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并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胚珠组织中的RNA、DNA、蛋白质和不溶性多糖进行了测定观察.山茱萸的胚珠为单珠被、薄珠心,并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结构特殊的珠被绒毡层、承珠盘和珠孔塞.孢原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作用.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属寥型.在开花前2个月时,成熟胚囊中的2个极核融合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退化,形成由一个3-细胞卵器和一个具次生核的中央细胞构成的4-细胞雌配子体.某些助细胞中的核位于近合点端,珠孔端为大液泡所占据,次生核通常位于胚囊的合点端.对珠被细胞的RNA、DNA、蛋白质和不溶性多糖的染色均呈较强的正反应.在成熟后期的珠被各层细胞中,除多糖颗粒外,对其他几种物质的检测结果均表现出由外向内形成一个较明显的浓度梯度,即珠被绒毡层着色最深.在成熟的雌配子体中,以卵细胞对Brachet反应最强,其次是中央细胞.卵细胞含大量淀粉粒,助细胞和中央细胞含淀粉粒少,且颗粒比卵细胞中的小.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呈Feulgen负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山茱芙(Corpus of 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大抱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并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胚珠组织中的RNA, DNA、蛋白质和不溶性多糖进行了测定观察. 山茱英的胚珠为单珠被、薄珠心,并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结构特殊的珠被绒毡层、承珠盘和珠孔塞.泡原细胞直接起大泡子母细胞作用.合点端大袍子具功能.胚囊发育属寥型.在开花前2个月时,成熟胚囊中的2个极核融合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退化,形成由一个3一细胞卵器和一个具次生核的中央细胞构成的4一细胞雌配子体.某些助细胞中的核位于近合点端,珠孔端为大液泡所占据,次生核通常位于胚囊的合点端. 对珠被细胞的RNA, DNA、蛋白质和不溶性多糖的染色均呈较强的正反应.在成熟后期的珠被各层细胞中,除多糖颗粒外,对其他几种物质的检测结果均表现出由外向内形成一个较明显的浓度样度,即珠被绒毡层着色最深.在成熟的雌配子体中,以卵细胞对Brachet反应最强,其次是中央细胞.卵细胞含大量淀粉粒,助细胞和中央细胞含淀粉粒少,且颗粒比卵细胞中的小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呈Feulgen负反应.  相似文献   

3.
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rostratumStapf)花药壁的发育属单子叶型,绒毡层为周原质团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式排列,个别为交工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双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由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成熟胚囊为8核组成的7细胞胚囊,两个极核在受精前不融合成次生核  相似文献   

4.
异翅独尾草子房内部结构特殊,子房壁内外表层细胞特化,腔内具贮水组织;胚珠外面覆以特殊附属物-假种皮;珠心组织在珠孔端及合点端细胞具明显的极性分化,胚囊为7细胞8核的蓼型结构。  相似文献   

5.
对长喙毛莨泽泻双受精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开花前3h已可观察到花粉管进入胚囊,开花前2h至开花后8h,大部分雌、雄性核发生融合.合子内的雌、雄性核仁可以融合,以一个大核仁的形式进入分裂期,但核仁正在融合或尚未开始融合的合子同样可以进入分裂期.初生胚乳核内的核仁存在3种情况,即3个核仁或者不融合,或者精子核仁与珠孔端极核核仁融合,或者3个核仁融合成一个大核仁.配子融合属于有丝分裂前的配子融合类型.同一朵花中不同心皮的受精过程有一定顺序,即自花托下部逐渐向上部完成受精作用.  相似文献   

6.
杉木 Cunningamia lanceolata( Lamb.)Hook.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之一 .在西湖山区其胚珠在 3 月底4 月初受粉 ,5 月底花粉管进入珠心 ,受精前精原细胞分裂为两个同型精子. 6 月中旬受精,复合颈卵器顶生.受精卵进行三次分裂形成8个核的原胚,分上下两层,其比例为5 :3 或 6:2 . 具简单多胚与烈生多胚,后期只有一个胚能发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淀粉的消长与胚胎的发育阶段和组织活动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考察三(2-苯并呋喃基)硼烷、三(2-呋喃基)硼烷及三(2-噻吩基)硼烷被某些β-二酮(乙酰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二茂铁基甲酰丙酮)去烃化的能力,及其产物β-二酮螯合物在电子电离质谱反应中的再去烃化差异.结果证实,受共生效应支配,共生性配体2-苯并呋喃核及2-呋喃核比非共生性配体2-噻吩核均较难从硼原子上裂去.  相似文献   

8.
人小肠癌转移腹水细胞系HICMA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dR同步化的方法,分析了人小肠癌转移腹水细胞系HICMA的核型,发现该细胞系染色体数目主要分布于52~56条之间,众数为54条;染色体畸变复杂,在近50%的分裂相中存在一条端着丝粒染色体,GTG显带表明该染色体为正常5号染色体去掉整个短臂而成.对染色体畸变与细胞癌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选用5种萝卜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以相应保持系作对照,进行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有两种方式;1.47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不产生孢原细胞,也不分化形成花粉囊,接近开花期时花药已畸形.2.262A、北京白A、春红A、134A花药发育受阻于单核花粉期.绒毡层细胞具多种异常变化:①径向异常肥大、高度液泡化并侵入药室;②细胞壁解体,细胞内含物融合形成周原质团;③以上两种异常活动同时具有.随着绒毡层细胞退化解体,小抱子核质解体导致败育,药室瘪缩变形,只留下少数染色很深的细胞残留物质.不育系的维管组织有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分化,但不及保持系发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东方水韭二歧根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石蜡切片的方法首次揭示了中国特有水生蕨类植物东方水韭根的生成与二歧根的发育,解剖学结构显示水韭属植物成熟根主要由表皮、外皮层、连接细胞、中央维管束和通气组织5部分组成;东方水韭二歧根的形成过程中,幼根顶端分生组织中央的3个细胞成为二歧根发育的原始细胞,原始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内原始细胞和外原始细胞,分化后的外原始细胞组成的活跃中心将各自成为新的二歧根的原始细胞,使二歧分叉的根形成一个倒“Y”字形结构;根冠紧邻外原始细胞的末端;水韭不同种根内中央维管束的管胞数目存在差异.本研究对水韭属植物个体发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麦成熟胚细胞在诱导培养荃上首先形成水质、松软的初生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它能以一定的叔率产生几种次生愈伤组织:致密型胚性愈伤组织、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起源于一些初生愈伤组织细胞的体胚发生及其次级的胚胎发生.体胚发生的过程同于合子胚发育,它是犬麦成熟胚组培中早期再生植株的主要途径.体胚很容易提早萌发.本文对上述过程进行了组织学分析,同时对胚性悬浮细胞和继代培养中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大珠母贝精子发生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Jameson)的精子发生,揭示了从精原细胞逐渐发育成精子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精原细胞附着在基膜上,切面为扁平多边形;细胞核内开始形成板层小体.在初级精母细胞质中出现了前顶体粒(直径约0,2μm)和中心粒;核内板层小体的大小和数量在次级精母细胞时达到高峰.在精子细胞时期,一些核内板层小体进入细胞质中与前顶体粒融合形成顶体,一些保留在精核中,另一些则随残余细胞质被丢弃.精子结构为典型的原生型,由头部(长约2.0μm)、中段(长约0.8μm,宽约1.4μm)和尾部(长65~70μm,直径0.2μm)构成.顶体位于精子头部前端,呈中空的圆锥体.精核呈桶状;中段包括2个中心粒和4个紧密排列的线粒体;尾部鞭毛断面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14.
苜蓿胚状体的分离及其发育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来源于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胚状体,并对胚状体的分离及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酯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表现出类似的规律性,即在球形胚时期二种酶的活性达到最大值,胚性愈伤组织时期次之,非胚性愈伤组织和子叶胚时期酶的活性较低。酯酶在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时期的活性明显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时期,且按照胚状体发生和发育的进程,酶活性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乌鳢卵巢的成熟时间,卵黄发生过程中液泡、油球、卵黄的形成时间及位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卵黄发生过程中具3种内含物:液泡、油球和卵黄粒.液泡最先从质膜边缘细胞质产生;在初积脂肪时相,油球从核周围开始形成;卵母胞发育到初积卵黄时相时,卵黄粒开始出现在核周围的油球之间.乌鳢产卵期为5~7月份,最小性成熟鱼全长约为35cm,体重约为400g.  相似文献   

16.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ex Lindl.)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之一,其种子俗称香榧子,营养丰富,含油量高达54.39%,组成香榧油的脂肪酸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8.40%。香榧种子外面有一层很厚的肉质化假种皮,约占种子鲜重的50—60%。通常在种子堆放后熟过程中任其腐烂。假种皮中生长着许多树脂道,围绕树脂道有几层细胞,具有分泌芳香性物质的功能。现已从假种皮内提取出具有独特的类似格蓬香和膏树脂香的芳香油,可用于调制花香、清香型香精,在化妆品、肥皂、日用香料等行业中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龙牙百合体细胞胚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龙牙百合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2,4-D,研究了其体细胞胚发生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体细胞胚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龙牙百合体细胞胚发生方式的因素是2,4-D。当2,4-D浓度低于0.5mg/L时,体细胞胚以直接方式发生,起源于鳞片表皮下数层细胞或深层的细胞,依次经过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等阶段,其形态学发育过程与合子胚相似。当2,4-D浓度适中时,体细胞胚以间接方式发生,起源于愈伤组织内部的胚性细胞团,其形态学发育过程也与合子胚相似;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6-BA+2.0mg/L2,4-D,在分化形成体细胞胚时,需降低或去除2,4-D。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冲绳采回枝管藻,用毛细管将成熟多室孢子囊挑出,在试验室条件下培养,可长成孢子体.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孢子释放后形成盘状体附着在基质上,念珠状同化丝从盘状体中间分生.同化丝可从中间部位产生分支,多室孢子囊位于部分同化丝的近端部;同化丝大量产生后基部细胞平行排列,中空,形成假薄壁组织,而后孢子体进入伸长生长阶段;在每个盘状体细胞和同化丝细胞中都有多个色素体和线粒体,蛋白核突出于色素体其他部分,类脂体存在于类囊体中;在同化丝的细胞壁上存在缺口;对同化纤毛而言,色素体和线粒体数量少,紧贴细胞膜,质壁分离严重,在细胞壁上存在“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