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化学   17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醇选择氧化MoO3—T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RD、LRS、ESR、XPS等方法对机械混合物焙烧法制备的两组MoO_3—T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氧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MoO_3与TiO_2机械混合物在450℃焙烧过程中发生TiO_2中锐钛矿转变成金红石的相变,但若将TiO_2在空气中550℃预处理8h后再与MoO_3混合焙烧则未观察到相变的发生。在上述两组催化剂中都发生了MoO_3在TiO_2表面的分散。当MoO_3含量小于10wt%时,MoO_3晶相消失,钼以表面钼氧物种存在。MoO_3与TiO_2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导致Mo(Ⅴ)的生成和pKa≤+3.3的表面酸位的产生。TiO_2晶型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使最佳反应温度提高20~40℃,Mo在表面富集程度增大,而Mo(Ⅴ)和表面酸位浓度下降。表面Mo(Ⅴ)和高分散于表面的八面体配位钼氧物种可能是甲醇氧化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荷迁移反应测定头孢羟氨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学诚  容彦华 《分析化学》1998,26(3):310-313
提出一种基于电荷迁移反应简便可靠地测定头孢羟氨苄的分光光度法。在甲醇-乙醇介质中,头孢羟氨苄与氯冉酸于50℃反应15min能够形成稳定的1:1络合物,其λmax=528nm,线性范围为20 ̄400mg/L。用拟定的方法测定原粉和胶囊,结果与药典法一致。对浓度100mg/L的药物10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4%,样品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9.0% ̄100.8%。  相似文献   
3.
对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ELDs)发光性能的优化,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材料的组合中,要既具有空穴传输功能团,又具有电子注入功能团,并使两者的传输效率应尽量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提高载流子传输中空穴与电子的复合几率,降低驱动电压,提高激子的发生几率,并对发光材料的发光区域进行控制[1].为此,在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及合成上,常需提供分子中含有空穴传输功能基团和分子中含有电子注入功能基团的有机分子,作为构筑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化合物,或将这两种功能团纳入到一个有机分子或高分子中.  相似文献   
4.
赵三虎  别红彦  陈兆斌 《有机化学》2004,24(Z1):226-227
Baylis-Hillman反应是一个具有原子经济性的C-C键形成反应[1].就其反应结果看,反应物的全部原子均进入产物分子中,没有小分子副产物形成,这对于环境生态的保护具有明显的意义,因而是一个合成化学和绿色化学倍加关注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A nano-crystlline diamond film is grown by the dc arcje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The film i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Ftaman spectra, respectively. The nanocrystalline grains are averagely with 80hm in the size measured by XRD, and further proven by Raman and HRTEM. The observed novel morphology of the growth surface, pineapple-like morphology, is constructed by cubo-octahedral growth zones with a smooth faceted top surface and coarse side surfaces. The as-grown film possesses (100) dominant surface containing a little amorphous sp2 component, which is far different from the nano-crystalline film with the usual cauliflower-like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6.
潘金艳  张文彦  高云龙 《物理学报》2010,59(12):8762-8769
通过制作亲碳性铟锡氧化物(ITO)/Ti复合电极,改善移植型碳纳米管(CNT)冷阴极的导电电极与CNT膜层之间附着性能,从而消除CNT与电极间的界面势垒和非欧姆接触对CNT阴极场发射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和丝网印刷工艺制作了ITO/Ti基CNT阴极.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致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CNT阴极结构,结果显示热处理后的ITO/Ti基CNT阴极中可能有TiC相生成,从而使得导电电极与CNT形成有中间物的强作用体系.该体系降低甚至消除电极与CNT之间的界面势垒,增加了CNT与电极间形成欧姆接触的概率.用四探针技术分析电阻率,结果表明ITO/Ti复合电极具有电阻并联效果,CNT阴极导电性能提高.场致发射特性测试表明ITO/Ti基CNT阴极的场致发射电流达到384μA/cm2,较普通ITO基CNT阴极的场致发射电流有显著提高,能够激发测试阳极发出均匀、稳定的高亮度荧光.制作ITO/Ti复合电极是实现场致发射稳定、均匀的低功耗CNT阴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广义逆矩阵是矩阵理论的重要内容.由于广义逆矩阵的定义众多,计算较为繁杂,使得初学者很难理解和掌握其本质.基于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的等价表示,从线性算子的角度展示多种广义逆矩阵定义的背景及其几何直观意义.通过对一个特殊算例的分析与求解,实现了对多种广义逆矩阵的几何解释及其在线性方程组求解中的作用,淡化了广义逆矩阵计算的繁杂,加深初学者对广义逆矩阵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8.
采用阳极氧化法和脉冲电沉积制备出β-PbO2改性TiO2纳米管(β-PbO2/TiO2-NTs)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β-PbO2/TiO2-NTs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地将β-PbO2纳米颗粒分散在TiO2纳米管中,通过电催化降解苯酚评价了β-PbO2/TiO2-NTs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TiO2-NTs中电沉积β-PbO2提高了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对苯酚的降解达到83%。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物分析技术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领域里的研究课题不断深入,DNA、RNA、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生命科学中单分子分析技术不断揭示出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相关的新的分析方法和仪器不断取得进展,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0.
红茶提取液在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EIS)研究了红茶提取液(BLE)在盐酸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红茶茶叶中提取的缓蚀剂,对碳钢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增大。 红茶提取液中的有效缓蚀成分为抑制阴阳极反应的混合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