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垂直布里奇曼法(VB)生长CdMnTe晶体,由于生长温度高、堆垛层错能低、热应力大等因素,晶体中存在大量孪晶、杂质、夹杂相等,限制其在核辐射探测器方面的应用.为了提高晶体的质量,本文采用移动加热器法(travelling heater method,THM)生长CdMnTe晶体,对该方法生长的晶体中Mn的轴向分布、杂质浓度、Te夹杂和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与VB法生长的晶体作对比.结果表明THM法生长的CdMnTe晶体中Mn的轴向分布均匀,杂质浓度低于VB法制得的晶体,Te夹杂的尺寸5~25 μm,浓度105 cm-3,电阻率为109~1010Ω·cm,导电类型为弱n型,制备的探测器在室温下对241Am放射源有能谱响应.实验表明THM法生长的CMT晶体在晶体质量和电学性能方面明显优于VB法.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HB101感受态细胞的显微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数生长前期的大肠杆菌在生理盐水中用CaCl2可以直接诱导建立感受态并完成转化过程。利用H-810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用CaCl2直接在生理盐水中诱导建立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发现感受态细胞整体电子密度趋于均匀,但存在有电子密度较高颗粒,表明大肠杆菌感受态建立过程中,细胞整体对电子通透性增强,可能存在涉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复合物重新形成相关的胞内物质代谢及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受控改变,暗示大肠杆菌可能具有建立自然感受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反相胶束独特的介质特性,捕捉到漆酶催化反应的中间体光谱动力学信号,实现了对酶催化反应过程的在线光谱研究.通过解析反应过程中在线测得的动力学光谱数据矩阵,解得中间体的生成和衰减均为一级反应,并求出实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通过实验数据与解析结果的比较证实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以大肠杆菌启动子探测质粒pKK232-8 为载体,用4 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消化古生菌盐生盐杆菌R1(Halobacterium halobium )的染色体DNA,在体外进行重组,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得到12 个转化子(T1~T12),其抗性水平分布在10~500 m g/L的区间内. 将这些转化子所含质粒分别命名为pSX1~pSX12,限制性酶切分析表明,这些质粒各插入了一段不同的外源DNA 片段,杂交分析表明,抗性最强的转化子T11 所含质粒pSX11 上插入了一段来源于盐生盐杆菌R1 染色体的DNA 片段. 该DNA 片段在大肠杆菌中具有启动子功能. 相似文献
5.
用同调方法求出一类Nakayama代数A的量,并且求得其代数A的量|IP(A)|=■n-1/r■+1,其中■·■表示向下取整函数. 相似文献
6.
通过双亲灭活方法将二株具不同遗传学特性的盐生盐杆菌J7(含质粒,不产紫膜)和R1(产紫膜,不含质粒)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试验.结果表明,在以30%PEG600为助融剂,加25mmol·L-1EDTA条件下,40℃保温1min,获得融合率为0.76×10-5的融合子.这些融合子具有双亲菌株的某些特征,其中22%的融合子既含有质粒又产紫膜,这些融合子对于进一步研究质粒与紫膜的关系,以及筛选高产紫膜的优良菌株,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嗜麦芽假单胞菌P2菌株(PseudomonasmaltoohiliaP2)的质粒pSH1进行了限制酶切分析,确定了BglⅡ、EcoRⅠ、PstⅠ、XbaⅠ、BamHⅠ、BglⅠ、及PvuⅡ共7种限制性内切酶在pSH1、质粒上的切割位点,前4种酶均为单一切点;后3种依次为2、7、5个切点.通过双酶切和部分酶切的方法绘制了pSH1质粒的限制酶切图谱.将pGP1-2质粒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mr)片段插入pSH1,获得了重组质粒pSH2.pSH2是由pGP1-2质粒上大小为2.90kb的DNA片段(含kmr)和ghH1经BamHⅠ-PstⅠ双酶切产生5.70kb大片段组成,它能够重新转化到喀麦芽假单胞菌受体(kmr)中,其kmr标记能够得到稳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营养缺陷型酿酒酵母AY生长代谢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尿嘧啶缺陷型酿酒酵母AY,和该菌株分别经穿梭质粒pYLZ2、重组质粒pYLZ2/f27、pYLZ2/622转化的3种菌株的生长代谢热动力学.尿嘧啶缺陷型酿酒酵母AY在基本培养基中不生长,没有代谢热效应产生,而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和丰富营养培养基(YPD)中生长,并且在YPD中生长最好;向基本培养基中加入尿嘧啶后,AY能够生长,而且随着尿嘧啶浓度的增加,其生长速率常数增大;经质粒转化的3个菌株均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代谢产热曲线各不相同,与转入质粒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了各菌株遗传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盐生盐杆菌生长过程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LKB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盐生盐杆菌 R1、J7、S9以及 R1和 J7的融合子 F9生长的产热功率曲线 .根据曲线的特征 ,建立了古生菌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方程 :ln[P· ( 1 -P/Pm) r- 1 ]=ln[P0 · ( 1 -P0 /Pm) r- 1 ]+k· t.由此求得了盐生盐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 ,并对此模型和融合子 F9的生长进行了讨论 .该热动力学方程描述了一系列非理想的细菌生长过程的产热功率曲线 ,并将其与经典的指数式生长模型和 lo-gistic模型进行了比较 ,它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首次报道了微量热技术在古生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报道用一步酸化法制得四种未见报道的1:10系列镧系钼钒杂多配合物K7H8LnMo4V6P36.xH2O(Ln=La,Ce,Pr,Nd)。提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差热-热重分析结果讨论了它们的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