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化学   516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118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152篇
物理学   4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文探討方石英高低温型轉变温度的变化規律及其原因。就形成方石英的原料颗粒大小、燒成温度、原料类型和矿化剂种类等因素对轉变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結果表明: 1.原料的顆粒大小对1600°以下温度形成的方石英轉变温度有影响,顆粒愈小,轉变温度愈向高温移动,这种傾向对67.5—90μ范圍内的顆粒特別明显。 2.燒成温度以直綫关系影响轉变温度向高温移动,以方程式t_i=a+bt_f(t_i—轉变温度;t_f—燒成温度)表示此关系时,a,b的值依原料类型不同,非晶質原料的—a值小,b值大;結晶質則相反。 3.原料类型依結晶度的高低影响轉变温度移动,結晶度愈高的原料形成的方石英轉变温度愈高,即按:脉石英>石英岩>燧石岩>非晶質硅酸的次序温度升高。 4.矿化剂作用力的强弱对方石英的高低温型轉变温度亦有影响,矿化作用愈强的矿化剂愈影响所形成的方石英轉变温度向高温移动,其次序为:Li_2CO_3>Na_2CO_3>FeO>CaO。  相似文献   
942.
本文用红外光谱法以重水和吡啶为探针分子考察了AlPO_4-5,SAPO-5和HZSM-5分子筛上的表面羟基和酸性质。结果表明,在SAPO-5上3745cm~(-1),3677cm~(-1),3630cm~(-1)和3520cm~(-1)附近出现四个羟基谱带,并且都是酸性羟基,而AIPO_4-5仅在3677cm~(-1)和3630cm~(-1)处存在两个非常微弱的羟基峰。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SAPO-5上同时存在B酸和L酸中心。从氨的程序升温脱附谱明显看出HZSM-5沸石上存在有强酸和中强酸两类酸中心,而AlPO_4-5和SAPO-5上只有中强酸这一类酸中心,其总酸量和酸强度的大小次序为:HZSM-5>SAPO-5>AlPO_4-5。  相似文献   
943.
人们对儿童锌缺乏症的认识不足、误诊误治、检测过程复杂、药品剂型单调是锌缺乏防治存在的问题。相应对策应考虑组织专业服务,建立防治网;加强普及锌缺乏防治知识;改进检测方法和开发多元化的锌制剂品种。  相似文献   
944.
彭学军  江祖成 《分析化学》1993,21(12):1410-1413
本文报道了流动注射在线柱预富集ICP光谱测定痕量金属的方法,以meso-四(4-磺基苯)卟啉为柱前衍生试剂,硅胶作固定相和盐酸作洗脱液,对痕量金属离子Cu、Mn、Ni、Fe、Pb、Cd进行在线预富集检测。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方法的富集倍数为9.3~11.3,检出限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0.32~26.8ng/ml和1.3%~3.0%范围内。方法用于小牛肝和西红柿叶样品分析,结果与参考值  相似文献   
945.
微波水热条件对氧化锌晶体的形态和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波水热法,以氢氧化锌为前驱物,在反应温度不小于100℃的情况下,成功地制备出氧化锌微晶。研究了水热条件对氧化锌微晶的晶粒大小和形貌的影响。在水热环境下,当反应温度一达到100℃,氧化锌微粒就能快速形成和生长。反应温度在100℃时,延长反应时间(~4h)氧化锌微晶的形貌和晶粒大小均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然而,升高反应温度氧化锌微晶的晶粒大小会略微地减小。另一方面,当反应前溶液中的pH值从9增大到12时,氧化锌微晶的形态从不规则的片状颗粒改变到长柱状晶粒。另外,随着溶液中pH值的增加,氧化锌微晶的结晶性变好、粒度变大。合理地解释了反应温度、溶液中的pH值对制得的氧化锌微晶的形态、晶粒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6.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氮晶体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以甲烷、氮气和氢气作为气源 ,在Si( 1 0 0 )衬底上成功地制备出了碳氮晶体薄膜 ,并对两种衬底温度下的薄膜性质进行了比较。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 ,可以看出晶型完整 ,结构致密 ,结晶质量较好。X射线能谱证明了碳氮是以C─N和CN共价键的形式存在 ,氮碳元素的原子比均为 1 .3。X射线衍射确定出在衬底温度为 90 0± 1 0℃时薄膜样品的主要晶相成份是α C3N4,β C3N4,赝立方C3N4,立方C3N4和一个未知相 (面间距d =0 .4 0 0 2nm) ,而在 95 0± 1 0℃时薄膜样品的主要晶相成份是α C3N4,β C3N4,赝立方C3N4,类石墨C3N4和一个未知相 (面间距d =0 .3 984nm)。喇曼光谱分析也证实了薄膜中主要存在α C3N4,β C3N4相  相似文献   
947.
金属离子的高效检测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3-脱氢莽草酸甲酯与若丹明6G乙二胺缩合的芳构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检测Fe~(3+)的荧光探针分子Rh M606。该探针分子在乙醇溶液中特异性地与Fe~(3+)络合,导致若丹明内酰胺开环,在553nm处出现强的荧光发射峰。该荧光探针对Fe~(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定量检测水中的Fe~(3+),检测限为3. 93μmol/L。  相似文献   
948.
正中间包覆盖剂用于炼钢连铸过程,其主要作用有保温、防止大气对钢水的二次氧化、吸附钢水中上浮夹杂物、不与钢水反应避免污染钢水、防止钢液回硫等[1-3]。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冶炼纯净钢、特殊合金钢的要求不断提高,中间包覆盖剂已由传统的隔热保温、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功能逐渐向增加其冶金功能的方向发展[4-6]。中间包覆盖剂主要有酸性、中性、碱性和双层渣等4种类型[7-8]。其化学成分的测定通常采用湿法分析,但湿法分析操作  相似文献   
94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中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的残留量。样品1.000g经5 mL乙酸乙酯超声提取25 min,上清液用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后,经0.45μm有机系微孔滤膜过滤。在气相色谱分离中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的质量浓度在0.05~5.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05m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79.2%~93.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0.83%~4.5%。  相似文献   
950.
本文对二氯甲烷溶剂中咪唑(Im)与氯代(对位取代四苯基)卟啉铁(Ⅲ)[Fe(p-X)TPPCl,X=Cl,H,CH_3,OCH_3]的轴向配位反应(1)进行了研究.用光谱法测得了反应(1)的平衡常数,并对反应物和产Fe(p-X)TPPCl+2Im(?)[Fe(p-X)TPPIm_2]+Cl~-物的电子光谱、FeHTPPCl和[FeHTPPIm_2]~+Cl~-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和穆斯堡尔谱进行了测量。研究了取代基效应和轴向配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