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葡聚糖磁性毫微粒的制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超顺磁性的葡聚糖磁性毫微粒,通过凝胶色谱法和调整离心法分离出葡聚糖磁性毫微粒,研究了制备过程中葡聚糖浓度、铁盐用量、氨水浓度、Fe^3_+/Ge^2+摩尔比和二价钴对磁性葡聚糖毫微粒磁化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亲和磁性毫微粒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以壳聚糖为包裹材料包埋自制的磁流体 ,制备了具有核 壳结构的磁性毫微粒 ,并偶联色素配基CibacronBlue 3GA(偶联量 1 4 .5μmol/mL)得到了一种新型亲和磁性毫微粒 .结果表明 ,所得亲和磁性微球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形状规整 .以牛血清白蛋白 (BSA)和溶菌酶 (Lys)为目标蛋白 ,考察了该亲和磁性毫微粒的吸附性能 ,发现其对BSA和Lys的吸附量分别为 4和 2 8mg/g,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 ,且对时间依赖性小而对溶液离子强度敏感 .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直径为384纳米的α,ω-二羧基聚乙二醇磁性毫微粒,碱性蛋白酶通过吸附交联法被固定于磁性毫微粒,研究了制备研究中的吸附时间,给酶量,戊二醛浓度,pH和离子强度对磁性固定化酶活力及酶固定化率的影响。比较了碱性蛋白酶磁性固定化酶与自由酶的酶学性质,磁性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没有改变,但热稳定性显著使高;磁性固定化酶的最适pH向酸性方向移动了1.0个pH单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直径为384纳米的α,ω─二羧基聚乙二醇磁性毫微粒.碱性蛋白酶通过吸附交联法被固定于磁性毫微粒.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吸附时间、给酶量、戊二醛浓度、pH和离子强度对磁性固定化酶活力及酶固定化率的影响.比较了磁性蛋白酶磁性固定化酶与自由酶的酶学性质,磁性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有改变,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磁性固定化酶的最适pH向酸性方向移动了1.0个PH单位。  相似文献   

5.
滴定水解法制备的Fe3O4磁流体,与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α-甲基丙烯酸(MAA),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聚合,制备了Fe3O4/P(NIPAM-MAA)复合微粒.对其形态及性能进行研究表明,复合微粒呈现核壳结构的规则球形,溶胀态和收缩态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34.7nm和141.5nm.复合颗粒中的Fe3O4颗粒质量分数为1.9%,当外磁场为104Oe时,复合微粒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0.6306emu/g.分散在水溶液中的复合微粒在30℃~36℃之间发生了体积相转变,表现出温度敏感性.在低pH溶液中的体积相转变十分显著,随pH逐渐增大,其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显示向高温迁移.  相似文献   

6.
ZHANG Hua  PENG Ming-Li  CUI Ya-Li  CHEN Chao   《中国化学》2008,26(9):1737-1740
羟丙基-β-环糊精因具有内部疏水和外部亲水锥形圆筒空腔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磁性药物载体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将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在超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表面制备磁性复合微粒,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振动磁强计,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等方法对该复合微粒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的体外载药与释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微粒的粒径大小在10-20nm,饱和磁化强度59.9 emu/g,铁含量55.4%。对阿霉素的载药量为87.8 μg/mg。体外释药结果显示载药复合粒子在PBS中1天,4天,10天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35.5%, 49.3%, 76.5%,表明该载体具有一定的药物缓释功能。由此可知,羟丙基-β-环糊精磁性复合微粒可作为磁性靶向给药系统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7.
肿瘤靶向PEI包覆磁性纳米凝胶的光化学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 PEI)为预聚体, H2O2为抽氢剂, 采用光化学方法制备了PEI包覆的磁性纳米凝胶(PEI-Fe3O4), 在PEI-Fe3O4表面共价偶联具有肿瘤靶向作用的叶酸分子(Folate, FA), 制备得到肿瘤靶向PEI包覆磁性纳米凝胶(FA-PEI- Fe3O4). 采用多种手段对PEI-Fe3O4及FA-PEI-Fe3O4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FA-PEI-Fe3O4平均粒径为140 nm, 形状规则, 具有超顺磁性, 磁含量达到22.4%, 饱和磁化强度达65.6 A·m2·kg-1, 磁性纳米凝胶较高的磁响应性能和具有肿瘤靶向作用的叶酸分子的修饰, 为其作为潜在的肿瘤靶向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汪鑫  闫凯  龚莹  刘瑞清  徐祖顺 《高分子学报》2014,(11):1547-1552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使用油酸改性生成了粒径均一的油性纳米粒子.使用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以及荧光可聚合配合物Eu(AA)3Phen为原材料合成了含有稀土金属Eu的两亲性的聚合物为配体,以油性Fe3O4为核,采用配体交换反应制备水性的磁性荧光微粒.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粒径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对该微粒进行形貌、结构、超顺磁性以及荧光性能的测试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两亲性聚合物良好有效地包覆在了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制得的含稀土磁性荧光微粒在水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粒径均一,其平均粒径仅为45 nm,室温下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3 A·m2/kg,研究过程中测得微粒中的稀土Eu3+在594 nm和619 nm有明显的特征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9.
采用偶联法使抗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与聚乳酸载 5_氟尿嘧啶毫微球偶联 ,制备出靶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免疫毫微球。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形貌和结构 ,用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载药毫微球粒径。ELISA法检测偶联后的抗体活性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免疫毫微球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结果显示载药毫微球表面光滑 ,平均粒径为191 0± 0 2 0 2nm ,其载药率为 8 2 %。免疫载药毫微球中的单克隆抗体HILE6保留达到原免疫活性84 %。该免疫载药毫微球能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特异性结合。该实验为特异性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_后囊混浊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靶向药物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单分散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主要制备方法、表面修饰以及在生物医学靶向药物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金属有机前驱体高温热分解法、溶剂热合成法和LSS(liquid-solid-solution)法是目前制备高质量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比较有效的手段。通过表面修饰制备出的具有良好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和活性功能基团的磁靶向药物载体将可能实现定位蓄积、高效载药、控制释药和可生物降解等靶向治疗癌症的目的。开发出具有荧光检测、主动靶向识别、高效载药、智能控药释放、无毒副作用和生物相容性于一体的多功能靶向药物载体将是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郝丽娟  李双艳  韩磊  黄杰  常津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2):1857-1863
制备了一种新的基因载体材料———赖氨酸修饰的壳聚糖(CTS-lys)包裹的磁性纳米颗粒. 优化制备了CTS-lys原料, 红外(IR)和核磁(1H-NMR)检测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大量氨基被赖氨酸修饰. 通过共沉淀方法, 制备了赖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CTS-lys-MNPs). 利用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分析仪、磁力计(VSM)和X射线衍射(XRD)对CTS-lys-MNPs进行了表征, 并通过U293细胞, 研究了CTS-lys-MNPs的细胞毒性. 结果表明, CTS-lys-MNPs的平均粒径为100 nm, 具有较好的超顺磁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 在此基础上, 通过凝胶电泳实验观察了CTS-lys-MNPs和DNA的结合情况, 并通过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 研究了CTS-lys-MNPs和DNA的复合物在动物体内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 结果表明, CTS-lys-MNPs 是一种较好的磁靶向基因载体并能成功地跨越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2.
新型磁性葡聚糖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在尿激酶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合成多分散的粒径在 5 0目~ 30 0目的磁性葡聚糖微球 (MDMS)。MDMS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 ,分别键合氨基乙酸、6 氨基己酸和乙二胺作为间隔臂 ,以碳二亚胺为偶联剂 ,分别偶联L 精氨酸甲酯、对氨基苯甲脒和胍基己酸配体 ,制备了 5种磁性亲和吸附剂。研究了分散介质及其粘度和密度、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将所制备的磁性亲和吸附剂应用于尿激酶粗品的纯化 ,并讨论了偶联试剂和配体对尿激酶纯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偶氮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体消化道中,偶氮键仅能被结肠厌氧菌代谢的偶氮还原酶还原在耐断裂,偶氮聚合物可作为潜在的高定位性的结肠靶向药物缓释载体,根据合成方法和最终的释药方式,偶氮聚合物药物释放体系可分为水凝胶体系,胞衣体系和聚合物前药体系。  相似文献   

14.
链亲和素-磁性微粒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作用机制, 制备两种链亲和素-磁性微粒, 即链亲和素-金磁微粒和链亲和素-氨基磁粒, 并对其在不同缓冲液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采用酶抑制法测定两种链亲和素-磁性微粒对游离生物素的结合能力; 分别以紫外吸收和固相核酸杂交方法, 测定两种链亲和素-磁性微粒对生物素标记寡核苷酸探针的固定化容量及活性, 并与Dynabeads®M-270 Streptavidin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制备的链亲和素-金磁微粒, 适用于核酸杂交与检测常用的STE (Tris-NaCl-EDTA) 缓冲系统, 通过共价作用形成的链亲和素-氨基磁粒, 适用于STE和磷酸盐(PBS)缓冲系统; 1 mg链亲和素-金磁微粒和链亲和素-氨基磁粒对游离生物素的最大结合容量分别为4950和5115 pmol; 对生物素标记寡核苷酸探针(24 mer) 的结合容量分别为2839和2978 pmol, 测定结果均是Dynabeads®M-270 Streptavidin的6~7倍; 与FITC-标记互补寡核苷酸的杂交结果表明, 固定于链亲和素-磁性微粒表面的寡核苷酸探针保持了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5.
具有靶向抗癌功能的O-CMC磁性纳米载体系统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以O_羧甲基壳聚糖 (O_CMC)为原料 ,制备出具有超顺磁特性的正电性纳米载体 ,并将其与抗癌药物甲氨喋呤 (MTX)结合 ,构建成平均粒径 5 0nm的具有磁靶向抗癌功能的纳米载体系统。该载体在人体血液微循环模型进行的体外靶向定位试验中呈现良好的磁感应性。体外抑瘤试验结果表明 ,该磁性纳米载药体系中MTX保持了较好的抗肿瘤特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样品的TEM、EDX和VSM检测结果,分析制备纳米微粒工艺中与粒径相关的水/有机物(摩尔比R)比例对颗粒成核尺寸的影响,以及不同镍/铁比例(摩尔比)对粉末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给出控制颗粒尺寸大小的R取值.  相似文献   

17.
悬浮聚合法制备含四氧化三铁微粒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物, 再由环氧化和氨基化反应得到功能化高分子磁性载体(FPMC), 采用酸渗实验、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对产物进行性能表征;研究FPMC对RE3+离子( RE=La, Eu, Y)的选择性吸附作用, 进而探讨稀土离子浓度对载体FPMC吸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击法磁性纳米颗粒作为水稻转基因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磁性纳米颗粒为载体,由电击法介导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优化方法。制备了粒径小于10nm的磁性纳米颗粒,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融合制备基因载体,同时,制备水稻悬浮细胞,加入电极杯中,调节电击条件为:电压分别是800,1000和1200V,电容25μF,电阻200Ω,直径10mm,电击数次。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化后的悬浮细胞,可以明显看到绿色荧光蛋白在水稻细胞内表达。说明纳米颗粒基因载体在电击作用下能有效进入细胞,利用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电击法转化植物细胞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9.
磁性脂质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靶向制剂,能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大量滞留在靶部位.由于磁性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易生物降解,因而被广泛用于肿瘤诊断与靶向治疗等领域.本文作者综述了磁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断与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地塞米松(Dex)和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经酰胺化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型靶向基因载体PEI-Dex偶联物. 研究结果表明, PEI-Dex可结合DNA形成复合物, 在最佳制备条件下(N/P=12), PEI-Dex/DNA复合物粒径为(162±1.90) nm, 电位为(12.8±0.11) mV, 适用于基因转染. PEI-Dex的细胞毒性较低, 可促进复合物的细胞核转运, 从而显著提高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