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助力于天体演化中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