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化学   229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3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Dirac-slater自洽场方法,本文计算了C元素各价离子从低能到高能的光电离截面,考察了多极效应、相对论效应在不同能区对光电离截面的影响,并研究了光电离截面随光子能量、电离度、不同壳层变化的规律.通过各种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了Kramers公式的适用性,计算中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我们采用了Grasp2程序包输出的束缚态波函数替换自洽场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以得到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对利用准相对论组态平均近似系列程序包计算的类氢、类氯、类锂氩离子的碰撞电离原子参数进行了评估,发现对基态类氢、类氯和类锂氩离子的碰撞电离,在不考虑共振过程的情况下,我们的加交换的准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但对于激发态的碰撞电离过程。还有待于可靠的数据比较,此外对不同离化度的离子有很好的类氢近似标度规律。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以得到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对利用准相对论组态平均近似系列程序包计算的类氢、类氦、类锂氩离子的碰撞电离原子参数进行了评估.发现对基态类氢、类氦和类锂氩离子的碰撞电离,在不考虑共振过程的情况下,我们的加交换的准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但对于激发态的碰撞电离过程,还有待于可靠的数据比较.此外对不同离化度的离子有很好的类氢近似标度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了沸石分子筛中吸附、脱附、扩散和反应的特点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模拟沸石分子筛中扩菜反应的MonteCarlo方法。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证明了轰击频率λ代表了反应物气相压力,而吸附、脱附几率之比即为吸附平衡常数。同时,通过改变轰击频率λ和反应几率Pt,得到了吸附等温线和有效因子随Thiele模数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5.
王建国  李永旺 《分子催化》1994,8(4):250-256
胃苏冲剂是以香苏饮为基础加减而成。应用本品治疗顽固性胃脘痛300例,总有效率达94.2%,无效率仅为5.6%。在有效病例中,经X光钡餐透视或纤维胃镜检查,病灶消失或好转者达60%。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系列铜质量分数不同的CuNi/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TPR和XRD表征并测定了该系列催化剂对苯加氢制环己烷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助剂Cu的负载量对低温(160 ℃)还原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很大,在铜镍原子摩尔比为1∶1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添加铜组分可促进镍在载体表面分散,使负载NiO的还原温度降低,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多壁MoS2纳米管的低温催化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H2 + CH4 + C4H4S催化还原气氛中, 于300℃加热分解高能球磨后的前驱体(NH4)2MoS4. 用XRD, SEM, TEM, HRTEM, EDX和BET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产物是多壁的MoS2纳米管, 它们的长度可达3~5 mm, 内径约为15 nm, 外径约为30 nm, 层间距为0.62 nm. 实验测定了MoS2纳米管N2吸/脱附等温曲线及孔径大小分布. 这种低温催化热反应对该类纳米管的规模制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α-Ni(OH)_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αNi(OH)2在碱液中稳定存在的影响因素,对保持Ni(OH)2的alpha型结构所需条件及解决措施做了阐述;介绍了国内外-αNi(OH)2电极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叙述了Al3+、Mn3+和Zn2+替代Ni2+的-αNi(OH)2的制备、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以及尿素热分解制备的-αNi(OH)2的特性;展望了纳米级α-Ni(OH)2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已知的磷化镍晶体如Ni3P、 Ni12P5、 Ni2P、 Ni5P4、 NiP、 NiP2 和 NiP3等的结构、成键以及相关的热力学稳定性,对于结构简易化合物(Ni2P和NiP3)的弹性行为进行了预测。这些数据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磷化镍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碳纳米管在接枝二元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酰氯化,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己二胺. 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表征. 结果表明, 经过酰氯活化, 己二胺比较容易被接枝到碳纳米管上. 而且还发现碳纳米管在酸化后形成紧密块状结构, 在接枝胺后重新变得蓬松, 其表观比容甚至大于原始碳纳米管. 从理论上分析了碳纳米管的反应过程, 对碳纳米管在接枝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机理进行推测, 认为通过接枝, 己二胺插入碳纳米管之间, 改变了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酸化后因形成氢键而导致的紧密堆砌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