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29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镧系元素钕,本文通过循环伏安、开路计时电位、方波伏安等方法研究了773 K时Nd(III)在钼电极上在LiCl-KCl-ZnCl2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及Zn-Nd合金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LiCl-KCl-ZnCl2熔盐中,Nd(III)在预先沉积的Zn阴极上欠电位沉积形成三种Zn-Nd金属间化合物.基于电化学行为研究,采用恒电位电解提取Nd并用方波伏安曲线测量来检测Nd(III)离子浓度的变化,然后通过电解前后Nd(III)离子浓度变化评估了Nd的电解提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1.84 V恒电位电解进行50 h后,Nd(III)离子浓度接近于零,提取效率为99.67%.在973 K时通过恒电流电解提取Nd并获得了Zn-Nd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附带能量散射谱(EDS)对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XRD分析表明在Zn-Nd合金中存在Nd2Zn17,LiZn和Zn相,EDS能谱分析表明Nd在合金中的原子分数高达14.99%.  相似文献   
2.
用锌有机源和CO2/H2混合气源PECVD沉积ZnO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等离子体作用下,以CO2/H2混合气为氧源,Zn(C2H5)2锌为锌源,在单晶硅上生长出高度择优取向的氧化锌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薄膜为六方结构,c轴高度择优;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晶粒是有规律地按六方排布,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较小;从光致发光谱还发现在380 nm处有非常强的紫外峰。  相似文献   
3.
低熔点合金Sn-9Zn在无铅焊料中引人注目。然而,它与铜焊接的湿润性却很低,因此,它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在合金中添加1%的稀土(如La和Ce,稀土Y,纯P,Al,Mg及Ti元素)对Sn-9Zn合金与铜焊接时影响其润湿性、氧化性和凝固性有待检验。本文实验表明,添加Al和Ti对湿润性有害,添加Mg,Y元素有稍好的改善,而添加稀土和P却有明显的改善,其氧化性也随添加稀土而增加,而添加P影响不大,凝固的Sn-9Zn合金表面粗糙,而Sn-37Pb却很光滑。  相似文献   
4.
采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和开路计时电位等研究了Ho(Ⅲ)离子在LiCl-KCl共晶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及Ho-Ni合金化机理。在惰性W电极上,Ho(Ⅲ)离子在-2.06 V(vs Ag/AgCl)发生电化学还原,该还原过程为3个电子转移的一步反应。与惰性W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相比,Ho(Ⅲ)离子在活性Ni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上还出现了3对氧化还原峰,是Ho与Ni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导致了Ho(Ⅲ)离子在活性Ni电极发生了欠电位沉积。在不同的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的3个不同的Ho-N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合金分别是Ho2Ni17,HoNi5 和 HoNi2 3种合金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刘君  张萌  陈鹏 《中国科学:化学》2012,(12):1694-1699
pH值是几乎影响到所有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分布和相关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许多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受到pH值的调控.近年来,基于非天然氨基酸的光交联探针被广泛应用于捕捉活细胞内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然而,由于环境pH值的改变往往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带电性质的显著变化,因此现有的非天然氨基酸光交联探针难以实现在极端pH值条件下对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的捕获和研究.本文将介绍本课题组新近发展的基于烷基双吖丙啶活性基团的非天然氨基酸光交联探针-DIZPK,通过这一探针,我们成功捕获到大肠杆菌中一种重要的酸性分子伴侣HdeA在膜间质内酸性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对象.在捕获到的HdeA底物中,我们发现了两个膜间质中重要的分子伴侣蛋白:DegP和SurA.通过实验我们证明了在酸性胁迫条件下,DegP和SurA能够被HdeA保护不形成聚集体,并进而在随后的回复中性过程中能够协助HdeA对其他底物进行重折叠.这种不依赖于ATP的分子伴侣间协作模式可能起到了帮助肠道型细菌抵抗酸性胁迫的功能.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分子伴侣协同作用"的模型,用以阐释细菌利用抗酸性分子伴侣提高其在酸胁迫下逃逸的机理.推而广之,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定点引入高可适性的非天然氨基酸光交联探针可广泛适用于在活体内探测众多的由pH值调控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涂覆法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了含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KH-69硅烷)改性纳米ZrO2的环氧树脂涂层.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手段表征了该涂层. 考察了KH-69硅烷改性纳米ZrO2浓度对环氧树脂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KH-69硅烷改性纳米ZrO2能显著提高镁锂合金表面环氧树脂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其中1.0%(质量分数) KH-69硅烷改性纳米ZrO2环氧树脂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在NaCl溶液中浸渍528 h后的低频阻抗值为1.6×109 Ω·cm2, 相比在NaCl溶液中浸渍240 h的纯环氧树脂涂层提高约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
铜合金中金相组织特征参数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体视学和定量金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利用Image—Pro Plus(IPP)图像分析软件测定了铜合金金相组织的相体积分数、晶粒度大小、粒子间距等特征参数,并提出了一种测量粒子间距的近似算法。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两种计算分形结构分维数的方法,相关函数法和改变粗视化程度法,编制并实现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认为改变粗视化程度法适用于计算各种类型的分形图形的分维数,而相关函数法仅适用于分布均匀、各向同性较好的分形结构。  相似文献   
9.
针对应用RTP的大规模会话,提出了改进的RTCP传输间隔算法,并对改进算法和现行算法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地减小了因大量用户同时加入而导致的RTCP包发送间隔误差,缓解了大规模会话初始时RTCP包造成的拥塞.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光栅平行光路运动时产生的光的多普勒效应,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并将该原理应用到对微小位移量的检测中. 对原理进行了拓展,得到光栅以任意角度运动产生光的频移的普适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