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商品二氧化钛(P25)经过改性、浸渍、焙烧、酸洗和干燥过程制备离子筛,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样品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对锂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25在1173K、焙烧8h后得到了锐钛相TiO2,进一步得到对锂离子具有特殊记忆效应的离子筛;随着浸渍过程Li与Ti摩尔比的增加,前驱体中Li—Ti—O固熔体的量逐渐增加,主要物质为立方晶系的Li1.33Ti1.66O4;经酸浸脱得到的离子筛为锐钛相TiO2,对锂离子的平衡吸附量达到0.7mmol/g.  相似文献   

2.
以Li3xLa0.67-xTiO3为母体,通过掺杂经高温固相反应制得了一系列新的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3xLa0.67-xAlyTi1-2yNbyO3。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系统(以下分别简称为Al-Nb)在x=0.10,y<0.050时,合成物为单一的钙钛矿固溶体,而当x=0.10,y≥0.050时,系统合成物还存在Al2O3杂相;应用交流阻抗技术测试其电导率,结果表明:该体系合成物在室温下有较高的电导率,可达2.52×10-4S/cm,在523K时最高电导率可达4.76×10-3S/cm。活化能在20~25kJ/mol之间,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4.
以壳聚糖为载体,用废酵母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吸附微球,以溶液中活性红4(RR4)为吸附对象对所制备微球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制备液中壳聚糖含量为3%(质量分数),废酵母添加量7.5 g/L,交联剂戊二醛(25%,质量分数)量0.5 mL/L,交联时间2 h条件下,制得湿粒径为3.0-3.5 mm的复合吸附微球,其吸水量9倍左右,膨胀率15-20倍.微球在酸性条件下对RR4的吸附量大,常温下需22 h达到吸附平衡,等温实验数据对Freundlich等温方程的拟合情况良好,pH=2时,微球对RR4的最大吸附量为72.32 mg/g(以微球湿重计).  相似文献   

5.
以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钛源、无水乙酸锂(CH3COOLi)为锂源、二水合乙酸锌(Zn(CH3COO)2·2H2O)为锌源,采用独特的微波烧结结合溶胶凝胶法在650℃、750℃和850℃条件下制备了钛酸锌锂(Li2ZnTi3O8,LZTO)负极材料LZTO-650、LZTO-750和LZTO-850.通过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6.
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C2H4、C2H6和O2等组分,若采用变压吸附法回收其中的C2H4时,需要考虑O2对吸附分离C2H4的影响。在固定床吸附柱上,测定了有0。存在时,C2H4/C2H6体系在3种吸附剂(活性炭、NJ络合吸附剂和NK络舍吸附荆)上的动态吸附行为,考察了O2对不同吸附剂吸附C2H4的选择性和稳定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02的实验条件下,NK络合吸附荆对C2H4/C2H6体系能优先吸附C2H4,且C2H4的吸附性能不受O2的影响,C2H4/C2H6的分离系数为10;NK络合吸附刑具有稳定的有效c2H。吸附量9.2mL/g。实验结果为工业回收C2H4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LiTi2(PO4)3为基,用分析纯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900℃)制得一系列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1+2x+2yAlxMgyTi2-x-ySixP3-xO12(以下简称Ti—Mg—Lisicon).系统的合成温度随x和y的增大而降低.应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的电导率数据结果表明x=0.1,y=0.1的合成物室温电导率最好为1.31×10^-4S/cm,而673K时x=0.1,y=0.3的合成物的电导率最大,为2.93×10^-2S/cm.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x=0.1,y≤0.7;x=0.2,y≤0.6的组成范围内均得到空间群为R3C的合成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Fe3O4/聚(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磁性微球,考察了微球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磁性吸附剂粒径35~55μm,Fe3O4质量分数18%,能有效吸附金属离子。由Langmuir模型得到的饱和吸附容量为别为:Hg2 2.3mmol/g,Cu2 2.2mmol/g,Ni2 1.1mmol/g。由Lagergrent方程计算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Hg2 0.023min-1,Cu2 0.034min-1,Ni2 0.036min-1。吸附剂可用1mol/LH2SO4再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水杨醛希夫碱微球吸附剂,使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了吸附剂的结构,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同时与采用常规水浴加热制备的微球吸附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能加快反应的进行,制得的吸附剂微球较为均匀,同时增大了对Pb2+、Cd2+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3+掺杂TiO2光催化剂,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纯TiO2和 Gd3+掺杂TiO2对碱性品红染料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Gd3+的掺入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与纯TiO2相比,Gd3+掺杂TiO2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增强,该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碱性品红的活性提高了20%左右.实验表明,掺杂Gd3+ 1%(质量分数),温度为25 ℃,底物浓度为20 mg·L-1时对碱性品红染料降解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版剂,通过自组装,制备聚苯乙烯微球。经过氧化和高温炭化转换成硬炭微球。考察了硬炭微球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硬炭微球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05 mA·h/g,40次循环后保持在304 mA·h/g。  相似文献   

12.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镧的TiO2 微球. 采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掺杂镧的TiO2 微球直径在300~600 μm之间,微球中TiO2 晶粒为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合晶型,且以锐钛矿为主相,平均粒径为20 nm左右. 分别在太阳光和300 W高压汞灯的光照下,考察了不同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染料的光催化效果,结果表明,掺杂La2 O3 的TiO2 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吸附剂的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最新文献报道,阐述了高聚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尤其对改性聚合物对隔、铅、铜和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论述,归纳总结了影响吸附剂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指出化学改性法引入螯合基团是制备高性能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有效方法.这类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对铅离子、汞离子和隔离子的吸附容量最高分别可达211、155和147mg/g.  相似文献   

14.
采用PVC粘合成型技术对实验室合成的Li4Mn5O12粉体进行成型,制备出直径约为3.5mm的球形PVC-Li4Mn5O12复合材料,并通过SEM、孔径分布、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测试等手段研究成型前后离子筛的形貌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VC-Li4Mn5O12复合样品中的离子筛仍为纳米棒;且球形离子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模拟卤水中对Li+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改性的系列多级孔硅酸镁纳米材料(FMS)用于吸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Ni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吸附前后溶液中Ni2+的浓度,对所测定的实验数据用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模型进行拟合。根据系列改性材料表征数据和实验数据拟合结果,研究系列改性材料的吸附行为及其对Ni2+的吸附效能与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孔结构等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孔径和比表面积更大的5-FMS(FMS中添加5%(质量分数)SDS)对Ni2+的平衡吸附量最大,可达231.62 mg/g;所有材料对Ni2+的吸附行为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同时所有材料对Ni2+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即为单分子层均匀吸附,其中5-FMS理论吸附量最大,为280.40 mg/g;该系列材料主要是通过静电吸附、表面金属离子(Mg2+)和酸性基团与溶液中Ni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的球形MnCO3前驱体与Li2CO4在高温煅烧条件下进行固相反应合成了高能量密度尖晶石型LiMn2O4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反应时间形成的球形MnCO3产物观察表明,球形MnCO3前驱体是由许多小粒子通过静电作用力组装而成的球形微米二次粒子,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成核一聚结的过程。球形MnCO3前驱体经高温锂化后可以直接获得高振实密度的LiMn2O4微球(1.8g·cm^-3),煅烧前后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LiMn2O4微球在常温和高温(55℃)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0.5C(1C=148inA·g^-1)倍率时,常温下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3和116.0mAh·g^-1,充放电能量密度分别为480.8和462.0Wh·kg^-1,50次循环后的放电能量密度保持率为98.8%;高温下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9.6和115.6mAh·g^-1,充放电能量密度分别为487.6和462.9Wh·kg^-1,50次循环后的放电能量密度保持率仍达到92.3%。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Fe3+掺杂的纳米TiO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目标,测定其紫外光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的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纳米颗粒的增长,提高了晶相转变温度;过渡金属Fe3+的掺杂能有效提高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600℃煅烧后的0.4%Fe3+/TiO2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光催化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Li3xLa0 6 7-xTiO3 为母体 ,通过掺杂经高温固相反应制得了一系列新的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3xLa0 6 7-xFeyTi1 - 2yNbyO3 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在x =0 10 ,y≤ 0 10的组成范围内能得到钙钛矿型的固溶体 应用交流阻抗技术测试其电导率 ,结果表明 :系统合成物在室温下有较高的体相电导和总电导分别为 10 - 4 S cm和 10 - 5S cm 同时在 2 98K - 5 2 3K具有较低的活化能约为 18kJ·mol- 1  相似文献   

19.
Fe3O4/聚(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微球对金属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Fe3O4/聚(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磁性微球,考察了微球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磁性吸附剂粒径35—55μm,Fe3O4质量分数18%,能有效吸附金属离子。由Langmuir模型得到的饱和吸附容量为别为:Hg2+2.3mmol/g,Cu^2+2mmol/g,Ni^2+ 1.1mmol/g。由Lagergrent方程计算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Hg^2+0.023min^-1,Cu^2+0.034min^-1,Ni^2+0.036min^-1。吸附剂可用1mol/LH2SO4再生。  相似文献   

20.
利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高性能的镍掺杂SnO2 纳米微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HRTEM)、拉曼分析仪、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仪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仪器(如蓝电测试系统、电化学工作站)分别研究了镍掺杂对SnO2 微观形貌、组成、结晶行为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并得到了最佳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与纯SnO2相比, 镍掺杂SnO2 纳米微球表现出了更好的倍率性能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特别地, 反应时间为12 h 的5 % 镍掺杂SnO2 在100 mA/g 电流密度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970.3 mA·h/g,远高于SnO2 的理论容量782 mA·h/g. 这是因为镍掺杂可适应庞大的体积膨胀, 避免了纳米粒子的团聚, 因此其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