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1篇 |
免费 | 350篇 |
国内免费 | 44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39篇 |
晶体学 | 32篇 |
力学 | 115篇 |
综合类 | 42篇 |
数学 | 168篇 |
物理学 | 8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5篇 |
1965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集成橡胶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己烷混合溶剂为溶剂,采用二元结构调节剂,对S-SIBR(溶液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三元共聚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单体含量,以及苯乙烯微嵌段含量对SIBR性能的影响.在500 L全流程中试装置中采用湿法充油技术批量制备了充油型集成橡胶,对充油集成橡胶的结构、性能以及在轮胎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充油型SIBR的混炼行为、硫化速度、机械性能、滚动损失及抗湿滑性能均较优异,机械性能完全符合轮胎胎面胶的性能要求,并且具有优异的抗湿滑性和滚动阻力,是一种理想的轮胎胎面材料. 相似文献
872.
合成了1~3代外围修饰萘的聚酰胺-胺(PAMAM)树枝形聚合物Gn-NA,化合物通过了1H NMR,13C NMR,MALDI-TOF MS,IR的鉴定.稳态和时间分辨光物理研究表明,水溶液(含DMSO 0.3%~0.5%,V/V)中Gn-NA分子内相邻萘基团形成激基缔合物,猝灭了萘单体的荧光发射,随代数增加,对萘单体荧光猝灭作用增强.向体系中加入葫芦[7]脲(CB[7]),CB[7]与萘形成的准轮烷结构1∶1的包结复合物,1~3代Gn-NA中萘与CB[7]的结合常数分别为768,887和823 mol-1?L.准轮烷结构的形成抑制了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生成,使单体荧光发射大大增强.本工作为可调控发光树枝形聚合物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73.
KH550改性纳米SiO_2的制备及其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H550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采用XRD、TEM、FTIR、NMR等表征手段研究样品的微观结构、表面羟基含量、有机/无机界面相互作用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经过KH550的改性,亲水性减弱、亲油性增强,表面质子运动活性也随之增加,并且KH550与SiO2有相互作用存在。29Si核的NMR谱表明,由于KH550与纳米SiO2表面的偶极相互作用,分子运动变慢,使得纳米SiO2改性后的29Si弛豫时间比改性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74.
875.
丁明珍于海燕王正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5,(10):1393-1395
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饮料中的苋菜红与亮蓝。样品经柠檬酸溶液调节酸度至pH 6.0,用聚酰胺粉吸附待测物,解析后,以320nm为激发波长、425nm为发射波长测定苋菜红,以382nm为激发波长、445nm为发射波长测定亮蓝,苋菜红和亮蓝的浓度分别在2.5×10-6~2.50×10-5 mol·L-1,5.0×10-6~5.00×10-5 mol·L-1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2.0×10-7 mol·L-1和1.0×10-6 mol·L-1。本法用于测定市售饮料中的苋菜红与亮蓝,加标回收率在102%~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876.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CeY分子筛,并研究烯烃和芳烃对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利用固定床穿透曲线技术研究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烯烃和芳烃的存在均导致吸附剂吸附硫容量减少,然而,烯烃的影响明显强于芳烃. 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研究噻吩、环己烯和苯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烯烃和芳烃降低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实质分别为吸附剂表面酸性导致的酸催化反应和π-络合吸附的芳烃分子与硫化物分子的竞争吸附. 另外,烯烃的影响取决于吸附剂的表面酸性,尤其是强B酸(Brönsted 酸)中心.这是由于B酸中心会导致烯烃和噻吩发生质子化反应,且质子化物种易于进一步发生低聚反应. 生成的低聚物覆盖吸附活性中心导致吸附剂对其它噻吩分子的吸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77.
878.
879.
880.
采用量子化学MNDO和CNDO/2-CO计算方法,对聚偶氮乙烯(C2H2N2)23种异构体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指出聚偶氮乙烯和聚异亚甲基亚胺分子的稳定性比聚亚甲基亚胺高,分析了造成稳定性差异的原因。能带结构计算表明:三者中聚异亚甲基亚胺的导电性能最好,可望具有较高的本征和掺杂电导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