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47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乌龙茶香气化学成分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乌龙茶在低温减压蒸馏所得香气浓缩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以气相色谱保留值验证,鉴定出19个化合物,它们是:丙酮,乙酸乙酯,顺-3-己烯醇-[1],乙酸顺-3-己烯酯,苯甲醇,反-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顺-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芳樟醇,苯乙醇,反-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丁酸顺-3-己烯酯,香叶烯,己酸顺-3-己烯酯,茉莉酮,橙花叔醇,金台欢醇,茉莉酮酸甲酯,正十六烷和2,6,10,14-四甲基十五烷。  相似文献   
2.
在碱性介质中,加热时空气氧化Mn为Mn,Mn与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反应生成橙色产物,吐温20和乳酸起到协同增敏作用,λmax=460nm,ε=7.8×10^4L.mol^-1.cm^-1,锰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3.
树脂对茶多酚与咖啡因的吸附分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低档绿茶末的水提取液中,利用离子交换,吸附树脂成功地分离出茶多酚与咖啡因,并详细考察了其交换与吸附性能。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树脂法具有产品收率高,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pH 5.5的弱酸性介质中, 利用Al(Ⅲ)对Cu(Ⅱ)催化H2O2氧化邻氨基酚显色的指示反应的活化作用.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水相中邻氨基酚的浓度和反应进行的程度.通过在424 nm下测量有机相的吸光度,建立了萃取催化光度法测定活化剂铝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4~0.25 mg/L,检出限为1.6×10 -6 g/L.用于水样和茶叶中铝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噻嗪酮残留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噻嗪酮残留量的方法。茶叶中残留的噻嗪酮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1∶1)提取,提取液经Envi-Carb活性碳柱和LC-Alumina N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和确证,外标法定量。以HP-5MS(30m×0.25mm i. d., 0.25 μm)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噻嗪酮的分离效果良好。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0μg/mL,检出限为0.01mg/kg,回收率为81.6%~97.2%,相对标准偏差为3.36%~5.78%。质谱监测离子选m/z为105、140、172、305amu,其强度比约为41∶13∶29∶17。样品前处理采用微量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卫艳丽  董川等 《分析化学》2002,30(3):301-303
以快速定量滤纸为基质,用KI-NaAc为重原子微扰剂,建立了测定痕量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滤纸基质室温Lin光(PS-RTP)分析法。该法取样量少,线性范围宽,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4-576;5.44-699;7.21-360ng/斑点;检出限分别为1.14、0.78、1.80ng/斑点。该方法用于巧克力中可可碱、茶叶中咖啡因、氨茶碱药片中茶碱的测定,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标准回收率在92.8%-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光度法间接测定茶叶中单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乙酸铜与单宁生成沉淀,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剩余铜的原理,间接测定茶叶单宁,样品前处理简单,测定单宁的线性范围为1 ̄40mg/L,重复测定7次10mg/L的单宁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3.16%,已用于几种不同茶样中单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9.
对抚州地区秀茶场产的茶叶进行了微量元素测定,提供了五种茶的微量元素谱,同时还对比了秀谷茶场产茶和英德红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高效、快速直接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通过对质谱、色谱条件及氨基酸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含0.2%(体积分数)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扫描模式下检测,通过UHPLC-MS/MS测定,共解析了茶叶中的20种氨基酸。结果表明,茶氨酸(Thea)、Arg、Asn和Asp在50~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氨基酸在10~2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92.3%~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00%~9.88%,检出限为0.001~0.011 mg/L,定量限为0.010~0.053 mg/L。该方法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检测出茶叶中的20种氨基酸及氨基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