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篇
力学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汪琦  唐义彬  李忠 《力学学报》2006,14(2):276-280
根据在浙江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的岩爆,通过现场地质观测资料,具体地分析了其形成的规模、位置、诱发因素以及地质条件,从地质工程的角度,对岩爆发生地段隧道的岩石组成、地质构造、地应力特征以及地下水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在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岩爆的岩石具有岩体结构面发育适中、弹性模量大、P波波速高、地质构造简单、现代水平构造应力强且主压应力轴σ1大角度相交于隧道中轴线和地下水不发育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掌子面喷水、布设释放地应力锚杆、减少隧道壁聚能结构等有效的岩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预聚法和溶胀法制备了具备光学透明性和可加工性的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ZnS/PMMA. 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ZnS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形貌. 结果表明, 基体中ZnS为六方晶型. 比较了分别以含锌微凝胶(ZnP)和ZnCl2为Zn2+源时,ZnS在基体中的生长情况. 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表明,掺杂了ZnS后的PMMA基体在280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和强的荧光峰.  相似文献   
3.
以太阳系天体动力学数值模型为基础,探研方法理论,编制软件,向国内外发出了多次Shoemaker-Levy 9号彗星与木星相撞预报,预报结果和实际基本吻合.阐述预报的方法理论,并将预报的碰撞时间和国际确认的实际碰撞时间予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上一报研究了热解法炭黑沉积于蜂窝体中的规律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添加水以及改变蜂窝体结构的方法, 探索出减少炭黑沉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磷酸三丁酯作为配体,使用高温溶液法合成了掺铒磷酸镧纳米晶体,高分辨电镜和XRD结果表明产物尺寸均一,直径4nm左右,具有高度的结晶性,在甲苯等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良好.近红外发光光谱表明,产物在1535 nm处有发光峰,半高全宽为50 nm,高于目前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增益带宽.通过IR、元素分析研究发现,使用真空干燥等方法不能有效去除纳晶表面的羟基.为了进一步消除表面缺陷和猝灭基团对纳晶发光性质的影响,我们尝试在其外围生长一层LaPO4壳做成核壳粒子以消除表面缺陷和隔离猝灭基团,结果表明,新的纳晶的发光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塑料和橡胶垃圾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塑料和橡胶垃圾的热解实验研究,探讨了这两种聚合物热解机理,并采用Freman-Carroll法定量分析了垃圾热解动力学.塑料和橡胶主要热解气体产物是烃类CnHm(n≤4~5),CO2和CH4,塑料热解过程以脱链解聚吸热反应为主;而橡胶热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交联缩聚放热反应为主,后期以脱链解聚吸热反应为主,热解过程总热效应为放热.  相似文献   
7.
李忠  汪琦  司剑峰 《力学学报》2006,14(1):90-95
基于埋设在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路基中两个断面内的共8个地温测试孔3年来的地温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铁路路基下伏高原多年冻土融化特征,分析了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规律以及填筑铁路路基施工对下伏多年冻土赋存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填筑路基时赋存在路基填料内的热量的影响,铁路路基下伏多年冻土近地表的地温变化特征与天然地面下的多年冻土的地温变化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且向阳面与被阴面差别较大。多年冻土的上限在施工初期会有一个明显的下移沉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残存在路基中的热量逐渐消散,多年冻土上限下降会逐渐稳定。由于受到太阳辐射和路基边坡形状及融化夹层的影响,多年冻土上限会逐渐稳定,但不会在短时期内上升到天然地面下多年冻土的上限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琢  谢峰  郑义  程欢  汪琦 《燃料化学学报》2018,46(4):406-412
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数字图像分析技术HRTEM-DI研究了焦炭微晶结构。焦炭微晶结构参数中的长度、曲率和倾角,可分别用来表达焦炭微晶大小、微晶片层的有序度和微晶堆砌有序度。提出的表征焦炭微晶大小和有序度的结晶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焦炭微晶结晶程度对反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模糊(Fuzzy)系统理论,给出了地下深部开采岩体移动变形预测分析的Fuzzy模型,对岩体移动参数采用遗传规划(GP)方法进行确定,进而形成了模糊遗传规划方法.用工程实测数据对遗传规划网络进行了训练,并用测试样本对GP模型进行了测试,证明了模型的预测性能是令人满意的.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模糊遗传规划方法所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子设计,增大邻菲罗啉平面结构,在不同位次引入-OH,合成2-(2-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HIP)、2-(3-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3HIP)和2-(4-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4HIP)等三种羟基取代菲并咪唑衍生物。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以及扫描电镜等研究其在1mol·L-1HCl溶液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三种缓蚀剂在低碳钢表面服从Langmuir吸附,缓蚀效率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超过了90%,且4HIP具有最好的缓蚀效果,最高缓蚀效率为96.36%。DFT理论计算探讨了三种缓蚀剂分子结构与缓蚀剂效率关系,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