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6篇
无线电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胡正平  陈俊岭  王宁  赵淑欢 《信号处理》2015,31(9):1075-1081
为解决可能存在遮挡环境下的模式识别问题,提出先验采样约束结合扩展遮挡字典的细化稀疏识别算法。针对训练样本无法包含测试样本遮挡变化的情况,首先需要构造遮挡字典(墨镜、围巾等),进而利用先验局部采样子模块稀疏表示分类原理判断可能存在的测试样本遮挡模式;然后对未被遮挡的局部子模块利用Borda计数投票方式,依据每类残差大小分配给不同的票数,计算样本类别信息;其次根据遮挡模式结果,利用全局稀疏表示通过构造样本遮挡扩展字典对测试样本进行全局分类投票;最后将两次分类投票结果进行融合,最终实现是否存在遮挡环境下的精细模式判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仅能够给出准确的模式类别,还能给出遮挡类别信息,可得到精细化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滑动窗口全局搜索检测目标搜索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局部区域响应累积的非滑窗快速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提取检测目标多尺度可重叠局部区域作为训练样本,通过学习得到多尺度且具有判别能力的部件集,部件集中每个局部区域与检测目标有明确位置对应关系;然后,根据各投影检测器响应判断目标是否在某一区域出现,并利用多尺度目标局部区域的检测结果和位置约束进行投票,完成目标粗定位;其次,利用HOG特征提取和SVM相结合完成检测目标验证实现准确检测。该方法将多尺度部件模型、统计累积投票思想及分类器判决相结合,实现快速目标检测,大大减少滑动窗口逐像素搜索背景时所消耗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多观测样本分类问题中,同一对象的多观测样本均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识别,其同等看待各个观测样本。考虑到其每个观测样本包含判别信息量不同,针对如何有效利用其可信度问题,提出基于观测样本联合加权稀疏表示多观测样本分类算法。首先将多多观测样本分解成单样本,分别对各个样本进行稀疏求解得到其各自的稀疏度和残差,进而联合二者确定其相应可信度。然后给各观测样本进行可信度加权,重构出加权多观测样本。最后,再采用整体稀疏表示对其进行分类。在ETH-80物体数据库、CMU-PIE人脸数据库和BANCA数据库上进行大量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提高识别精度的同时使算法的鲁棒性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5.
胡正平  白帆  王蒙  孙哲  赵淑欢 《信号处理》2016,32(7):801-809
针对训练样本字典学习仅包含全局信息、缺乏局部信息的不足,引入与类别相关的原子字典, 提出基于原子与分子字典联合扩展的加权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各类训练样本进行PCA学习,得到带标记的训练样本基,构造PCA基原子字典,同时将训练样本字典作为分子字典。进而,利用原子字典与分子字典结合得到扩展字典模型。测试时,根据测试样本与扩展字典基之间的距离进行加权得到与当前测试样本关联的重构字典集,最后对测试样本稀疏重构,利用残差进行分类判别。为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分别在AR、Georgia Tech和CMU PI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互联网易获得同一对象的多个无约束的观测样本,针对如何解决无约束观测样本带来的识别困难及充分利用多观测样本数据信息提高其分类性能问题,提出基于低秩分解的联合动态稀疏表示多观测样本分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寻找到一组最佳的图像变换域,使得变换图像可以分解成一个低秩矩阵和一个相关的稀疏误差矩阵;然后对低秩矩阵和稀疏误差矩阵分别进行联合动态稀疏表示,以便充分利用类级的相关性和原子级的差异性,即使多观测样本的稀疏表示向量在类级别上分享相同的稀疏模型,而在原子级上采用不同的稀疏模型;最后利用总的稀疏重建误差进行类别判决.在CMU-PIE人脸数据库、ETH-80物体识别数据库、USPS手写体数字数据库和UMIST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胡正平  赵淑欢  彭燕  王宁 《信号处理》2014,30(8):891-900
针对如何将近邻、子空间学习与稀疏表示结合起来解决稀疏分类计算量较大的问题。由于子空间中样本的类内散度小,类间散度大,且同类中所有样本对重构的影响相似,因此按类而非样本处理的思想更符合基于类重构误差进行分类的算法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近邻类加权结构稀疏表示算法用于图像识别。该算法首先利用线性类重构误差选取 个最近邻类,并将其对应的系数作为权值对投影后的近邻类加权,其次在投影子空间上,用 个类的加权训练样本集对测试样本进行结构稀疏表示,最后根据最小类重构误差得出分类结果。在AR,Yale B,MNIST,PIE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训练样本数较少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识别率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