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化学   143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1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在聚变堆条件下,等离子体中杂质将严重影响燃料的浓度,并产生大量的功率损失而倍受关注。普遍用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杂质输运研究的方法是瞬态扰动法,主要以主动注入杂质源来研究杂质的扩散和对流过程。短脉冲型的杂质注入一般可采用快过程的压电阀和激光吹气两种方式,而激光吹气方法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最好的杂质输运研究方法,因为杂质的注入时间和注入量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几乎能研究任何状态的等离子体杂质输运过程并对等离子体参数的扰动最小。杂质输运信息可通过探测杂质离子的辐射来得到,这些辐射主要包括由光谱仪测量的线辐射信号和由软X射线成像技术得到的软X射线辐射信号,通过这些测量可带出杂质分布的空间和时间演化的信息,再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编码,重建实验数据,从而得到杂质输运的扩散系数D、对流速度V和约束时间等。  相似文献   
122.
前言 1970年春,美国贝尔实验室W·S·波意耳和G·E·史密斯等人提出的电荷耦合器件(简称CCD)概念,已在1972年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它是MOS结构的新颖器件,同时兼有存储功能和自扫描成象的特点,因此,引起了许多科技工作者的注意。目前已发展了多种结构的CCD,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略地介绍了CCD的电荷存储与转移原理,着重分析了在微光下CCD的噪声对灵敏度和鉴别率的影响,以及CCD在微光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3.
以2-氯-2,4,4-三甲基戊烷(TMPCl)/TiCl4/质子捕捉剂(DtBP)为引发剂体系,引发异丁烯聚合,随后加入1,1-二(4-甲基苯基)乙烯作为封端剂稳定末端碳正离子,再引入四异丙醇钛(Ti(OiPr)4),降低Lewis酸性,继续引发α-甲基苯乙烯聚合,实现活性正离子聚合制备聚(异丁烯-b-α-甲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考察了α-甲基苯乙烯聚合时间对单体转化率、产物的dn/dc值、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四异丙醇钛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并通过体积排斥色谱法/紫外检测器/示差折光指数/多角激光光散射、1H-NMR以及DSC以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分布窄(MWD≤1.2),单体转化率与分子量呈线性关系,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关系,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Ti(OiPr)4能有效稳定活性中心,降低聚合速率.聚(异丁烯-b-α-甲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DSC测试发现明显的两个Tg,表明存在微相分离结构.  相似文献   
124.
UO2(EPC)2 (EPC=5-ethyl-3-pyridinecarboxylat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UO2(NO3)2 ·6H2O with imazethapyr [2-(4,5-dihydro-4-methyl-4-(1-methylethyl)-5-oxo-1H-imidazol-2-yl)-5-ethyl-3-pyridine-carboxylic acid] at 120 ℃, which 2-(4,5-dihydro-4-methyl-4-(1-methylethyl)-5-oxo-1H-imidazol-2-yl group was removed under this condition to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5-ethyl-3-pyridinecarboxylate ligand (EPC). The structure and fluorescent property of the synthesized complex is also reported. CCDC: 645641.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提高复杂场景弱小目标高光谱融合图像的质量,提出了基于相似性分类的主成分融合方法。光谱数据像素向量的相似性测度分类产生类矩阵,通过由类矩阵主成分变换的降维投影矩阵来投影变换原有光谱数据,获得降维数据矩阵。对比了传统PCA与基于欧式距离分类的PCA(ED_PCA)、基于光谱角分类的PCA(SA_PCA)、基于光谱信息散度分类的PCA(SID_PCA)和基于正交投影散度分类的PCA(OPD_PCA)四种改进方法的融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A_PCA和SID_PCA方法兼具了ED_PCA和OPD_PCA的优点,对比度提升较好,阈值参数不敏感,运行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26.
基于福建省6大产业和居民生活消费17种一次性能源,测算了1995年至2012年福建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总体趋势,分析了碳排放的能源空间分布结构及产业空间分布结构;创新型地将能源结构效应分解为能源消费种类变化效应和能源消费量变化效应,从而对碳排放分解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从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经济发展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分解了各因素对福建省生产和生活碳排放的贡献值、变化趋势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的碳排放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是导致排放量持续增加的主因,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较大的减排节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7.
间苯二胺和3-吡啶异氰酸酯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双吡啶脲类配体L,然后将配体分别与CdSO_4·8H_2O,ZnI_2,HgI_2,Hg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4个配合物{[Cd(L)(SO_4)(H_2O)_3]·H_2O}n(1),{[Zn(L)I_2]·2C_2H_5OH}n(2),{[Hg(L)I_2]·C_2H_5OH}n(3),[Hg(L)Cl_2]·H_2O(4),并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形成一维螺旋链结构,配合物2和3形成一维"之"字链结构,配合物4形成32元环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8.
采用植物乳杆菌(植)、嗜酸乳杆菌(嗜)、副干酪乳杆菌(副)进行两两混菌发酵制备清洁标签铁皮石斛发酵汁,比例均为1:1。分析72 h发酵过程中铁皮石斛汁的活菌数、pH、总糖、总酚、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变化以及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混菌均能在发酵铁皮石斛汁中良好生长,其中活菌数最高的一组是嗜+副,活菌数为8.72 lg(CFU/mL)。对多糖消耗最少的是嗜+副,比初始值降低了24.89%,其次是植+副40.72%和植+嗜42.31%。总酚在发酵前期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发酵后期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嗜+副对多酚的增幅最大,提高了23.58%。经过乳酸菌发酵后,铁皮石斛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影响最大,嗜+副的增幅达到92.32%;同时对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有较高的提升,其中植+副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最多(达41.42%),嗜+副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最多(达32.73%)。相关性分析中发酵液的总酚含量与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正相关,在抗氧化能力中发挥主要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能进一步提升铁皮石斛品质,提高相关活性成分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解台湾泥鳅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功能之间的关系, 采用活体解剖、石蜡切片以及AB-PAS染色技术, 研究台湾泥鳅消化道的形态、组织学结构及黏液细胞的分布. 结果显示: 台湾泥鳅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和肠道组成, 无胃; 食道粗短、肠道直、无盘曲, 肠指数0.50±0.04; 口咽腔上皮中分布有味蕾及II型和IV型黏液细胞; 食道和肠道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构成; 食道肌层发达, 黏膜皱襞向腔内突起, 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大量黏液细胞分布于复层上皮内, 以Ⅱ型和IV型为主, 还有少量Ⅲ型黏液细胞; 肠道各段均被覆单层柱状上皮, 上皮层内分布有3种黏液细胞, 同样以Ⅱ型和IV型为主; 肠道黏膜皱襞高度以及肌层厚度从前往后呈现下降趋势. 台湾泥鳅消化道各部的形态、组织学结构特征及黏液细胞分布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建立弹塑性碰撞动态子结构模型, 推导了模态坐标下的控制方程,提出了模拟柔性结构碰撞激发弹塑性波传播的动态子结构方法, 并对其中的主模态的存在性和主模态截断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 通过对柔性杆纵向碰撞和柔性梁横向碰撞两个算例的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和三维动力有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验证了该方法的数值收敛性和计算碰撞弹塑性波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