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5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N-苯基-α-氨基酸的微波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运友  严正权  胡蕾  徐敏  王伦 《合成化学》2003,11(6):533-535
以溴苯,α-氨基酸为原料,碘化亚铜为催化剂,DMF为溶剂,在碱性介质中微波辐射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以颉氨酸与溴苯的偶联为模型反应进行条件优化,产物结构经IR,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92.
皮肤的化学和皮肤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皮肤的结构、功能的一般化学基础,讨论了化学物质的经皮吸收和引起的病变特别是各种职业病的化学特征,提供了皮肤保健如消毒、杀菌、护肤、美容等的有关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93.
超声波合成2,7-二溴-9,9-二烷基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7-二溴芴(1)和溴代烷(2)为原料,二甲亚砜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超声波辐射合成了3个2,7-二溴-9,9-二烷基芴(3),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考察了超声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16 mmol,n(1):n(2)=1:1,于45 W辐射反应1 h的反应条件下,3的收率达92%.  相似文献   
94.
Nano-Ag incorporated hydroxyapatite/titania(HA/TiO2) coatings were deposited on Ti6Al4V substrates by the 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substrate, the deposited coatings display attractive mechanical and biomedical properties. First, the coatings have stronger wear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Second, they show a strong antibacterial ability. The mean vitality of the P. gingivalis on the coating surfaces is reduced to about 21%.Third, the coatings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The mean viability of the fibroblast cells on the coating surface is increased to about 130%. With these attractive properties, Ag incorporated HA/TiO2 coatings may be useful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相似文献   
95.
微透镜阵列法是实现光束匀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改变成像透镜的光焦度,可在焦平面处得到大面积的均匀光斑。基于理论和实验分析了散射成像法的可行性,为了准确测量焦平面处光斑的照度,在考虑漫射板反射率及相机离轴角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下,从张正友相机标定法出发,建立了图像灰度值与目标面光斑照度的数学关系;在实验中标定了漫反射板的双向漫反射分布函数,针对两种焦距的主积分透镜,测量了焦平面及附近位置处匀化光斑的照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积分透镜焦距分别为300 mm和500 mm时,目标面处的激光通量基本一致,光斑大小与理论值基本接近;分别比较了两种情况下观察面离焦时光斑分布的变异系数,得到光束经微透镜后匀化效果最佳的位置。  相似文献   
96.
陈维  黄骏  李辉  吕国华  王兴权  张国平  王鹏业  杨思泽 《物理学报》2012,61(18):185203-185203
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针对肺癌A549细胞的灭活机制, 探讨从不锈钢管注入到氦等离子体尾流区域的氧气含量对杀灭肺癌细胞A549的影响. 利用中性红吸收测试法定性观察了等离子体处理后死亡的细胞和活着的细胞的形态区别, 并且定量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 在固定功率24 W的处理过程中, 氦-氧等离子体的灭活效率主要取决于等离子体曝光时间以及氦气中添加氧气的百分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最好的处理参数为: 处理时间150 s, 800 mL/min的氦气添加3%氧气, 保持针距样品的距离为3 mm. 根据氦-氧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可以推断在细胞灭活过程中, 氦-氧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如羟基和氧自由基)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自行研制的等离子体针在大气压下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再由喷嘴处安装的漏斗形装置聚焦形成针状等离子体. 然后对针状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和杀Enterococcus faecalis(E. faecalis)菌进行了研究,E. faecalis菌是一种引起完善充填根管再感染的主要微生物. 当等离子体针功率为5-28W时,对等离子体的温度进行了测量,表明它不同于其他热杀菌方式. 通过改变等离子体针内电极末端注入的氧气量,发现适当的氧气量,不仅增加等离子体内含氧粒子的浓度而且对等离子体的长度影响也不明显. 实验表明最佳参数为功率15W,0.1m3·h-1氦和2.5%氧气,间距12mm,处理时间30 s. 为了找出杀菌的关键粒子,进一步比较了大气压下的等离子体针的发射光谱与agar(琼脂)2mm下的光谱并找出关键粒子.  相似文献   
98.
Bi系高温氧化物超导体CuO2面内Cu-O键伸缩振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一系列Bi系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红外吸收谱,分析了Bi系超导样品CuO2面内Cu-O键的伸缩振动与样品超电性的联系。结果表明,CuO2面内Cu-O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度的变化与样品零电阻的变化一致,其原因与微观结构内部声子与载流子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其次,根据分子振动理论,采用简化模型计算了Bi系超导体CuO2面内Cu-O振支频率  相似文献   
99.
A novel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apparatus (APPA) is designed with a liquid electrode, and its discharging characteristics are studied. Relatively uniform and intense discharge can be realized in the APPA system.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moval of NO molecule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APPA, and more than 95.5% of NO is decomposed when the NO initial concentration is lower than 400ppm. Removal of NO efficiency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ing discharge power. Compared with the absence of O2, more NO2 is gener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O2 concentration. However, most of the NO molecules are decomposed to N2 and O2 directly, when O2 concentration changes from 0 to 1.1 vol%.  相似文献   
100.
古江春  王泽毅 《计算物理》1997,14(4):483-484
将小波分析方法应用于求解三维(3-D)边界元素法形成的线性方程组。通过数据压缩将稠密矩阵化为稀疏矩阵,当求解具有相同系数矩阵和多个不同右端向量的方程组时,可以节省计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