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化学   154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VMgO催化剂上丙烷和异丁烷临氧催化转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程序升温反应 -红外光谱技术研究 2 0VMgO和 6 0VMgO催化剂上丙烷和异丁烷临氧催化转化的机理 .结果表明 ,临氧条件下的反应性是异丁烷 >丙烷 ,与其分子中最弱C -H键键能从弱到强顺序相同 ,这意味着临氧活化的第一步可能是断裂分子中强度最弱的C -H键、且为速率控制步骤 ;丙烷临氧反应的深度氧化产物COx 与氧化脱氢产物丙烯的生成是平行和 (或 )连续反应关系 ,而裂解产物乙烯和甲烷的生成则是平行反应 ;异丁烷氧化脱氢反应中C -C键的断裂比丙烷的容易 .  相似文献   
152.
甲硫醇、甲醇在金属表面上的分解反应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键级守恒-Morse势法比较了XH3SH、CH3OH在Ni(111)、Pt(111)和Cu(111)面上的热分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由Ni至Pt再至Cu,CH3SH中C-S键断裂几率降低,而S-H键裂相对几率增加,而在Cu上仅发生S-H键裂.CH3OH在Ni上易解离为CH3和CH3O-,在Pt、Cu上则较难解离.按Ni、Pt、Cu的顺序,CH3S-选择性断裂C-S键的几率增加,而CH3O-则选择性断裂C-H键的几率增加.CH3XH、CH3X-(X=O,S)解离活化能垒依Ni、Pt、Cu的顺序增加,CH3OH在Ni上最终解离为CO,而在Cu上则解离为H2CO.  相似文献   
153.
Polydentate ligands, N,N'-bis[o-(diphenylphosphino)benzylidene]-1,2-propane-diamine [P2N2Me for short] and N,N'-bis[o-(diphenylphosphino)benzy1]-1,2-propanediamine [P2N2 H4Me for short]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interaction of RuCl2(DMSO)4 with one equivalent of P2N2Me or P2N2H4Me in refluxing toluene gave trans-RuCl2(P2N2Me) and trans-RuCl2(P2N4H4Me) in good yield, respectively. The ligands and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fu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complexes act as an excellent catalyst precursor in hydroge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acetophenone in catalyst: acetophenone :iso-PrOK of 1: 100: 15, leading to 2-phenylethanol of 89-96% yield.  相似文献   
154.
应用微乳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裹钯纳米粒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飞  张庆红  王野  万惠霖 《化学学报》2004,62(18):1713-1716
以氯钯酸为钯源,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水构成的微乳体系制备了二氧化硅包裹纳米金属Pd粒子.其中Pd的粒径可在5~30 nm调变,外部SiO2层的厚度可在5~35 nm调变.详细考察了氯钯酸和正硅酸乙酯的浓度、微乳体系中水和正己醇的量等参数对制备的Pd/SiO2粒子的大小及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NMR研究草酸双过氧钒配合物与精氨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多核(^1H,^13c,^15N和^51V)NMR、二维扩散排序谱(2D DOSY)、变温NMR以及电喷雾质谱(ESI-MS)等谱学方法研究草酸双过氧钒配合物与精氨酸(Arg)的相互作用,发现该相互作用体系可生成以氨基配位的新过氧钒物种[OV(O2)2Arg]^-,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利用上述谱学方法有助于揭示此类相互作用体系的反应过程和配位机制。  相似文献   
156.
识别水溶液体系中含过渡金属W ,Mo的过氧物种结构是探索烯烃、醇及醛等与双氧水催化选择氧化反应机理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借助高灵敏度的共焦显微Raman光谱表征手段 ,考察了Na2 WO4,(NH4) 10 [H2 W12 O42 ]和H3 PW12 O40 三种含钨前驱体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过量双氧水作用产生的主要过氧物种的结构特征 ,推测在酸性较强 (pH <2 3 )的条件下三者产生的主要过氧物种结构相同 ,可能是单核式的 [WO2 (O2 ) 2 (H2 O) ] 2 -,而二聚态或多聚态的过氧物种几乎不存在于体系中 ;此外 ,还首次建立了通过Raman光谱来半定量测定双氧水浓度的分析方法 ,并尝试用于双氧水催化分解的动力学研究中 .  相似文献   
157.
 用辅以回流处理的两步法制备硫酸化氧化锆(SO2-4-ZrO2), 再用浸渍法制备Li质量含量为0.5%~15%的LiCl/SO2-4-ZrO2催化剂. 650 ℃时,在Li含量为15%的催化剂上,获得了90.6%的乙烷转化率、85.9%的乙烯选择性和77.8%的乙烯收率,在24 h的实验考察中,乙烯的收率一直保持在71%以上.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低温N2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催化剂的体相结构、比表面积、表面酸碱性和表面元素组成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LiCl的添加使催化剂中四方相ZrO2的含量降低,比表面积减小,表面酸性减弱,乙烷氧化脱氢催化性能明显提高,但ZrO2的体相结构对其催化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LiCl慢慢流失,催化剂的乙烯选择性逐渐下降. 与未经回流处理制得的硫酸化二氧化锆相比,采用回流处理后的ZrO2制得的SO2-4-Zr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样品可负载更多的LiCl, 有利于延缓催化剂活性因LiCl流失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8.
多相催化的原位表征通常采用各种表征手段分别测试,但由于不同表征方法原位池结构不同,导致分别测试的温度、反应气氛及催化剂状态不尽相同,特别是催化过程还存在温度、反应物和产物浓度梯度,不同原位表征方法获取的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表面态,此外一些表征方法还涉及到光子或电子等的影响,难以获得实际催化过程准确全面的信息.原位红外吸收光谱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机理过程的动态表征,然而多相催化体系中的氧化物组分通常对1200 cm-1以下的红外光有较强的吸收,且常规红外光源强度在低波数段迅速衰减,目前原位红外光谱研究大多局限于4000-900 cm-1对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包括反应中间体)的检测,难以将其应用于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组分自身变化的研究,如活性组分的氧化/还原、表面重构、活性组分与载体表面键合等,这些信息多位于1200-50 cm-1.基于模型催化剂表面厚度可控,近年来作者应用镜面反射红外吸收光谱在几个体系的研究中均实现了在一张红外光谱中同时获取表面吸附物种、表面变化和反应产物生成等关键信息.另一方面,氧化硅是常用的多相催化剂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