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5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O2 气氛下 MCF 负载氧化钒催化剂上乙苯脱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介孔氧化硅泡沫 MCF 为载体合成了一系列负载型氧化钒催化剂 (V 含量为 2%?10%). 采用 N2 吸附、X 射线衍射和 H2 程序升温还原对 V/MCF 催化剂的结构和织构性质进行了表征, 并评价了催化剂在 CO2 气氛下的乙苯脱氢性能. V/MCF 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苯脱氢活性, 其中 V 含量为 6% 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 V/MCF 催化剂的乙苯脱氢活性显著高于 V/MCM-41, 这是由于前者具有较高的可还原性以及较好的扩散性能. CO2 气氛下的乙苯转化率明显高于 N2 气氛下的, 这归因于 CO2 与乙苯发生氧化脱氢, 并通过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在线除去脱氢反应生成的氢.  相似文献   
32.
碳基磺酸化固体酸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蔗糖为原料,浓硫酸为磺酸化试剂制备了碳基磺酸化固体酸材料,考察了其催化对苯二酚烷基化和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这两个反应都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150℃反应4 h后,对苯二酚转化率和2-叔丁基对苯二酚收率分别达到了91%和60%,在60℃反应12 h,乙酸乙酯达到了平衡转化率94%,但催化剂稳定性较差,尤其在对苯二酚烷基化反应中失活严重,重复使用一次后,催化剂活性下降超过30%.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溶剂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固体酸在低温的水相或非极性溶剂中较为稳定.通过酸碱滴定、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定催化剂的失活是由于表面磺酸基团在反应过程中脱落所致.催化剂活性可以通过再磺酸化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3.
H3PO4改性纳米TiO2气相光催化降解正己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钛酸丁酯水解浸渍方法制备了几种不同浓度H3PO4改性的TiO2纳米复合粉体材料并作了XRD、BET等表征,以正己烷的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为探针反应研究了H3PO4改性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和未改性TiO2及商品TiO2 Degussa P-25作了比较.结果表明,H3PO4改性能够显著地细化TiO2的晶粒度,增大TiO2的比表面积,同时,适量掺杂H3PO4对TiO2的光催化活性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H3PO4作为掺杂物有优于NH4H2PO4之处.  相似文献   
34.
具有微孔/大孔双孔道体系沸石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随着精细化工反应中大分子及液相反应的增多 ,沸石催化材料由于其孔道狭窄 ,存在较大扩散阻力 ,越来越不能满足反应的需要 .而多级孔道体系材料由于能同时提供不同大小的孔道 ,因此对解决传质问题将会有很大帮助[14].但目前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中孔 /大孔体系[4 6 ],对于微孔 /大孔体系的研究则较少 .最近 ,Holland等[7]利用硬球模板技术首次制得微孔 /大孔沸石 ,这类材料中由于存在丰富的大孔 ,对解决扩散阻力较大反应中的传质问题可能会有显著功效 ;同时 ,大孔孔壁是由晶化的微孔沸石构成 ,因此将期望具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
Cr-HMS合成、表征及其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Cr含量的CrHMS介孔分子筛,并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r的引入降低了介孔分子筛骨架结构的规整度和孔径的均一程度.CrHMS对苯羟基化和环己烷氧化反应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并且随Cr含量的增加,催化活性呈火山型分布.对于较易进行的环己烷氧化反应,将CrHMS在H2气氛中预先还原处理,可使催化剂既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又能获得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乐英红  马臻  华伟明  高滋 《化学学报》2000,58(7):777-780
以高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在中性条件下制备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并以TG-DTA,XRD,TEM和N~2吸附方法对脱除模板剂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介孔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以及六方堆积的均匀孔道,焙烧过程中孔壁可部分晶化成锐钛矿型TiO~2的小晶粒。在分子筛孔壁中引入稀土元素可提高介孔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l2O3掺杂量(0.5%-3.0%, 摩尔分数)的SO2-4/SnO2催化剂. 采用N2吸附、热重(TG)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拉曼(Raman)光谱、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 MAS NMR)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织构性质进行了表征, 用正丁胺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催化剂的酸量, 并评价了这些催化剂对月桂酸与甲醇的酯化和三乙酸甘油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SO2-4/SnO2催化剂中掺杂少量Al2O3能明显提高催化活性, 这是由催化剂的酸性位增加而引起的, 添加Al2O3的摩尔分数为1.0%的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 在酯化反应中6 h后月桂酸转化率高达92.7%, 在酯交换反应中8 h后三乙酸甘油酯转化率高达91.1%.  相似文献   
38.
采用恒pH值共沉淀法和非恒pH值共沉淀法制备了ZnO-ZrO2混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对乙醇转化制异丁烯反应的影响,并用低温N2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和CO2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恒pH值共沉淀法制备的ZnO-ZrO2,恒pH值共沉淀法制备的ZnO-ZrO2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更多的酸量和碱量,从而表现出更好的乙醇转化制异丁烯催化性能。在450℃和乙醇质量空速0.2 h-1的反应条件下,两种催化剂的乙醇转化率均为100%,恒pH值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异丁烯得率为54.9%,明显高于非恒pH值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45.7%),并且稳定性也是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9.
将 Cr促进的 SO2 - 4 /Zr O2 ( SZ)固体超强酸 Cr-SZ负载于 γ-Al2 O3载体上 ,制成 Cr-SZ/Al2 O3系列固体超强酸 ,利用探针反应考察了其超强酸性、中强酸性和弱酸性的变化情况 .详细研究了样品的比表面、硫含量、 Zr O2 晶化情况及正丁烷低温异构化反应活性 .结果发现 ,负载后部分 Cr-SZ的正丁烷低温异构化反应活性显著提高 .含铬样品酸强度和脱氢性能的增强对其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的提高均有贡献 .样品酸性和脱氢性之间的合适匹配使 Cr-SZ/Al2 O3显示出很高的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 .  相似文献   
40.
采用恒p H值共沉淀法和非恒p H值共沉淀法制备了Zn O-Zr O2混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对乙醇转化制异丁烯反应的影响,并用低温N2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和CO2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恒p H值共沉淀法制备的Zn O-Zr O2,恒p H值共沉淀法制备的Zn O-Zr O2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更多的酸量和碱量,从而表现出更好的乙醇转化制异丁烯催化性能。在450℃和乙醇质量空速0.2 h-1的反应条件下,两种催化剂的乙醇转化率均为100%,恒p H值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异丁烯得率为54.9%,明显高于非恒p H值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45.7%),并且稳定性也是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