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 其分子由化学键通过联接基团将两个单链表面活性剂的离子头联接构成. 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 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质, 如高表面活性, 特殊的聚集形态等. 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 联接基团的结构和长度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影响最大. 与其它研究手段相比, NMR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胶束的形成以及自聚集状态, 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空气-水界面的单分子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ngmuir膜天平测定不对称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6和对称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在空气-水界面上形成单分子膜的表面压,通过单分子膜的π-A等温线、微分等温线和静态弹性,分析其相转变和成膜特性.结果表明,与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比较,12-2-16、12-2-12比DTAB单分子膜的分子极限面积大,崩溃压高,并有较高的静态弹性,因而具有较高的凝聚性和稳定性,其中12-2-16单分子膜的凝聚性和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聚集状态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弛豫,自扩散以及2D NOESY谱研究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溶液在形成胶束的过程中,联结基团及其邻近的碳氢链质子形成胶束的壳层,而距离离子头较远的疏水质子位于胶束的内部. 与对应的单链的表面活性剂CTAB相比,其分子运动更受限制. 2D NOESY谱显示联接基团及临近的碳氢链的质子间有较强的交叉峰,表明形成胶束时,分子在联结基团附近堆积的较为紧密. 由2D NOESY谱计算得到的质子间距与HYPERCHEM模拟值有偏差,表明这些强交叉峰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对应质子对在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分子中位于邻近的区域. 因此我们推测,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分子在球形胶束中形成特殊的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4.
徐玥  扈本荃  张宇洁 《光谱实验室》2012,29(4):2296-2299
研究两种具有光学活性的杂二齿螯合物(1S,2S)-2-{甲基[(R)-3甲基-2-丁基]氨基)-1-苯基-1-丙醇和(1R,2R)-2-氨基-1-苯基-1-丙醇的合成方法。分别以麻黄碱和苯甲醛为原料通过成环、还原等方法得到光学活性单一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 NMR确认。设计的合成路线有收率高、反应条件相对温和、生成物光学活性单一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以溴代十二烷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用微波辐射合成了新型三联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索了合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在98℃下,以正丙醇为溶剂,叔胺与溴代十二烷的mol比为2:5;反应8min结束.并对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表征,测定了产物水溶液的CMC值为0.06mmol/L及最低表面张力为38.4mN/m.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并比较了具有和不具有羟基的两种非离子型氢氟烃杂化表面活性剂,它们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表面活性. 实验观察到羟基对改变其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所形成胶束的形态具有较大的影响. 该作用可归因于烷烃基团从空气/水表面上方到其下方的重排以及由羟基诱导的界面水结构的扰动. 本工作提供了一种通过修改界面处的取向结构来弱化碳氢链和碳氟链之间的不混溶性,从而利于设计具有不同界面性质表面活性剂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卤化银具有光致变色特性,广泛应用于光致变色玻璃,照相感光乳剂等。作为一种光信息载体,具有记录和保存光信息的功能,它还是一类重要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有着广泛的应用。以AgNO3与KI为原料,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400)存在条件下,进行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了碘化银纳米线束。采用XRD,TEM和SEM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一维碘化银纳米线束,其直径在80~100nm之间,长度约为20μm,长径比>200。表面活性剂PEG-400在碘化银纳米线束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软模板剂的作用,诱导产物纳米晶沿着某一特定方向定向有序生长从而生成纳米线束。该方法消除了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对碘化银纳米线束的制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阳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阴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三嵌段共聚物,P123)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CuCoMn基催化剂进行改性,利用N2吸脱附、XRD、XPS、IR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在生物质基合成气合成高醇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SDS修饰的CuCoMn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CO转化率(29.7%),而CTAB修饰的CuCoMn催化剂具有优良的高醇选择性(41.2%).同时,三种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催化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高醇产率及其在醇产  相似文献   

9.
在中孔材料MCM-41分子筛的合成溶胶体系中,利用^1H、^14N、^13C NMR研究考察表面活性剂CTMABr在合成溶胶体系晶化过程中的模板作用机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局部浓缩效应(Local Concentrated Effect),并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在合成溶胶体系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酚红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A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在水溶液中与溴酚红(BPR)的显色反应。发现在PH5.0~6.0范围内,CSAA单体与BPR形成离子缔合物(缔合比为3:2),可用于微是CSAA及CSAA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本文还研究了显色2的适宜条件、分析特征,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A series of trimeric n-alkylphenol polyoxyethylene surfactants (TAP)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were confirmed by NMR, FTIR spectrum and elemental analysis. Using the same synthesis route, the trimeric nonylphenol polyoxyethylene surfactant (TNP) was synthesized using industrial product nonylphenol and paraformaldehyde, and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1HNMR, FTIR spectrum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established. The surface activity properties of TAP and TNP (such as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the values of surface tension at the cmc (γcmc), the maximum surface excess concentration (Γcmc), and the minimum surface area per surfactant molecule (Acmc)),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Wilhelmy plate method and steady-state fluorescence probe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ngths of the hydrophilic group oxyethylene (EO) chains and hydrophobic group methylene chains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cmc, γcmc, Γcmc, and Acmc of series of surfactants. Furthermore, TAP are arranged to staggered three-dimensional array mode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which has exhibited better surface properties, such as low cmc values, strong adsorption affinities and wet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新型两亲分子溴化N ,N 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甲铵盐 (FC1 6 AB) ,并利用UV Vis ,FTIR ,1 HNMR ,ESMS等手段进行表征。测量FC1 6 AB不同浓度的水溶液表面张力 ,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FC1 6 AB单分子膜的 π A曲线反映了FC1 6 AB成膜性能较好 ,亚相中抗衡离子的电荷和半径大小对FC1 6AB单分子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轴向核苷修饰硅酞菁,即二[5′-(2′,3′-O-异丙基)-5-甲基胞苷氧基] 硅酞菁,并通过1H NMR和HR-M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含1% Cremophor EL水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Q带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676和679 nm,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685和689 nm。离体光动力抗癌活性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光动力抗癌活性,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半致死浓度(IC50)低至7.8×10-8mol·L-1。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显示,SiPcG可定位于细胞线粒体中。研究表明,SiPcG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抗癌光敏剂。  相似文献   

14.
银溶胶的合成、表征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简单的合成均匀、稳定的银溶胶的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形貌,并利用UV-Vis谱、XP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罗丹明6G(R6G)作为探针分子研究在银溶胶纳米粒子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效果,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银溶胶具有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果。  相似文献   

15.
Monodisperse Co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luminium alkyls yielding air-stable Co nanoparticles after surface passivation. Several procedures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se pre-stabilized, metallic Co nanoparticle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direct anchoring of surfac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and biocompatible dextran layers as well as silica and polymer coatings. As a result, individually coated nanoparticles as well as microspheres can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6.
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聚氧化丙烯二醇、聚醚接枝聚硅氧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进行聚合,并通过三乙胺直接水乳化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硅氧烷改性的透明且稳定性好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化学分析电子能谱、接触角仪、电子拉力试验机以及乳液稳定性测试对其进行研究,测试表明乳液稳定性好,聚硅氧烷链段已被化学键入聚氨酯分子链中,硅氧烷在乳胶膜表明富集,对聚氨酯材料有明显的表面改性作用.研究结果还表明,经少量硅氧烷改性的聚氨酯材料本体的力学性质变化不大,仍然是一种很好的弹性体.随着硅氧烷含量的增加,抗张强度提高,但断裂伸长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7.
金属表面粗糙度对热红外偏振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汪震  洪津  叶松  张冬英  王峰 《光子学报》2007,36(8):1500-1503
根据热红外偏振的原理和探测方法,利用一种热红外偏振探测系统分别研究了铝质和钢质金属板热红外偏振度和其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金属板的表面粗糙度通过喷砂和刨床加工控制.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观测角较小时,喷砂方式处理的金属目标板,粗糙度对它们的热红外偏振度影响较小;而刨床加工的金属目标板,粗糙度对它们的热红外偏振度影响较大.在观测角较大时,无论经过何种加工方式处理表面的金属目标板,都遵循表面越是光滑其热红外偏振度越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杨兴旺  雷新宪 《光谱实验室》2010,27(3):1164-1167
以罗丹明B掺杂的SiO2球为核,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二氧化硅/银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二氧化硅/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表面形貌、表面等离子共振和表面荧光增强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二氧化硅/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峰具有明显的可调谐性,且其表面荧光增强强烈依赖于银壳层的表面等离子共振,随银壳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水热法制备表面修饰的钛酸锶纳米微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工业原料和常用试剂TiCl4、Sr()NO3)2和KOH为基础原料,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并采用制备出表面包裹有DBS的钛酸锶纳米微粉姘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等一系列手段对其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为表面包裹DBS的钛酸锶纳同粉,其形态较为规则,粒度分布较窄,单分散性较好,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20mm,包裹膜的平均厚度为6nm左右,根据X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