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化学   10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7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朝霞  周智 《工科数学》2002,18(2):51-53
研究抽象空间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Deimling,K利用耗散性及紧性条件研究了这一问题解的存在性^[1-2]。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了赋范线性空间l^p中的周期边值问题的单调逼近,提出了计算解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1975年Chatt等采用质子酸对稳定的钼钨分子氮络合物进行还原质子化反应,取得了生成氨的结果.我们在1979年开展了过渡金属氢化物与稳定和不稳定的分子氮络合物反应的研究,同样也取得了生成氨的结果.这个结果为在温和条件下H_2和配位氮分子氢化反应制取氨准备了实验基础.采用的稳定分子氮络合物有[Mo(N_2)_2(dppe)_2](Ⅰ),trans-[Mo(N_2)_2(PMePh_2)_4](Ⅱ);不稳定固氮体系有[Ti(O-i-Pr)_4-NaNp-N_2]  相似文献   
3.
应用农杆菌Ti质粒系统将外源基因转入籼稻细胞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证明经复合酚类化合物预处理的菌株与籼稻培养细胞在普通培养液。特别是在复合诱导培养液(培养过番茄下胚轴切段、胡萝卜细胞及农杆菌的培养滤液)中共培养时,均可发现有较多的细菌附着于水稻细胞表面,并且菌体周围有纤维丝的形成。在复合处理组中,位于pGV3850::1103neo嵌合质粒T-DNA上的NPT Ⅱ基因及NOS基因在籼稻培养细胞中获得了转移与表达。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了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
一种重结晶的操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重结晶的操作方法肖亚平,贝涣智(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210097)做重结晶实验时,通常是在回流下用溶剂使固体溶解,冷却时晶体析出。当在溶剂中存在溶解度较小的杂质时还需趁热过滤。这种做法溶剂量大,产品损失较多。作者在进行微量实验时常需进行微量固体的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中药材新疆藁本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活性及分析其化学组分,为新疆藁本挥发油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疆藁本挥发油,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挥发油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胡麻斑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并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新疆藁本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新疆藁本挥发油对供试的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0.98、1.01、1.46、2.79μL/皿。GC-MS从新疆藁本挥发油中共检测到23个组分,鉴定出其中17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9.796%,其主要组分为肉豆蔻醚(94.328%)、2-莰烯(3.018%)等。新疆藁本挥发油可作为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天然活性成分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由於性能上的優點,生產量最大的丁苯橡膠,近年來已逐漸趨向於使用低溫聚合產物。高聚物的性質与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子量分佈以及化學結構有着密切關係,高溫聚合的丁苯橡膠分子量分佈測定的結果,從粘度數據推斷,約有25%的丁苯橡膠分子有顯著的支化或交聯。本工作對一個低轉化率(16%,試樣Ⅲ)和一個較高轉化率(66%,試樣Ⅰ)的低溫(5°)乳液聚合的丁苯橡膠,用分級沉澱和粘度法測定了它們的分子量分佈。  相似文献   
7.
The new chromophore compounds with NLO properties were prepared by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from forrnyl or diformyl calix[4/arene and isophorone derivatives in the presence of piperidine and acetic acid, respectively. In these chromophore calix[4]arenes, the ring locked trienes were employed as the conjugation bridge and electron acceptor in D-π-A units. The NMR spectra demonstrated that they existed in a cone conformation and consequently non-conjugated D-π-A units could be oriented at nearly the same direction.  相似文献   
8.
Pt/C和Pt/CNTs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玉艳  尹鸽平  高云智 《化学学报》2006,64(16):1752-1756
采用恒电位氧化法研究了Pt/C和Pt/CNTs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 相同条件下, Pt/C电极的氧化电流大约为Pt/CNTs电极的2倍; 120 h氧化后, Pt/C电极Pt的电化学表面积下降了21.3%, 而Pt/CNTs电极仅下降了7.6%, 表明Pt/CNTs电极性能衰减较慢.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 Pt/C的载体碳黑表面氧增加量大于Pt/CNTs中碳纳米管(CNTs)表面氧的增加量, 说明碳黑的被氧化程度较高, 电化学稳定性差; Pt的表面化学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碳纳米管本身的抗电化学氧化性也大于碳黑. 所以, 载体的被氧化程度不同是两种电极性能衰减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且排除了Pt表面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碳纳米管电极上原位沉积Pt纳米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原位离子交换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载铂(Pt/CNTs)电极.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 Pt通过离子交换载于电化学功能化的CNTs表面. 扫描电镜照片显示, Pt高度分散于CNTs表面.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Pt的粒径约为4.0 nm. 离子交换法所制Pt/CNTs电极的电化学表面积和Pt的利用率均大于传统Pt/CNTs电极(Pt粒径约为2.5 nm), 其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高于传统电极. 这归因于离子交换法所制电极的特殊结构,即Pt普遍载于电化学活性位上.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直径碳纳米管的抗电化学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由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不同直径(在100 nm以内)的多壁碳纳米管(CNT)的抗电化学氧化性.将CNT电极于1.2 V(vs.RHE)下电氧化120 h,记录氧化电流~时间变化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氧化前后CNT的表面化学组成.结果表明,随着CNT直径的减小,其氧化电流降低,但其中以为10~20 nm的CNT电极氧化电流最小,表面氧的增量也最小,即被氧化的程度最低,抗电化学氧化性最强.根据不同直径CNT的缺陷位、不定型碳的丰度和碳原子的应力能,分析了其抗电化学氧化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