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化学   49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超临界状态下炭基材料的储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燕  宋怀河  陈晓红 《化学通报》2002,65(3):153-156
评介了目前各种储氢方法,指出了炭基材料作为储氢材料的优势,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炭材料在储氢方面的进展,详细探讨了超临界状态下氢气在纳米孔隙中的吸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中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SHPB装置及水泥石材料的动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林  王立平 《实验力学》1995,10(2):110-119
为了研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水泥石的动态力学性能,研制了多功能SHPB材料动态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可分别进行材料的拉伸,压缩,扭转性能测试,拉,压试验可以在带围压和温度的三向应力状态下进行,文中还对水泥石改性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直流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和微米镍镀层,以及纳米金刚石增强镍基复合镀层,考察了纳米金刚石颗粒对纳米及微米镍基质的表面形貌、微结构、硬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纳米金刚石使得微米镍镀层的硬度和抗磨性能显著提高;但引入纳米金刚石对纳米镍镀层硬度的影响不大,对镀层的抗磨性能则反而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在催化还原反应、有机物氧化反应及有机物转化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利用无模板方法合成了多金核中空二氧化铈微球催化剂。将制备好的二氧化铈中空微球浸渍到一定浓度的氯金酸溶液中,然后多次洗涤除去表面吸附的氯金酸离子,最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制成中空氧化铈微球包覆的多金核的核壳结构催化剂。将该核壳结构材料用于硝基苯酚加氢反应与金纳米粒子及氧化铈微球相比,多金核中空二氧化铈核壳结构表现出优越的活性和稳定性。通过这种浸渍洗涤再还原的简单方法合成的多金核二氧化铈催化剂有望应用于生物医药和能源环境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左氧氟沙星印迹聚合物(MIP)微球,用SEM和IR分别对微球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用静态吸附法和Scatchard分析考察了聚合物微球对模板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吸附行为和选择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MIP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平衡速度快,40min即可达到吸附...  相似文献   
6.
<正> 二英寸半大屏幕投影电视镜头中的施密特校正镜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图象的质量。这个零件加工的传统方法是把有机玻璃用样板刀或靠模粗车成型,然后细磨、抛光。我们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研究试验成功热压成型上述零件。一、工艺过程工艺原理:热塑性有机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热压成型,冷却后即成成品。工艺步骤: 1.将有机玻璃板按要求尺寸大小下成毛坯料如图1所示。2.将毛坯件洗净擦干。3.把恒温箱升温至160℃,将模具组分开放入箱内,加热30分钟;然后把有机玻璃毛坯放入模具,合模后继续加热至160℃,恒温15分钟。图2为合模后状态图。  相似文献   
7.
织构化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表面织构化作为1种可以显著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表面织构化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背景着手,评述了织构化在改善表面宏观、微观和仿生摩擦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阐明了表面织构化对于改善表面宏/微观摩擦学行为的重大意义,并指出当前表面织构化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多波长同时测定阿咖酚散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水杨酸的含量。使用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Venusil MP–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采用多波长进行分析。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为2.6±0.1)–甲醇(体积比为7∶3),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276 nm,阿司匹林254 nm,水杨酸241 nm,柱温为30℃。3种主要成分和有关杂质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01.2%、98.4%、99.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6%、1.35%、1.23%、20.0%(n=5)。多波长法测定阿咖酚散中3种成分及杂质准确、灵敏,可以用于阿咖酚散的定量检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磁控溅射沉积高承载、低摩擦MoS_2/Ti复合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Ti含量的Mo S2/Ti复合薄膜,利用SEM、AFM、纳米压痕仪、XRD和CSM摩擦试验机分析了复合薄膜的结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结构致密,表面光滑平整,且具有较高的硬度,Ti含量较低的Mo S2/Ti复合薄膜呈现以(002)基面为主的择优取向;在大气环境下,赫兹接触应力为2.5 GPa的摩擦工况下,Ti含量较低的Mo S2/Ti复合薄膜的摩擦系数低至0.02,磨损率低至10-17m3/(N·m)数量级,呈现出高承载、低摩擦、耐磨损的优异摩擦学性能.这是由于Ti的掺杂一方面提高了复合薄膜的力学和抗氧化性能,另一方面复合薄膜的(002)基面取向对其摩擦磨损性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系统研究氟掺杂对非晶碳基薄膜摩擦学行为的影响,以C_2H_2和CF_4为气源,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不同F含量的非晶碳基薄膜.采用XPS、SEM、Raman光谱以及纳米压痕等技术测定薄膜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和力学性能,利用球-盘式往复摩擦试验机评价薄膜与不同配副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显示:较低F含量并未显著影响薄膜与强碳黏着对偶Ti、WC和Si_3N_4的摩擦系数;少量F原子掺杂明显增加了薄膜与弱碳黏着对偶ZrO_2和Al_2O_3的摩擦系数;薄膜与GCr15对偶的摩擦系数随F含量增加而明显升高;高F含量导致薄膜与Cu对偶的摩擦系数产生明显波动,而导致薄膜与Al对偶的摩擦系数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高F含量薄膜在不同体系中都表现出高摩擦低磨损的特点.高活性F原子与对偶材料的摩擦化学作用能够合理解释不同体系摩擦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