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49篇
物理学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化学史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联书店于1956年出版拙著《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其中“我国化学史的研究概况与参考资料”一文,基本上总结了1956年以前中国化学史的研究成果。这篇论文对了解早期的化学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便于读者简捷地掌握这方面的初步知识。《论文集》中其它文章所引用的材料也只到1956年年初为止。现距《论文集》的编写已经七年多了。七年多来,由于考古学工作者、文物工作者、历史学工作者和化学工作者等的共同努力,我国化学史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无论是在实物方  相似文献   
2.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2,3(6):60-60
本刊1982年第2期,登载了刘劲生同志所写的《波义耳和“怀疑派化学家”》一文。  相似文献   
3.
化学史是科学史里的一个部门。科学史又系整个文化史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史是和我国的全部社会发展史息息相关的。因此,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我国的历史发展,才能很好地研究和了解文化史中的任何一部门的真实情况。化学史的研究,当然也不能例外。从另一方面来谈,当我们对于每一部门的历史研究得越清楚,越能帮助我们认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我们研究我国科学  相似文献   
4.
我和陈光旭同志都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亚当斯教授的学生。亚当斯教授曾经培养了七名中国学生,其中有我和陈光旭、邢其毅、蒋明谦、钱思亮、张锦、李景晟。我在1932年获博士学位、陈光旭同志则是在1945年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4,5(3):58-60
雷利勋爵(Lord Rayleigh)本名约翰·威廉·斯特拉特(John William Strutt),后因继承了他祖父和父亲的爵位,所以他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根据英国的习惯,称为雷利勋爵第三,科学界一般则简称他为雷利勋爵。他是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英国最出名的一位物理学家,他既在实验物理方面,又在理论物理方面,有过重大的贡献。尽管他的主要贡献是在经典物理学方面,可是他晚年对于近代物理学,如量子论和相对论,都发表过重大意见。因此,我们可以说,雷利勋爵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大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2,3(6):59-60
凡是不和溶剂起化学作用的气体的溶解度,是由这种气体在液面上的压强来决定的,溶解度和气体的分压成正比。例如,氢、氧、氮、甲烷等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是这样的。因为这种现象是由一位姓亨利的人发现的,所以在化学书上称之为亨利定律。这是学过一点化学的人都知道的。至于这位亨利先生是一位什么人,知道的人就不很多了。  相似文献   
7.
在十八世纪期间,英国有一些化学家,如布拉克(Joseph Black,1728—1799年)以及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1733—1804年)等人,都是出身子中产阶级的学者。这些人之中,只有一位是百万富翁,他一生从事于化学和物理学的研究,当然用不着另有正式职业。他发现了很多前人不知道的事物。他的名字是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  相似文献   
8.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2,3(3):61-63
在1856年英国人帕琴(W.H.Perkin)合成苯胺紫(mauve)之前,所有的染料都是从天然物中取得的。例如:茜素和靛蓝是从某些植物提取的,洋红是从胭脂虫提取的,等等。自从帕琴之后,合成染料在英国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2,3(2):62-63
人们都知道十九世纪以前的染料是天然产物。从1856年英国人柏琴(William HenryPerkin)制造成第一种合成染料,定名为苯胺紫(mauvein)之后,染料始从天然的很快变成大量人工合成的。这是化学发展史上的大事。至于和名垂不朽的柏琴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的化学家彼得·格里斯,在合成染料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无论在质量或数量方面,都曾超过了柏琴,可是却未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核能已是当前世界上日益受到重视的能源,可是,在1938年之前,却几乎没有人认识到利用核能的可能性。1933年秋,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在英国皇家学会年会上的讲演中曾经说过:“凡是谈论大规模地获得原子能的人都属于‘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