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0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温下,通过双核配合物[Cu(dppm)(NO3)]2(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与四苯基硼钠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三核铜(I)配合物[Cu3(dppm)3(NO3)(OH)](NO3),经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和ES-MS等现代分析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2.
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染料中间体,针对传统合成方法中的缺陷,以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 4)为催化剂,丙烯腈和N-羟乙基苯胺为原料,建立了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的绿色合成新工艺。系统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离子液体用量、底物比例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MIM]HSO 4用量为0.8 mmol,n(N-羟乙基苯胺)∶[KG-*3/5]n(丙烯腈)=1∶[KG-*3/5]1.2,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2 h时,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产率最高(89%),离子液体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一个卧式常压燃烧装置,以CWS为燃料的试验研究结果。并根据本装置结合CWS的燃烧,给出了通过测量燃烧室出口烟气中CO_2%,以计算出燃烧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室温下,通过双核配合物[Cu(dppm)(NO3)]2 (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与四苯基硼钠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三核铜(Ⅰ)配合物[Cu3(dppm)3(NO3)(OH)](NO3),经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和ES-MS等现代分析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5.
用红外光谱法对二苯基膦系列配体及其分别与Cu(BF4)2和Cu(C3H7C00)2形成的系列配位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谱带的归属和Cu(I)配合物形成前后相关谱带的变化规律,并参照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的结果,讨论了所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可能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学校普通物理实验的讲义或教材中,用一「“形丝(或“曰”形框)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时,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方法一在弹簧下端挂上“n”形丝,由标尺读出弹簧上端的位置L。(称作零点,以下同),此时的“n”形丝位置称作平衡位置.调节液面高度,使“n”形丝之横丝浸入液内.之后,使液而不停的缓慢下降,同时不断向上提拉弹簧,使“n”形丝在液膜重力与表面张力和弹簧拉力作用下始终停留在平衡位置,直至液膜断裂为止.液膜断裂时刻弹簧上端的读数为人,液膜被拉起的高度为h(以下同).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为(L;…  相似文献   
7.
硼酚醛树脂是一种耐热性极佳的聚合物,但其存在脆性大、易断裂的缺陷。通过引入端羧基丁腈橡胶对硼酚醛树脂进行增韧改性,显著改善了硼酚醛树脂的力学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端羧基丁腈橡胶与硼酚醛树脂的反应原理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羧基丁腈橡胶与硼酚醛树脂的主要反应过程,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用表面光电压谱和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酞菁氧钛/N,N-二甲苯基苝酰亚胺复合薄膜的表面光伏行为, 发现加入N,N-二甲苯基苝酰亚胺使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均产生负的光伏响应, 可归结为光伏极性反转现象. 该响应随着外加偏压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正负值, 表现出表面态跃迁的特征.  根据N,N-二甲苯基苝酰亚胺n型半导体的性质,  从价带到表面态和从表面态到导带的跃迁能量的差别以及依赖于偏压方向的电场诱导表面光伏响应,  确认表面态来自N,N-二甲苯基苝酰亚胺组分.  相似文献   
9.
用红外光谱法对二苯基膦系列配体及其分别与Cu(BF_4)_2和Cu(C_3H_7COO)_2。形成的系列配位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谱带的归属和Cu(Ⅰ)配合物形成前后相关谱带的变化规律,并参照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的结果,讨论了所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可能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