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探究与案例教学法分析物理概念,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发挥学生群体的互补性和集体协作精神。这就避免了教师讲解式的教、学生被动式的学的旧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是人类对物理世界进行理性认识的结晶,是一个理论化的逻辑体系.如果把物理学比作一座大厦,而物理概念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物理规律则是这座大厦的骨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自由落体运动”概念教学为例,介绍这种教学方法: 教学开始,教师出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运用演示、观察、联想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1 小球共受几个力,处于什么状态? 2 用剪刀剪断细线后,小球受什么力,从什么状态开始沿什么方向运动?(教师演示,指出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4.
5.
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诱发学生再思考.本文从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前、提问时、提问后3方面,阐述了做好课堂提问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7.
8.
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目标的完成度,往往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习惯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缜密策划,把每个步骤都设想得很周到.教学中,教师忙于落实教学设计,至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无关"问题,往往视而不见,或用"课后讨论"之类的措辞来打发.类似的现象公开教学活动中尤为突出,学生是否配合教师完成教学预设成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上有这样一种创作方式:为了更好、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精心地留出空白,这种方式叫做留白.这里的空白并非空无一物.而是相对与物象的实所呈现出来的虚,它是虚中求实,它是虚与实的统一,而且是和谐的统一.物理教学也一样需要留白艺术.教师在细针密线的同时,给学生留有回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想象、分析、理解、概括并借此实现思维的拓展,知识的提升.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要给星星之火留下燎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改掀起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浪潮,涌现了较多的课例来展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探究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被广为推崇.教师在处理探究教学时,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如不注重创设情境,物理问题缺乏梯度,探究内容单一,忽视思维方法的建立.主流的教学能较好地得出结论、规律,但无法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因学生的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待于优化.研究从情境创设、梯度问题、探究内容、过程方法以课堂实例分析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比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定事物异同常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我们这里讲的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质,通过比较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使人们更准确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比较法,效果良好.l温故知新,"比较"弓l人新概念有些物理概念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学习掌握了一些物理概念之后,有的新概念可以在复习已学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用类比的方式自然地引人,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可以通过比较揭示其内在规律.如中专物理要学习重力势能和电势能.…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实验探索教学法”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初中物理 “实验探索教学法”的研究工作, 分析了该教学法的意义和优点, 指出了其理论价值和创新精神, 探讨了推广实施该教学法的可能性与在当前情况下影响推广的条件和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说明物理教学法这一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在师范学院所获得的物理方面的专门科学知识,社会、政治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科目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以培养他们在中学里教物理的本领。物理教学法研究:(1) 在中学里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 在这一科学知识范围内的教学内容,(3) 能够保证中学生掌握中学物理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教材内容多和课堂教学时间少的矛盾,在普通物理静电场部份的教学中,我们讲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E和电位移D时,只讲了平行板电场、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无限长”均匀带电园柱面的电场等几种特例,不能做更多形式的电场的分析,学员往往不善于针对各种特殊情况作出相应的高斯面。此外,在电介质中的电场部份,由于主要分析了平行板电容器中与板面平行地插入一层或两层电介质的场强E、电位移D的情况,缺少对比教学的内容,学员容易笼统地形成一种在两种电介质中D是相等的E是不相等的错误印象,而这个结论的前提条件往往被忽略了(即这时介… 相似文献
17.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知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的知识.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这说明,在物理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结合自身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一些教学课例的探索中,总结、提炼出了一些"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物理概念清晰、准确、有层次,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保证,也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更有助于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我们习惯把概念的掌握过程分为引入、形成、巩固和深化4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特点要求及各层次与教学阶段的对应关系可用图1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