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化学   582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99篇
物理学   5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八十年代,国外Canon,IBM,HP,Ricoh,Xerox等公司开发出由计算机控制、数字扫描、激光成像的高分辨激光打印机,并逐渐占领市场。这种激光打印机具有印刷质量高、寿命长、印刷速度快、版面可任意调制、噪音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2.
本文研究了铜物理显影后影像中铜和银的分布以及在非影像区明胶对Au3+的还原作用。铜含量随着影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银含量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Ag3d结合能向低值位移说明影像内部的银处于单原子和多原子的混合状态,但是影像表面的银却为单原子状态,如果铜物理显影进行得足够长,铜最终会将银全部遮盖。在这以后的铜物理显影是铜的自催化过程,样片浸入氯金酸溶液中后,非影像区中吸收的氯金酸量大大高于影像区,因而铜的沉积速度在非影像区也比影像区大得多。明胶能还原Au3+.还原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由Au3+还原成Au+,这一步在室温下是快反应;第二步由Au+还原成金,这个反应比较慢,Au+和Au在物理显影中可作为催化核,使铜在非影像区沉积。  相似文献   
203.
ZnO不仅是极其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而且还广泛用做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光催化剂和光电转换材料。近年来,ZnO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许多问题并不十分清楚。譬如,对ZnO颗粒的可见荧光的发生机制就众说纷纭。Henglein等认为ZnO可见荧光由ZnO颗粒表面的阴离子空位引起,而Bahnemann等却认为可见荧光由被捕获的光生电子向被捕获的空穴越迁而引起。本文通过微量水对ZnO超微粒的荧光的影响的研究,进一步阐明ZnO荧光的产生机理。结果支持了Bahnemann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4.
本文在AOT/异辛烷反胶束中合成了CdS和ZnS半导体纳米粒子。粒子的荧光量子产率随胶束水含量的增大而减小。这可以归结为水含量增大导致胶粒表面Cd2+或Zn2+离子浓度降低,因为这两种离子在胶粒表面富集有利于形成硫空位,从而增大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发光复合。研究发现,Ag+离子可以有效猝灭CdS和ZnS纳米粒子的荧光发射,该猝灭过程可以用Ag+离子在胶束中的Poisson分布来描述。以溶解在有机相中的pyrene作电子给体,在光激发下可以向CdS粒子注入电子,而和ZnS粒子间没有电荷转移发生,这可以解释为两种半导体的导带边相对于pyrene激发态氧化电位所处的位置不同。Cu2+或Ag+离子在ZnS颗粒表面吸附,可以形成CuxZn1-xS或Ag2xZn1-xS复合粒子,降低ZnS粒子的导带位置,从而使之能够接受来自pyrene激发态的电子。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论点。  相似文献   
205.
由于半导体超微粒子具有独特的尺寸量子化效应和表面效应[1~6],它在利用太阳能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有机光合成及光电转化等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量的工作集中在超微颗粒表面上有机物的光反应过程的研究[7].  相似文献   
206.
卤化银成像体系中的纳米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米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尺寸在1 ~100nm的化学实体,它构成了一个介乎微观相和宏观相之间的介观相 (mesoscopic phase),介观相不仅反映了化学实体在尺寸上从微观向宏观的过渡,而且表现了一系列特殊的效应和功能。本文探讨了纳米化学对卤化银成像体系的冲击和卤化银成像过程的研究对纳米化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7.
本文采用连续流动装置,结合数学模型方法,测定了油溶性成色剂分别分散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N,N-二乙基十二烷基酰胺(DEDA)和磷酸三丁酯(TBP)三种溶剂中的油珠在明胶层中分别与彩色显影剂CD-2、CD-3、CD-4和CD-6的氧化产物QDI2、QDI3、QDI4、QDI6进行偶合反应的比速率常数,研究溶剂对油珠分散状成色剂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KDBP>KTBP≥KDEDA.对同一种成色剂而言,它分别与QDI2、QDI3、QDI4和QDI6进行偶合反应的比速率常数值可以表征各种显影剂氧化产物的活性。结果还表明,QDI2、QDI3、QDI4和QDI6的活性顺序随着成色剂溶剂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从有组织介质中的反应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8.
大量的研究表明金属和半导体微粒在能源、材料及环境等领域存在明显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作为光催化剂可以广泛地催化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光催化的实质是颗粒界面上的电荷转移,它受颗粒表面状态的影响非常强烈。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颗粒的比表面逐渐增大,表面上的原子数占整个颗粒总原子数的比例也将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颗粒表面少量原子发生变化,也将对界面上的电荷转移产生剧烈影响。基于此,在研究金属和半导体微粒光化学行为时,必须重点考虑它的表面效应。以下分两部分简要介绍我们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9.
本文利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照相显影抑制剂PMT和稳定剂583(5-methy1-7-hydroxy-1,3,4-triazandolizine)对CD-2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根据显影的电极理论,分别讨论了PMT和583对银催化的CD-2的阳极氧化和卤化银的阴极还原的作用,利用电流加和原理讨论了这一非均相混合氧化还原体系中的反应。  相似文献   
210.
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王冠化合物4-甲基-5-溴代苯并-15-冠-5的合成方法,对合成的稀土硝酸盐冠醚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可见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的测定,由红外数据推测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