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一步确定了碘化四(4-三甲胺苯基)卟啉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PH滴定曲线证明它在不同PH水溶液中存在单体和二聚体平衡. 通过PH光度法求出在恒定离子强度下(μ=0.1FNaNO3)聚合物的聚合度、聚合平衡常数及其热力学参数.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二聚体与生物轴向配体(咪唑、1-甲咪唑、L-组氨酸及吡啶)反应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 其配位能力大小顺序为:咪唑>1-甲基咪唑>L-组氨酸>吡啶. 还求出上述反应在水-二氧六圜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得出lgK与1/8呈线性关系(8为介电常数), 并对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一步确定了碘化四(4-三甲胺苯基)卟啉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pH滴定曲线证明它在不同pH水溶液中存在单体和二聚体平衡。通过pH光度法求出在恒定离子强度下(μ=0.1FNaNO_3)聚合物的聚合度、聚合平衡常数及其热力学参数。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二聚体与生物轴向配体(咪唑、1-甲基咪唑、L-组氨酸及吡啶)反应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其配位能力大小顺序为:咪唑>1-甲基咪唑>L-组氨酸>吡啶。还求出上述反应在水-二氧六圜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得lgK与1/ε呈线性关系(ε为介电常数),并对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金属卟啉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 4 ] 。CuTBP ,CoTBP与有机碱的反应,用光度法测定了轴配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求得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它们与不同有机碱反应的活化能及平衡常数既与配体的碱性有关,也与空间位阻有关,同一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的大小顺序均为:咪唑>吡啶>2 甲基吡啶>2 ,4 二甲基吡啶。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日本产岛津UV 2 4 0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72 1型光度计(内装恒温套) ,重庆电机厂超级恒温槽。四苯骈卟啉金属配合物系自制[4] ,咪唑、吡啶、2 甲基吡…  相似文献   

4.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咪唑或吡啶类配体与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唑合铁(Ⅲ)氯化物[[Fe~Ⅲ(ImTPP)]Cl]和5-[对-(4-(3-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Ⅲ)氯化物[[Fe~Ⅲ(PyTPP)]Cl]两种尾式铁(Ⅲ)卟啉的轴向加合作用,测定了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及含氮配体的加合分子数.结果表明,[Fe~Ⅲ(PyTPP)Cl与[Fe~Ⅲ(TPP)]Cl相类似,均与咪唑、吡啶类配体生成1:2低自旋六配位加合物.含氮配体与[Fe~Ⅲ(ImTPP)]Cl的轴向加合反应平衡常数比与[Fe~Ⅲ(TPP)]Cl相应的平衡常数大10~10~3倍,这是因为含氮配体与[Fe~Ⅲ(ImTPP)]Cl的轴向配位诱导了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Ⅲ离子的轴向配位,这种配位模式增强了含氮配体与Fe~Ⅲ离子的键合;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Ⅲ离子配位的模式得到了UV—vis、~1H NMR及EPR实验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咪唑或吡啶类配体与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III)氯化物[[Fe^I^I^I(ImTPP)]Cl]和5-[对-(4-(3-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III)氯化物[[Fe^I^I^I(PyTPP)]Cl]两种尾式铁(III)卟啉的轴向加合作用, 测定了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及含氮配体的加合分子数。结果表明, [Fe^I^I^I(PyTPP)Cl与[Fe^I^I^I(TPP)]Cl相类似, 均与咪唑、吡啶类配体生成1:2低自旋六配位加合物。含氮配体与[Fe^I^I^I(ImTPP)]Cl的轴向加合反应平衡常数比与{Fe^I^I^I(TPP)]Cl相应的平衡常数大10-10^3倍, 这是因为含氮配体与[Fe^I^I^I(ImTPP)]Cl的轴向配位诱导了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I^I^I离子的轴向配位, 这种配位横式增强了含氮配体与Fe^I^I^I离子的键合; 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I^I^I离子配位的模式得到了UV-vis、^1H NMR及EPR实验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咪唑或吡啶类配体与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III)氯化物[[Fe^I^I^I(ImTPP)]Cl]和5-[对-(4-(3-吡啶氧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铁(III)氯化物[[Fe^I^I^I(PyTPP)]Cl]两种尾式铁(III)卟啉的轴向加合作用, 测定了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及含氮配体的加合分子数。结果表明, [Fe^I^I^I(PyTPP)Cl与[Fe^I^I^I(TPP)]Cl相类似, 均与咪唑、吡啶类配体生成1:2低自旋六配位加合物。含氮配体与[Fe^I^I^I(ImTPP)]Cl的轴向加合反应平衡常数比与{Fe^I^I^I(TPP)]Cl相应的平衡常数大10-10^3倍, 这是因为含氮配体与[Fe^I^I^I(ImTPP)]Cl的轴向配位诱导了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I^I^I离子的轴向配位, 这种配位横式增强了含氮配体与Fe^I^I^I离子的键合; 尾端咪唑基与配合物中的Fe^I^I^I离子配位的模式得到了UV-vis、^1H NMR及EPR实验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咪唑环上取代基团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在模拟生理条件(0.15 mol·L-1 NaCl溶液)下, 应用多核(1H、13C和51V)、扩散排序谱(DOSY)以及变温NMR等谱学技术研究双过氧钒配合物NH4[OV(O2)2{2-(2’-Pyri-dine)-Imidazole}]·4H2O(简写为bpV(Imi-Py))和咪唑类配体(咪唑、2-甲基鄄咪唑、4-甲基-咪唑和组氨酸)的相互作用, 其从强到弱的顺序为咪唑≈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组氨酸. 研究结果表明, 咪唑环上取代基团空间位阻对反应平衡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竞争配位的结果导致新的6 配位过氧物种[OV(O2)2L]-(L 为咪唑类配体)的生成, 当配体为4-甲基-咪唑和组氨酸时, 生成的则是一对异构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谱技术研究了一种新型尾式锰(Ⅲ)卟啉--氯化meso--[邻-(4-二乙胺基丁酰胺基)苯基]三苯基卟啉合锰(Ⅲ)[筒作PMn(Ⅲ)Cl]与有机碱的轴向反应,通过光谱滴定法测定了轴向反应在苯溶剂中的平衡常数.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这种尾式锰(Ⅲ)卟啉与脂肪胺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与吡啶的反应是不完全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咪唑的反应是轴向加合反应.  相似文献   

9.
尾式卟啉铁配合物与有机碱的加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锡章  修正坤  牟西海  赵东源 《化学学报》1985,43(11):1043-1047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一种新的尾式卟啉铁氯化meso-[邻-(4-二乙氨基丁酰氨基)苯基]三苯基卟啉合铁(III)[PFe(III)Cl与咪唑、苯骈咪唑、吡啶、3,5-二甲基吡啶、三乙胺、二乙胺、正丁胺的加合作用,测定了这些有机碱同卟啉铁的加合平衡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咪唑类与卟啉铁作用一步生成2:1的加合物;吡啶类与卟啉铁作用分步生成1:1和2:1的加合物;胺类与卟啉铁作用只生成1:1的加合物,同时还发现胺类的平衡常数K与BH[+]的酸常数K之间的关系式为logK=6.45Pk-66.87。  相似文献   

10.
用气液色谱法,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了以α-甲基萘作为固定液时,路易斯碱脂肪胺和醇的溶解平衡常数K_R~0,以及它们与作为路易斯酸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双-(4,6-二异丙基水杨酸)合铜(Ⅱ)相互作用的表观分配常数K_R和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_1。再根据热力学公式: 进一步求出了加合反应的焓变ΔH和熵变ΔS。  相似文献   

11.
新型吡啶基修饰的尾式卟啉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新型尾式锌卟啉(o-PyOC6H12OTPPZn)的合成及表征,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对该化合物与5种吡啶类小分子间的轴向配位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轴配体系的热力学数据显示, 5种吡啶类配体的平衡常数按K(4-MePy)>K(Py)>K(3-MePy)>K(2,4,6-triMePy)>K(2-MePy)依次减小, 吡啶类小分子对主体的配位能力按4-MePy>Py>3-MePy>2,4,6-triMePy>2-MePy依次减弱, 同时分子模拟的理论研究得到了与实验完全一致的结果. 通过Z-扫描实验对该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表明, 该样品具有较强的反饱和吸收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将抗癌活性化合物cis-[RuCl2(Me2SO)4]与L-组氨酸在乙醇溶液中或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均得到了配合物[RuCl(Me2SO)2(L-His)](1).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的晶体属变形八面体,空间群P3121,a=b=14.0575(16)A,c=15.637(3)A,分子中含一个结晶水.该配合物中L-组氨酸配体分别通过氨基氮、咪唑氮、羧基氧与中心原子钌(Ⅱ)配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III)(DTC)氧化乙二醇(Glgcol)在291.2-303.2K的反应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 反应对氧化剂(DTC)是一级, 对乙二醇也是一级, 准一级([Glycol]0>>[DTC]0)速率常数Kobs随着[OH^-]增加而增加, 随着[TeO4^2^-]增加而降低, 并且有负盐效应, 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 求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两种新的钴(II)schiff碱配合物水杨醛L-甲硫氨酸-水合钴(II)(1), 邻香兰素L-甲硫氨酸-水合钴(II)(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 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气体吸收装置测定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氧量, 求得氧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 同时探讨了温度和配体结构对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用TG-DTG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并采用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推断了两种配合物的第一步热分解反应机理, 得到了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及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两种新的钴(II)schiff碱配合物水杨醛L-甲硫氨酸-水合钴(II)(1), 邻香兰素L-甲硫氨酸-水合钴(II)(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 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气体吸收装置测定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氧量, 求得氧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 同时探讨了温度和配体结构对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用TG-DTG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并采用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推断了两种配合物的第一步热分解反应机理, 得到了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及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苯基偶氮(4-偶氮-1)-2-萘酚(苏丹红Ⅲ)与β-环糊精的包合机理。用红外光谱法确认了主体分子对客体分子的包合深度。结果表明:苯基偶氮(4-偶氮-1)-2-萘酚与β-环糊精形成1∶1的包容络合物,包合常数为7.95×102L/mol,求出了包合反应热力学参数ΔG,ΔH及ΔS,整个包合过程受熵变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在碱性介质中, 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III)配离子, 即[Ag(HIO6)2]5-, 氧化药物分子愈创甘油醚的动力学及其机理. 用质谱鉴定了氧化产物;反应对Ag(III) 和愈创甘油醚均为一级;在温度25.0-40.0 ℃范围内, 通过分析[OH-]和[IO-4]tot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级速率常数有以下表达式:k′=(ka+kb[OH-])K1/{f([OH-])[IO-4]tot+K1}, 在25.0 ℃及离子强度0.30 mol·L-1时, 对此反应有ka=(2.6±1.2)×10-2 mol-1·L·s-1, kb=(2.8±0.1) mol-2·L2·s-1, 及K1=(4.1±0.4)×10-4 mol·L-1, 求出了涉及ka, kb的活化参数, 并据此推出反应机理为反应体系中的[Ag(HIO6)2]5-配离子在前期平衡后, 反应活性中心与药物分子形成Ag(III)-过碘酸-愈创甘油醚分子三元配合物, 配位甘油醚分子通过两个平行途径将两电子传递给中心原子Ag:一个途径无OH-离子参与, 另一途径有OH-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18.
在碱性介质中,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III)配离子,即[Ag(HIO6)2]5-,氧化药物分子愈创甘油醚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用质谱鉴定了氧化产物;反应对Ag(III)和愈创甘油醚均为一级;在温度25.0-40.0℃范围内,通过分析[OH-]和[IO4-]tot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级速率常数有以下表达式:k′=(ka kb[OH-])K1/{f([OH-])[IO4-]tot K1},在25.0℃及离子强度0.30mol·L-1时,对此反应有ka=(2.6±1.2)×10-2mol-1·L·s-1,kb=(2.8±0.1)mol-2·L2·s-1,及K1=(4.1±0.4)×10-4mol·L-1,求出了涉及ka,kb的活化参数,并据此推出反应机理为反应体系中的[Ag(HIO6)2]5-配离子在前期平衡后,反应活性中心与药物分子形成Ag(III)-过碘酸-愈创甘油醚分子三元配合物,配位甘油醚分子通过两个平行途径将两电子传递给中心原子Ag:一个途径无OH-离子参与,另一途径有OH-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19.
张安运 《化学通报》2000,63(5):48-50
Purex流程中,同时定量测定浓度约为10-4~10-5mol.L-1且共存于HNO3溶液中的Np(IV)、Np(V)和Np(VI)各种价态,是乏燃料后处理中的重要课题.传统的萃取-色谱法、离子交换法、载带法以及共沉淀法虽然对其价态测定有一定效果,但操作冗长,稍有不慎,易出差错.因此,多年来光度法很受重视.然而,U(VI)的存在对利用光度法测定Np(IV、V、VI)价态有很大影响,常常会使Np(V)的测定结果偏低.研究发现了在3 mol.L-1HNO3溶液中[U(VI)]/[Np(V)]>104时,Np(V)与U(VI)之间形成的1∶1型配合物是其测定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求得了配位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与二苯基亚砜(DPSO)的甲苯溶液在高氯酸介质中对铒(Ⅲ)的协同萃取,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和各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增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