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化学   378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83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134篇
物理学   3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4篇
  1935年   3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本文研究与Hopf代数H关联之YeterDrinfel’d范畴YHD中的辫化余交换余代数C,证明HYD中左C-余模范畴HYD是张量范畴,且HYD中辫结构Ψ诱导CHYD中一辫结构当且仅当对CHDY中任意对象N有ΨN,CΨC,NCΓN=CYDΓN;由此导致新的辫化张量范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SPEPt电极以及SPEAu-Pt电极上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表明,此类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与光滑Pt电极一致:CO2在氢原子吸附电位区0~250mV(vs.RHE)处,可与电极上化学吸附的氢反应,生成还原态的CO2,通过线性扫描,还原态CO2即发生一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阳极剥离).在SPEPt系列及SPEAu-Pt系列上CO2的电化学行为表明,当SPEPt系列上Pt的载量为2.5mL的0.01mol·L-1H2PtCl6的Pt时,对还原态CO2的电催化活性最好,当Pt的载量相同时,在SPEAu-Pt上,催化剂对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比SPEPt电极更强,这是由于预先沉积的Au对后沉积的Pt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最近研制成功的LMA型低频力学谱测试系统对NiTi合金马氏体相进行了在很大频率范围内(0.003~1Hz)的低频等温力学谱和温度谱的测量.我们研究的形状记忆合金NiTi(Ni 50.2 at%)试样长34 mm,直径1 mm细丝.经一定热处理,分别在333 K. 343 K和353 K做了内耗随频率的变化的测量.实验表明:频率越小,内耗越大,也就是内耗随频率减少而增大.同时我们采用阶梯升温的方法在八个温度下每个温度测量三种频率(1 Hz, 0.1 Hz, 0.01 Hz)的内耗,结果清楚地表明:不同频率下,内耗峰都出现在372 K(99℃).而且频率越低,峰高越高.这是具有相变峰的特点:相变峰的峰温不随测量频率不同而变化,相变峰高度随频率减少而增大.我们还测量了在1 Hz与0.5 Hz频率下内耗随温度的变化.本文用马氏体相的位错理论初步讨论了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A resonant-cavity enhanced reflective optical modulator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with three groups of three highly strained InGaAs/GaAs quantum wells in the cavity, for low voltage and high contrast ratio operation. The quantum wells are positioned in antinodes of the optical standing wave. The modulator is grown in a single growth step in an molecular beam epitaxy system, using GaAs/AlAs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s as both the top and bottom mirro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lection device has a modulation extinction of 3 dB at -4.5 V bias.  相似文献   
15.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吸光光度法测定钢中痕量钼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相似文献   
16.
陈昕  淳远  严爱珍 《催化学报》1994,15(5):375-379
本文报告了用化学蒸气沉积法精细调变沸石孔径的结果,着重考察了正硅酸乙酯和六甲基硅醚沉积条件的关系。间二甲苯和均三甲苯的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用Si-(OEt)4制得的SiHβ和SiHZSM-5上的吸附速率及吸附量明显下降,证实沸石的孔口得到了调变。正己烷的吸附等温线和异丙醇探针反应,沸石孔容和孔道内酸性未受孔口调变的影响。结果还表明Si(OEt)4未进入沸石孔道,而六甲基硅醚分子则进入Hβ沸石孔道,  相似文献   
17.
SAPO-11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晶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异丙胺或二正丙胺为模板剂用水热合成法合成SAPO-11分子筛,发现pH值及模板剂的种类对所生成的SAPO-11晶体形貌有着明显的影响,通常观察到的球形晶貌实属长形柱体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8.
短尾蝮新突触前毒素和细胞毒素的纯化及部分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中国产短尾蝮蛇(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vicaudus)毒中的毒性蛋白重新进行了纯化,结果从中获得了3个由约12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毒蛋白(AgTx-1,AgTx-2和AgTx-3)。三者对小鼠的LD_(50)分别为0.075,0.51和6.6mg/kg。在小鸡颈二腹肌标本上的毒理分析表明,AgTx-1和AgTx-2均在阻遏接头传递之后,亦不影响肌肉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在AgTx-3的作用下,标本的间接收缩则由于舒张不全而逐渐变小,最后停止在挛缩状态。部分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又表明,AgTx-1和AgTx-2的N-端32肽序列完全相同。考虑到AgTx-1的LD_(50)在粗毒中的含量及其序列等均与前文报道的β-AgTx极为相似,故我们认定它们为同一毒素,并定名为β_1-AgTx。而AgTx-2则应是新的突触前毒素,相应地定名为β_2-AgTx,至于AgTx-3便是新发现的细胞毒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堆积模型推测二甲亚砜氯化稀土LnCl_3·4DMSO的分子结构为[Ln(DMSO)_8][LnCl_6],与对PrCl_3·4DMSO的晶体测定结果一致。象[Pr(DMSO)_8][PrCl_6]这样的镧系元素配合物结构类型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范宝臣  沈琪  林永华 《有机化学》1989,9(5):414-417
本文以甲苯为配体, 研究了η^6-甲苯钐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揭示了配体芳烃与相应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并进一步揭示了苯环上取代甲基数对这类配合物结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