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前言 四角喷燃的煤粉锅炉是目前我国大型发电锅炉最主要的炉型,为保证其动力工况的可靠性,合理地布置受热面和选择受热面材料,有效组织炉膛内的燃烧过程以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锅炉设计人员需要准确地预报锅炉炉膛内,特别是燃烧器区及炉膛出口区的烟气温度分布等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军装备备件保障通常采用三级保障模式,以各级备件期望短缺数量之和最小为目标,研究在不同库存水平条件下,三级备件保障系统的备件库存优化模型.经示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结果可为多级备件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化学水浴法沉积CdS薄膜中氨水浓度对薄膜材料特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CdS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氨水浓度条件下均得到立方相CdS薄膜,薄膜沿(111)面择优取向生长.随着氨水浓度增加时CdS薄膜表面逐渐变得致密光滑,CdS薄膜的透过率增强和带隙变宽.在氨水浓度为0.10 mol/L时制备出材料特性最佳的CdS薄膜,其表面紧凑致密无针孔,颗粒大小均匀,将其应用于CZTSe薄膜太阳电池中的缓冲层材料,得到光电转化效率为3.12;的CZTSe薄膜太阳电池(该电池未经任何后硒化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乳化油滴微爆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微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用实验与理论方法研究了乳化油滴的微爆规律.利用局部混合分阶段模型,结合微爆条件及判断微爆的指标,预报的微爆与实验相吻合,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微爆的影响,发现柴油机内细小乳化油液的微爆很难达到.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设备各单元服从不同寿命分布类型的情况,通过分析设备的使用、修理流程,给出了设备使用与修理状态转移图,在各单元寿命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建立了一个维修周期内,设备维修周期与平均可用度关系模型,并结合算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与灵敏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自1958年十二月份至1959年三月份在杭州部分城镇居民点及郊区田野捕获的鼠类数量看,黑线姬鼠捕获了5,237只,占总数的81.80%,为杭市鼠类中的优势种。数量多,分布广,而且主要是生活在农田区域,因此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最严重的。郊区的灭鼠工作实际上主要是针对着黑线姬鼠的。为了更有效的消灭鼠类我们接受了省科委的任务,开展“杭市郊区鼠类的生物学及其防治的研究”工作,而主要力量是集中在对  相似文献   
7.
选取典型串并联系统的备件库存优化为研究对象,以系统供应可用度最大为目标,备件总购置费为约束条件构建备件库存优化模型,给出基于边际分析法的优化算法.经示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可为备件保障经费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单滴乳化燃料的微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乳化燃料应用与机理研究的现状.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单个乳化油滴微爆的理论模型-局部混合分阶段蒸发模型,反映了实际油滴内混合的过程,较好地解释了“冷滴”、“无水边界层”等实验现象,为进一步进行微爆的预报与分析影响微爆的因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童星  韩奎  沈晓鹏  吴琼华  周菲  葛阳  胡晓娟 《物理学报》2011,60(6):64217-064217
通过等频图分析并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在一个与偏振态无关的自准直光子晶体环形谐振腔中,研究发现当环形谐振腔内的光传输距离改变时,横电波(TE)和横磁波(TM)两种偏振态的光在通过环形谐振腔之后的输出将会随之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周期性.通过选择适合的传输距离,实现了TE,TM自准直的情况下同时分束50%的结果,构成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自准直环形谐振腔的全光均分束器.全光均分束器扩大了分束器的运用范围,也会在高密度集成光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环形谐振腔 自准直 分束器  相似文献   
10.
以[12]轮烯为母体,通过改变取代基的位置构造了一系列轮烯衍生物,运用密度泛函B3YL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分子一阶超极化率β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分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二维电荷转移(2DCT)分子2~5均具有较大的β值,且分子3的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和其余分子相比发生蓝移,这对解决"非线性效率-透光性矛盾"给予了很大启示.分子2~5的一阶超极化率的大小和分子构型关系密切,随着键长交替(BLA)的增加,分子的β值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