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水FeCl_3和格氏试剂在THF中反应,反应产物在DMF中重结晶,得到(Mg·6DMF)[(FeCl_3)_2O]的晶体,在NMF中重结晶,得到FeCl_3·3NMF。本文讨论了氧桥生成的条件。(Mg·6DMF)((FeCl_3)_2O]和(Et_4N)_2[MoFeS_4Cl_ 2)在DMSO中反应得到一非化学计量的笼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MoFeS_4Cl_2]。[Fe_2S_2Cl_4]_(1-a)(Fe·6DMSO)_b(Mg·6DMSO)_(1-b。) 分别测定了(Mg·6DMF)((FeCl_3)_2O]及其衍生物的晶体结构。首次发现了单氧桥二铁化合物的交错型四配位直线氧桥结构,它存在于(Mg·6DMF)~(2+)的笼状母体中。 (Fe·6DMSO)~(2+)统计分布于(Mg·6DMSO)~(2+)的笼状骨架上,而阴离子[MoFeS_4Cl_2]~(2-)和[Fe_2S_2Cl_4]~(2_)统计分布在这个笼状母体中。 在FeCl_3·3NMF中,可以看到Fe—Cl键的对位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FeCl_2·4H_2O与(NH_4)_2MoS_4按3:1(克分子比)在DMF中反应,得到Fe(DMF)_5[(FeCl_2)_2MoS_4]。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定确定该化合物具层状结构。与笼状结构的G-系模型物相比较,指出Mg(DMF)_6~(2+)的较强成笼倾向使三核“元件”化合物Mg(DHF)_6[(FeCl_2)_2MoS_4)无法生成,据此提出Mg(DMF)_6~(2+)的笼格效应。  相似文献   

3.
用分步合成法得到了2个结构新颖的一维之字链异三金属配位聚合物{[Cu(Me_2valpn)Dy(DMF)_2(H_2O)Fe(CN)_6]·1.5H_2O·0.5CH_3OH}n(1)和{[Cu(Me_2valpn)Tb(DMF)_2(H_2O)Fe(CN)_6]·H_2O·CH_3OH}n(2)(H_2Me_2valpn=N,N′-双(3-甲氧基-水杨醛)缩-2,2-二甲基-1,3-丙二胺)。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每个[Fe(CN)_6]3-用顺式的2个氰根分别连接2个相邻构筑单元[Cu(Me_2valpn)Ln(DMF)_2(H_2O)]_3+的Cu(Ⅱ)和Ln(Ⅲ)。除了Cu(Ⅱ)和Ln(Ⅲ)之间的双酚氧桥之外,链中还包含Fe-C≡N-Cu和Fe-C≡N-Ln两类弯曲的桥联结构。配合物1在9.5~300 K的直流变温磁化率数据符合居里-韦斯定律,韦斯常数(θ)为13.17 K,表明配合物1总体上表现铁磁相互作用。交流磁化率测试表明配合物1没有表现出缓慢磁弛豫现象。  相似文献   

4.
从含有M Fe(M=Mo,Fe)结构单元的双核配合物Mg(DMF)_6[Fe_2S_2Cl_4]及Mg(DMF)_6[FeCl_2·MoS_4]起始,经不同的组合反应,分别得到Fe_4S_4,MoFe_3S_4及Mo_2Fe_2S_4单立方烷簇合物。讨论了这一反应的某些特点并报道了双桥联六配体的Mo_2Fe_2S_4(C_4H_8dtc)_6的晶体与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成桥活化配合物反应机理基础上,Ogarl,P.Benson等人,根据中心离子的结构和成桥基配体的性质,用配位场理论,研究报导了水中配合物间电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行为。本文,在混合溶剂中配合物间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非桥基配体Cl~-和H_2O,对H_2O、H_2O—McOH、H_2O—DMF等溶剂中Cis-[Co(cn)_2Cl_2]~+和Cis-[Co(cn)_2(OH_2)Cl]~(2+)和Fe(Ⅱ)间电子转移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相同条件下,无论在  相似文献   

6.
以2,2′-二氨基二苯醚和4-吡啶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含吡啶二脲配体(L),并分别与HgCl_2和Cd(ClO_4)2进行了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位聚合物{[Hg(L)Cl_2]·2DMF}_n(1)和{[Cd(L)_2(H_2O)_2](ClO_4)_2·4DMF·2H_2O·2CH_3OH}_n(2),采用1H NMR、MS、FTIR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合物L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配体及2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构解析表明,2个配合物均为一维链状结构。进一步考察了2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甲醇蒸气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准刚性的双吡啶化合物3,7-di(3-pyridyl)-1,5-dioxa-3,7-diazacyclooctane (L),合成了4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NO_3)(H_2O)_2(L)_2]NO_3 (1)、[Co_2Cl_4(L)_2]·CH_2Cl_2 (2)、[Cd_2(AcO)_4(L)_2]·4CH_3OH (3)和[Cd_2(NO_3)_2(CH_3OH)_2(H_2O)_2(L)_2](NO_3)_2·2H_2O (4)。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配合物2是24-元环状双核结构,而配合物3和4为多边形双核结构。在这些配合物中,双吡啶配体分别采用了单齿、trans-和cis-桥连3种不同配位方式。配合物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作者们研究一系列两核和三核钼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果。这些化合物是三核原子簇: (C_5H_7S_2)_3[Mo_3(μ_3-S)_2(μ_2-Cl)_3Cl_6] (Ⅰ); (C_5H_7S_2)_3[Mo_3(μ_3-S)(μ_2-S_2)_3Cl_7] (Ⅱ); Mo_3(μ_3-S)(μ_2-S_2)_3[S_2P(OEt)_2)_3Cl (Ⅲ); (Et_4N)_2[Mo_3(μ_3-O)(μ_2-Cl)_3(Oac)_2Cl_5] (Ⅳ); (C_5H_7S_2)[Mo_3(μ_3-O)(μ_2-Cl)_3(Oac)_3Cl_3] (Ⅴ); 和两核原子簇: (C_5H_7S_2)_3[Mo_2Cl_9] (Ⅵ); M0_2S_4[S_2P(OEt)_2]_2 (Ⅶ)。 本文的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了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第二部分扼要地给出了这些化合物的晶体与分子结构。簇合物Ⅰ是离子型结构,簇阴离子是双(S)帽三核原子簇,每个Mo原子周围为八面体六配位,Mo—Mo间距为2.617。簇阴离子Ⅱ和簇分子Ⅲ均是单(S)帽三核簇,Mo原子周围为畸变五角双锥构型,Mo—Mo键长分别为2.751和2.725。簇阴离子Ⅳ和Ⅴ均是单(O)帽三核簇,Mo原子周围的配位为畸变八面体,Mo—Mo键长分别为2.597和2.577。化合物Ⅵ是三(μ_2—Cl)桥两核原子簇,其构型为两个共面八面体,Mo—Mo间距为2.707。化合物Ⅶ为双(S)桥两核原子簇,Mo原子周围为四角锥配位,Mo—Mo键长为2.828。 本文的第三部分用简化分子轨道方法分析了三种主要类型的三核钼原子簇中Mo_3体系的M—M键?  相似文献   

9.
在酸性水溶液中,铬(Ⅲ)氯化物的水合物(A)[Cr(H_2O)_4Cl_2]Cl将发生水合反应转变为异构体(C)[Cr(H_2O)_6]Cl_3,即该反应是铬(Ⅲ)配离子的配体取代反应。 1 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具[MoFe_3S_4]类立方烷结构单元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Et_4N]_4[Mo_2Fe_7S_8(SR)_(12)](1a,R=Ph;1b,R=tolyl-m)或单类立方烷化合物[MoFe_3S_4(dtcR_2)_5](2a,R=Me;2b,R=Et)与酰氯在乙腈中反应,分别得到不含Fe桥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Et_4N)_3[Mo_2Fe_6S_8(SR)_3Cl_6](3a,R=Ph;3b,R=tolyl-m)与[MoFe_3S_4]骨架支解后的Fe(dtcR_2)_2Cl(4a,R=Me;4b,R=Et)。说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MoFe_3S_4]单元在1中比在2中稳定。本文首次将1型与3型结构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连系起来。3型化合物的产生得到X射线衍射测定及~1H NMR谱的证实。本文报道3b的单晶结构及3的~1H NMR数据。3b属六方晶系,P6_3/m,a=1.6827(3),c=1.5951(16)nm;V=3.91158nm~3;D_c=1.491g/cm~3;Z=2;F(000)=1780;偏离因子R=0.048。化合物2与酰氯反应产生4,由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证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柔性双吡唑和三氮唑为配体,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个新的二维格子状的配位化合物,[Cu(btb)_2Cl_2](1),[Cu_3(H_2bdpm)Cl_3](2)and[Cd(H_2bdpm)2(C_3O_4)](3)。化合物1中Cu~(2+)为六配位结构,分别与四个N原子和两个Cl原子配位。相邻的[Cu(btb)_4Cl_2]单元共用btb配体从而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化合物2中Cu+通过Cl原子和H_2bdpm配体链接,形成二维结构,氯桥在二维结构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化合物3的结构中包含一维链状的[Cd(H2bdpm)_2]_n~(2+),多个链状结构通过丙二酸分子连接形成了含有三角格的二维结构。此外,我们也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和光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用EXAFS和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M_3W_2Cl_9类双钨簇合物的结构,发现簇胳[W_2Cl_9]~(3-)的结构很牢固,改变阳离子M~+的性质和大小,都不会改变其结构。W_2Cl_9(RO)_4(R′OH)_2类簇合物与M_3W_2Cl_9类似,具有一个双钨簇胳。Anderson等曾研究R为甲基或乙基的两个簇合物的单晶结构,正四价的两个钨原子间用双键及两个氧桥键相联接。与M_3W_2Cl_9另一不同处是取代基RO及R′OH与钨原子直接相联,其间还形成氢键,故RO或R′OH对簇胳的影响要大于M_3W_2Cl_9中阳离子M~+。本文合成6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W_2Cl_4·(RO)_4(ROH)_2化合物,用EXAFS研究其结构,以期了解不同取代基对簇胳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Nd(DMSO)_5(H_2O)_3]Cl_3·H_2O的单晶用ENRAF-NONIUS CAD 4型四圆衍射仪收集衍射数据进行结构分析,最终偏离因子R=0.036。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_1,晶胞参数a=9.800(1),b=10.531(1),c=14.757(2);α=93.07(1),β=100.2l(1),γ=99.71(1)°;Z=2。结构分析证实:晶胞中有二个[Nd(DMSO)_5(H_2O)_3]Cl_3·H_2O分子。Nd与五个DMSO及三个H_2O中的氧形成八配位的畸变三角十二面体结构。Cl~-与络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作用。[Tb(DMSO)_5(H_2O)_3)Cl_3·H_2O的晶胞参数与之相近,有类似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二甲亚砜(DMSO),二甲替甲酰胺(DMF)吡啶(py)等溶剂对[Co(acac)_2·2H_2O]载氧和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Co(acac)_2·2H_2O]与O_2的反应第一步为可逆载氧,而第二步为不可逆载氧.用元素分析和波谱研究了[Co(acac)_2·2H_2O]在溶剂中的存在形态和热力学性质。用配位场理论计算了[Co(acac)_2·2H_2O]在溶剂中的各种配位场参数。动力学的研究表明,[Co(acac)_2·2H_2O]在DMF溶剂中O_2的反应发生一级半过程,一级为[Co(acac)_2·2H_2O]半级为O_2.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v=k[Co(acac)_2·2H_2O]·P_(o_2)~(0.41).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4.8千焦/摩尔,波谱的分析结果证实,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为[Co(acac)_3]  相似文献   

15.
以呋喃二羧酸 (H2FDC) 与 Mn(II) 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溶剂体系分别得到了化合物 Mn(FDC)(H2O)3 (1) 和化合物 [NH4]2?[Mn3(FDC)4]?2DMF?2H2O (2). 呋喃二羧酸与 Mn(II)在DMF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形成了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化合物1,而在DMF溶剂中则形成了具有三维开放结构的化合物2,这反应了溶剂对产物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变温磁化率测试及量子蒙特卡洛方法拟合都表明化合物1和2 都表现为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16.
FeCl_2与酸性离子液在乙醇中反应制备得到咪唑硫酸铁簇合物[HMIM]_2[Fe_2O(SO_4)_3(DMSO)_2]·0.5DMSO(1)和[HPIM]_4[Fe_4O_2(SO_4)_6(DMSO)_4]·2MeCN(2),该类簇合物为四核铁簇Fe_4(O)_2(SO_4)_6(DMSO)_4结构,4个Fe原子通过中心μ3-O桥、硫酸根上的μ2-O和μ3-O桥连接,形成共平面结构,中间的四核铁簇为-4价,4个质子化的咪唑正离子起电荷平衡作用。该簇合物的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中的P1空间群。变温磁化率测试表明该簇合物具有强的反铁磁性。但在类似的反应条件下,FeCl_3在酸性离子液反应没有得到类似的簇合物,而是得到DMSO配合物[FeCl_2(DMSO)_4][EtSO_4]·DMSO(3)。  相似文献   

17.
利用异丙基苯硫醚与丁基锂反应后,再依次与羰基铁和碘反应制得了碘桥双核邻异丙硫基苯甲酰基铁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I]2,而苯甲硫醚类似的反应却仅得到单核苯硫甲基铁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3I。当与亲核试剂作用时,这2个化合物表现出显著不同的反应活性。如双核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I]2与2-吡啶硫醇钠(Py SNa)反应得到单核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SPy),但单核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3I与Py SNa反应导致其分解。另一方面,单核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3I与三苯基膦(PPh3)反应得到羰基取代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2(PPh3)I,但是双核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I]2类似的反应却导致其分解,没有获得可表征的化合物。所有新合成的化合物都通过了核磁与红外光谱的表征,它们的结构也获得了X射线单晶衍射的确证。  相似文献   

18.
六氢吡啶基二硫代甲酸钠盐、氯化亚铁及四硫代钼酸铵在二甲基甲酰胺及二氯甲烷中,经一步自兜反应,分别得到了[MoFe_3S_4(C_5H_(10)NCSS)_5]DMF及[MoFe_3S_4(C_5H_(10)NCSS)_5]CH_2Cl_2。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后者的晶体结构,比较了它与[MoFe_3S_4(Et_2NCSS)_5]~-结构特点的异同,同时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以及溶剂分子的置换反应。  相似文献   

19.
将一定量的FeCl_2,(NH_4)_2MoS_4和HSCH_2CH_2OH在甲醇-甲醇钠溶剂中反应,制备出[(C_2H_5)_4N]_4[Fe_6S_9(SCH_2CH_2OH)Cl]单晶。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818(4),b=13.622(3),c=18.328(7),α=106.09(2)°,β=100.75(2)°,γ=102.69(2)°,Z=2。对7517个可观测反射(1>3σ(Ⅰ))精修所有结构参数,得到一致性因子R=0.0818。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在[Fe_6S_9(SCH_2CH_2OH)Cl]~(4-)中存在着μ_2—S桥,μ_3—S桥和μ_4—S桥。该簇合物的核[Fe_6S_9]~(2-)由8个非共面的菱形组成。其中有4个Fe(μ_2—S)(μ_3—S)Fe,2个Fe(μ_2—S)(μ_4—S)Fe和2个Fe(μ_3—S)(μ_4—S)Fe菱形。用EHMO方法对簇合物电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的研究。结构上键长表现出Fe—(μ_4—S)>Fe—(μ_3—S)>Fe—(μ_2—S)的规律,与EHMO计算得到键序Fe(μ_4—S)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Roussin黑盐的形成机理和“G”系模型物结构及其固氮活性成因的化学和量子化学研究结果。并由此提出了过渡金属类立方烷型簇合物合成中的“活性元件组装”设想;即过渡金属原子簇,特别是含μ2和μ3桥的类立方烷簇,可能由构成该原子簇的基本结构“元件”在一定活化条件下组装而成。考察了现有的Fe-S,Mo-S,Mo-Fe-S以及一些M-M′-X构型相类似的类立方烷簇合物,如[Fe_4S_4(SR)_4]~(2-),[MoFe_3S_4(SR)_n]~(m-),[VFe_3S_4Cl_3(DMF)3]单类立方烷簇,[Mo_2Fe_6S_9(SR)_8]~(8-),[Mo_2Fe_6S_8(SR)_9]~(3-),[Mo_2Fe_7S_8(SR)_(12)]~(3-,4-)桥联双立方烷簇以及(MeZn)_6Zn(OMe)_8孪合双立方烷簇的自兜合成反应,发现尽管它们似乎都是由简单的无机盐和有机配体“自兜”而成,然而它们都不能不经过某些“元件组装”的过程。提出了它们的可能的“元件组装”途径。此外还讨论了“元件组装在其他合成Mo、Fe、S类立方烷簇的反应中的存在。最后还进一步探讨了其他类型簇合物合成反应情况,表明“元件组装”设想是可能推广到类立方烷型簇以外的其他一些原子簇的合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